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50岁养老靠这3个人比子女可靠(垂暮之年话养老)
年逾九十岁的老妈,从2019年6月份起,在我们兄弟姊妹5个家中轮流生活。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都夸老妈有福气,更是被巷里村里的几个同龄老人所羡慕。现在,她老人家已经习惯了这种“周游列国”的养老方式,觉得无论走到哪家都满新鲜的,逢人便讲,年轻时养儿育女的苦没有白下,还是儿女多了好啊!
一,独居五年的老妈病了
时间追溯到2014年3月,家父去世以后,时年82岁高龄的老母,便开始了独自一人的生活。难得老人家耳聪目明,腿脚灵便,一切都能自理。除了大冬天里去在城里工作的儿女家“窝冬”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她独自一人度过的。好在二弟家与母亲所居之屋仅百十米距离距离,一有大事小情,二弟两口子便会及时照料相助,相距5华里邻村的姐姐姐父,隔三差五也来探望照顾老母的日常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5年,2019年5月,老母病了一场,精神萎靡不振,浑身乏困无力,长期茶饭不思。在县级市工作的三弟带她去县医院看过几次,症状尚无根本改变。
家在西安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二天便赶到三弟家中,遂带母亲到一家自已信得过的中医院诊治,开了十几副汤药煎服。通过陪伴老母在老家农村居住十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老人家之所以患病的原因,在于平时饮食不能得到正常保障,营养跟不上来,各种疾病便自然产生了。她烧一暖壶开水,能用三天;她不做饭不能吃,做了饭吃不了,经常一天只做一顿饭,几乎天天都在吃剩饭。对于一个全凭饭量支撑健康的八十多岁老人来说,不发病才怪呢?更别说形单影只,没有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
我思前想后,觉得再让母亲单独一个人生活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做出改变,保证她每天都能吃上两三顿热热乎乎的可口的饭菜。如果让老人家再如常坚持几个月,她的病情必然加剧到无法回转的地步。
二,艰难的抉择
当时摆在老妈面前的路有四条:
一是村里有个专门服务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七十岁以上丧偶的老人每天交5元,去那儿可以吃两顿饭,但反复与老妈商量之后,她坚决不去那儿吃饭。
二是花钱雇个保姆,每天陪伴老妈专司做饭之责,但老妈从来不允许外人住在家里,不接受除儿女以外的别人的长期照顾,这条路,也被她给否了。
三是我们兄弟姊妹5个大家出钱,把老妈固定在有条件有能力的一个儿女家里长期生活,但,当时我们几个都不具备此条件。
四是仿照村里和巷里好几个老年人通用的方法,每个儿女承担一个月,实行轮流制。
经过反复沟通讨论,老妈和我们5个儿女都同意第四种方案:实行轮流制。
由于我们5个子女,最年长的已到古稀之年,最小的也已六十花甲,每个人身后都有自已的家庭和不能长期脱手的事情,所谓的轮流制,只是要求与老母同吃同住,至于住在老母住所,还是将老母接到自已家,并没有强人之难的硬性规定。
三,儿女悉心照料,能让老妈健健康康多活几年
决定实施之前,我反复叮咛老妈,一旦决定了,就不能轻易改变,她点头允诺。
从那个时候起,老妈便开始了“南上北下周游列国”的生活方式,她曾到海南小妹的家中生活过,也到西安我家住过多次,还到地级市县级市的儿女家里住过,更在她老人家熟悉的农村老家生活。
三年多来,兄弟姊妹都非常自觉地履行了自已瞻养服侍老母的责任,悉心照料,不敢懈怠,母子甚欢。
这些年轮流下来,老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有了极大地改善,她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她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她闲不住,住在农村还经常给儿女家做些家务活搭把手。她闲暇之余,缝制了许多鞋垫、香包、蒸馍用的篦子垫片,送给儿女和亲朋好友。
四,兄弟姊妹互相调剂帮衬,应对不时之忧
虽然是实行轮流制,但5个儿女相互之间的协调帮衬还是少不了的。
本来,去年11月1日,就轮到我接老妈了,但当时西安(我家在西安)的疫情正在集中爆发,外地人视西安人噤若寒蝉,相邻黄河东岸的运城更是规定,凡从西安入境者必须集中隔离七天。无奈之下,我只得打电话同身处老家的二弟商量,让他先于我接待老母。
恰巧,正在太原给儿子看小孩的三弟两口子,由于亲家接手,正好回永济(他家所在地),他俩不想浪费这好不容易得到的空闲时间,主动要求趁机完成服侍老母的任务。
一个月过去之后的12月1日,又该我接班了。而这个时候,西安疫情高峰刚刚散去,分明可以回老家接老母了。但,运城的疫情又大范围暴发了。西安当地规定,凡从运城入境者又需集中隔离七天,我能回去接老妈了,但若把她接到西安,又免不了集中隔离这一遭。于是,又与二弟协商,让他先接班。
又一个月过去的2023年元月,随着去年12月7日全国疫情管控全面放开,我们一家5口人12月20日起,却又先后被感染变“阳”,正处于恢复当中。老妈一直没有打疫苗,把她接到我家,被感染的风险极高。为了保护老人,我只得第三次与兄弟们商量,暂且由他们先行照料老母,等到西安高峰过去,再履行我应尽的责任。
试想,如果不是兄弟姊妹多,这样复杂的局面该如何应对?
