修辞手法连载1(修辞方法连载6之避复)

所谓"避复",即在写作或说话时,为了避免词语,句子的重复而选取同义(或近义)词语、句子来代替。适当地运用这种辞格,可以消除形式上的单调、呆板,呈现出错综变化,曲折多姿,使人感到活泼清新,起伏有致,顺口醒目,音韵铿锵。能使语言凝练传神,富于变化,增强表现力,以达到语句的顺畅。

先秦避复有:词语避复、文字避复、错位避复、补足避复四种。其中:错位避复仅存于《诗经》,文字避复仅存于先秦两汉,词语避复延用至今,补足避复与互文有关。

例如:

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史记·伯夷列传》)

②昨日玉鱼蒙葬地, 早日金碗出人间。(杜甫《诸将诗》)

③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④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就是蘑菇圈。你朝着它策马前去,就很容易在这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丛里,发现象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眼看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碧野《天山景物记》)

⑤分明来到了厦门岛……却好像看不见战斗的面容,但见那……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郭小川《厦门风姿》)

上面

例①本应是"附夫子而行益显",改"夫子"为"骥尾",避免与上文"夫子"二字重复;

例②,《汉武帝故事》云:"邺县有一人於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送其器推问,乃茂陵中物也。霍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南史》载:"沈炯为魏所虏,出之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其略云:'甲帐珠容,一朝零落;茂陵玉碗,遂出人间。'"杜甫诗用上述事,改"玉碗"为"金碗",避免与上文"玉"字重复;

例③,"遗"和"赠"两个字义同形异,可以避免重复;

例④,"翠绿"、"沁绿"、"碧绿"都是形容天山草木葱郁,选取不同的近义词可以避免重复;

例⑤,"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都是用来形容厦门风姿的近义词,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避复修辞手法的句子

1、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绚丽多彩 。

2、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

3、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4、深秋,枯黄的银杏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一片金黄。

5、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它们在向秋天告别。

6、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7、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8、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犹如仙境一般。

9、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

10、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11、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2、这篇文章有几个词需要推敲,那篇稿件有几个字需要斟酌。

修辞手法连载1(修辞方法连载6之避复)(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