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1)

“青”和“黑”是不能等同而言的。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青、朱、黄、白、玄等五个汉字用来表五行之色,而五行之色虽与颜色有关,却并不单纯特指某种颜色,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和象征意义的。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2)

“青”是一个纯表五行之色的汉字。“青”五行属木,为东方之色,代表春天的特征,天象谓“青龙”,象征生机和活力。青草就是指正在生长期的草。青山就是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山。青岛就是指具有生命活力的岛,山东青岛的得名一定与之有关。青石是指质地坚硬,还未被岁月侵蚀风化的、还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顽石。青云就是指正在升腾而具有活力的云,所谓“平步青云”。青年就是指气血方刚的年轻人。青丝一定是指年轻人的头发,衰老之人的头发就变白了。屁股被打青了,那也是因为气血欲破肤而出而未出,有一股冲动的力量在里头,如果破肤而出了,那就是皮开肉绽一片红了,那就是五行属火不属木了。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3)

“朱”也是一个纯表五行之色的汉字,与“赤”义近。“朱”五行属火,为南方之色,代表夏天的特征,天象谓“朱雀”,象征兴旺和极盛。朱门就是指古代高官旺族的府第。朱芾,也称赤芾,指赤色蔽膝,借代华服,为古代大夫以上贵族所服。着朱芾者,正是官运兴旺之时。朱绂,指系印的红色丝带,象征权柄。佩朱绂者,正是官运亨通之时。朱唇,指鲜红的双唇,象征人正在精力旺盛、面貌娇美之时。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4)

“黄”表颜色,特指五行之中色。“黄”五行属土,其位在中,代表夏秋之间的季节特征,天象谓“勾陈”,象征万物致养,繁衍後代。勾陈亦谓麒麟,《易冒》:“勾陈之象,实名麒麟,位居中央,权司戊日。盖仁兽而以土德为治。”《易·说卦传》曰:“坤,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坤为地,亦为母,为养育万物者也。後天八卦的坤位在西南,为夏秋之间,当其时也,正是植物结籽,群兽育子之时。麒麟为之天象,正好解释了为什么有麒麟送子的民间传说。“黄”表五行之色,大多与幼崽、小孩子的特征有关。黄口就是指幼兽或小孩子,黄毛丫头就是指小女孩。黄花闺女就是指象鲜花一样美丽的姑娘,多指未出嫁之前的女孩。这里的“黄”不是指黄颜色,而是五行之色,表示一种鲜嫩的状态。所以解释“黄花”要看语境,或指黄色的花,或指鲜嫩的花。《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传统解释中,以为《诗经·鲁颂·閟宫》中的“黄发”与“台背”都是对老年人形象的描绘,于是把《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解释成老人与小孩,或许陶渊明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这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黄发”与“垂髫”都是指小孩。《诗经》中的“黄发台背”是对长寿老人的描绘不假,但意思是背虽然已驼了,但头发却还象小孩子一样,这样才能描述出老人长寿的特征,这正如说“鹤发童颜”一样,头发虽然已半白了,但颜面却还象儿童一样。如果把“黄发台背”解释成头发枯黄、脊背台驼,怎么能显示出老人的长寿?再者,枯黄的“黄”就成了纯表颜色了,而不是特指五行之色了。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5)

“白”表颜色,也特指五行之色。“白”五行属金,西方之色,代表秋季的特征,天象谓“白虎”,象征肃杀、收敛和衰落。唐·王之涣有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里的“白日”并不是指白色的太阳,而是特指西沉的落日。何以见得?勿论五行之色,仅一个“尽”字则可知矣。天象之“白虎”亦非白色之虎,而是指秋天之虎或显于西天的星象之虎。白描是指用简洁的线条或笔法勾勒而敛去一切渲染手法的一种绘画或写作手法。白吃白拿是指只管享用而敛去一切花费的做法。白色恐怖就是指一种肃杀、衰败的气氛。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6)

“玄”大概也是一种纯表五行之色的汉字。“玄”五行属水,为北方之色,代表冬季的特征,天象谓“玄武”,象征闭藏、隐伏和幽静。“玄武”是蛇缠龟的形象,龟的最大特点就是静,以甲裹藏自己,蛇亦善藏,常做蜷曲状,龟蛇合体就是象征闭藏守静。玄机就是指藏而不露,不为人所知的奥妙。玄学就是幽深而不易被人了解的学问。玄孙就是指隔了好几代的後辈,辈份远了,就越来越难以了解了,关系也就象藏起来一样了。

古代的青色是什么(在古代能用青)(7)

总之,青、朱、黄、白、玄这五个汉字如果特表五行之色时,都具有特殊的内涵意义和象征意义,一定要与纯表颜色的汉字区分开来,不可混淆其意义。“青”是纯表五行之色的汉字,而“黑”是纯表颜色的汉字,所以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青”都不能代表“黑”字。

(文章为子夏故坛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