五,老爸当年也这样,得亏了人手多
父亲是2014年3月去世的。在此前22月的2012年5月,还能正常行走的他,突然后仰摔了一跤骨折而一病不起卧床了。除了生活不能自理之外,老人家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
慢慢地,他,吃饭要人喂,大便要人掏,小便失禁,不会说话,不能自已穿脱衣服。老妈坐底,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轮流承担起了伺候老爸的责任。
刚开始老爸病情尚轻的时候,每人一个月,到后来伺候的难度越来越大,寸步不能离开人的时候,调整到每个儿女十天半个月。
如果不是兄弟姊妹人多力量大,把伺候老人这样活儿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或任意一个家庭当中,都是难以想象和不堪重负的。
六,关于老年人养老靠什么一些悖论的思考
有人说,老年人养老,只要有钱就行。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所有的钱财都无法完美转换为自觉的周到的养老服务。大多数被雇佣的侍者都难以满足老年人本身和儿女的要求。
有的说,关键是子女要孝顺,而不在于多。我也不认同这样的想法。谁也无法预料自已的子女将来孝顺不孝顺,但是,多养一个子女,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就多了一份被瞻养的希望,就多了一个选择,就能在最艰难的时候让子女之间多一些帮衬和分担,这岂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
有人说,只要老年人把自已身体搞得棒棒的,谁也不需要依靠,我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真正不需要被人伺候无疾而终的人,连10%都达不到。临终前走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程度的老年人占到了绝大多数,这个时候,不靠子女或外人的照顾怎么能行?
也有人说,老年人活到实在无法活下去的时候,自已“自行了断”完事,这也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大多数人活到无法活下去的地步的时候,连“自行了断”的能力都不具备,何况,一般人是轻易下不了“自行了断”之手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只要有了人,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可以办成。而一旦没有了人,则绝大部分的事情都办不成,更何况这样的为老年人养老送终的寻常之事。这一点,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几千年形成的巅扑不灭的真理。
七,现在的年轻人生孩子,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说,2022年全国新出生婴儿956万,全国死亡1041万,我国首次跌破年出生1000万人的关口,出生与死亡相抵,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期。
如果说这是个偶然现象,倒也无所谓,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正处于育龄期的年轻人生育愿望极低,国家着急,出台了许多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社会着急,许多名人志士大声疾呼提高人口出生率;育龄期年轻人的父母也很着急,但却无奈于儿女的无动于衷。
人口问题是个社会性的大问题,人口负增长,给国家和社会以及家庭造成的是万劫不复的灾难。笔者无意全面论证现阶段提高出生意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仅想以自已家庭的实际事例告诉正在生育期当中的年轻人,为了自已,为了家人,为了国家和社会,多生一个孩子吧!
八,写在最后的忠告
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们这茬老人,木已成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最稀缺的就是子女。那是由于国家的基本国策造成的,由不得我们自已。
我经常说,我们这一代人一旦老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比我们的父母要恓惶得多,因为我们的膝下只有可怜巴巴的一个子女,他们夫妻俩,极有可能同时面对两对失去生活能力、需要时时刻刻照顾的老人,他们身单力薄,没有人替他们分担,他们还有子女孙辈、还有事业、还要谋生,分身无术哪!
但,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儿女,将来只有一个子女,重陷他们父辈曾经经历的养老困境,不要在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之下失去应有的机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解决人口负增长的老龄化社会问题,绝不是轻而易举的立竿见影之事,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不要等到“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时候再后悔,而一失足成千古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