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森槐的栽培技术(泓森槐苗木栽培技术)
泓森槐苗木栽培技术
泓森槐刺槐是由韩国人于1956 年通过人工诱变育种,得到的四倍体刺槐新品种。1997 年引进中国,由北京林业大学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成功选育出了适合中国生长的四倍体刺槐新品种。目前,四倍体刺槐在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等15 个省市已引种成功,并得以成功推广。
1 泓森槐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mm~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 粒~10 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
泓森槐刺槐叶片宽大肥厚、营养丰富、生长迅速,抗性强,特别适合作为西部干早、半干早地区荒山造林先锋树种和动物饲料树种。据测算,泓森槐刺槐埋根苗的年高生长可达3m,当温度在20℃以上、土壤持水量在60%~70%时,生长最快,平均日增长可达2cm~3cm,为普通刺槐生长量的1 倍~2 倍。
1 造林立地选择与评价
从泓森槐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范围来看,它是一个适应性很广的树种,暖温带的低山丘陵、黄土高原及平原地带,对土壤适应性广,棕壤、褐土、潮土及盐化土壤均有片林分布,各种质地的土壤都能生长。但从气候来看又是比较脆弱的,如温度偏低、偏高或降水过多都会影响它的生长和分布。它的适宜气候区年均温为8~14 ℃,年降雨量为500~1000 mm,适宜的土壤类型为棕壤、潮土及褐土,适宜的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或低山丘陵。从这些条件考虑,泓森槐用材林最宜在暖温带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种植,因此黄淮海地区,包括平原和低山丘陵是首选地区,其次是山西省、陕西省的黄土高原丘陵河谷地区。在低山丘陵区首选条件是坡中、下部或河谷地带,土层深厚的棕壤及淋溶褐土,平原地区主要考虑土壤质地,土壤类型。
从泓森槐生长的不同立地条件的分析表明,其生长量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深厚、通透性好、水肥适宜的立地上生长最好。土壤类型是水肥气热各指标交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是土壤肥力的集中表现,在其它环境条件相似时,泓森槐生产力表现为:潮土﹥棕壤﹥风沙土﹥褐土﹥黑垆土。常见几种土壤质地与刺槐林地位指数的关系见表1。
表1 土壤质地与刺槐林地位指数
2 整地方法
整地是造林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地,可以使林地土壤变得疏松,容重变小,总孔隙度增加,透水性透气性以及蓄水量都明显加强。虽然表层土蒸发量增大,表层土壤含水量较整地前略低,但是下层土壤因整地后毛管孔隙度增加,向上毛管孔又被切断,所以含水量较整地前略高。如果采用深坑大穴、反坡梯田等集约整地方式,可使土壤通气性大大改善,使土壤中好气细菌活动加强,使土壤中许多养分由植物不能利用的形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所以,细致整地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分生长至关重要的。泓森槐造林的整地应考虑以下一些技术要素。
2.1 整地时间
平原和川地整地时间一般在栽植前进行,而低山及丘陵坡地最好在造林前一年雨季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整地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
2.2 不同地形的整地方法
泓森槐适宜的造林地总体分为平原、川地和低山、丘陵两大类,在不同的地型上应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
2.2.1 平原及川地整地技术要点
平原地区可采取全面整地、带状整地或穴状整地。全面整地特别适用于采伐迹地和地形不平、杂草丛生的造林地。整地时翻耕深度应视土壤坚实度而定。在中壤和沙壤土上,深翻30~40cm即可。在较黏重的土壤上,要适当增加整地深度。在平原农区要发展泓森槐,可不必进行全面整地,只需在造林前挖种植穴,穴的规格不应小于40 cm×40cm×60 cm。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很低,所以在这类土壤上营造泓森槐丰产林,最好施用有机肥。每穴施厩肥5~10 kg,在种植穴底部与生土搅拌均匀,再覆上10~15 cm表层土,然后造林,使苗木根系不与肥料接触。如果没有有机肥,则每穴应施用200~300 g复合肥作为底肥即可。
2.2.2 低山及丘陵坡地整地技术要点
在低山及丘陵坡地上可采取反坡梯田、水平阶、水平条或鱼鳞坑等整地措施,一般不进行全面整地。
反坡梯田:沿等高线方向修梯田,要求梯田外侧高于内侧,然后在梯田中间位置开挖种植穴。反坡梯田宽度依地形而定,但不得小于1.5 m。这种整地方法适用于坡度较大且能修整梯田的坡地。
水平阶或水平条整地:沿等高线排列种植穴,以种植穴为中心向两侧延伸80~100 cm整地,这种整地方法适用于坡度较小的平缓坡地。
鱼鳞坑整地: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在坑内拦蓄水土。这种整地方法适用于坡度大且不能修整梯田的较陡的坡地。
对在低山及丘陵坡地进行整地时,要注意保留山脊和山脚部位的原生植被,水平条或鱼鳞坑要在坡面上呈品字形排列,尽可能地减少水土流失。
3 栽植时间与方法
泓森槐春、秋季造林皆可。在黄淮海平原地区,造林季节以春节为宜,一般在“惊蛰”至“清明”期间进行,而西北低山丘陵地区,以秋季造林为宜,一般在“寒露”至“霜降”期间进行。
一般采用截干苗造林,即苗木出圃后将苗干从地上10 cm处截去,用剩余带根部分造林。栽植时,栽植深度应比苗木根颈处原土痕高5 cm,切勿深栽,若栽植过深会严重影响苗木的后期生长。在春季干旱少雨地区进行秋季造林,截干苗保留苗干高度应减少至3 cm,栽植深度应使苗干全部埋入土中。如果条件允许,在栽植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以保证苗木的成活。
4 造林模式
泓森槐由于其具有速生、冠窄且分枝角度小等优良性状,适合用于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混交林以及通道绿化与用材兼用等。在参考现有刺槐主要栽培模式和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四类栽培模式。
4.1 速生丰产用材林模式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主要经营目标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收获较多的木材,因此,在造林立地、造林方法及抚育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集约化程度较高。首先,立地应该选择最适宜刺槐生长的平原、低山丘陵或河谷坡地,尽量选择潮土、棕壤等通透性好的土壤类型,地下水位要求适中;其次,要进行细致整地,在土壤质地紧密的地方应适当扩大栽植穴;最后,要加强造林后抚育管理,进行合理必要的灌溉、施肥和修枝。
根据培育目标的不同,针对泓森槐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造林模式(见表2)。
表2 泓森槐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模式表
4.2 农林间作模式
农林间作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把树木同其它栽培植物安排在一起,并采取统一或短期相同的时空配置及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加以经营利用的模式。营建农林间作模式,从育林角度出发,既可以解决林地早期收益低的问题,又可开展以耕代抚;不仅会提高抚育管理强度,还会降低营林的成本,从作物栽培角度出发;同时,还能发挥树木对农田的生态防护作用以及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产值。
利用泓森槐营建农林间作模式具非常好的应用前景。首先,泓森槐树冠窄小,分枝角度小,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与下层农作物开成竞争关系;其次,泓森槐对水肥的要求不高,不会形成与农作物争水肥的矛盾;最后,泓森槐的根系有固氮根瘤菌,能够改良土壤,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积极意义。
下面介绍两种以培育中﹑大径材为目标的泓森槐农林间作模式(表3所示)。
表3 泓森槐农林间作模式表
4.3 混交林模式
基于人工林生态稳定性的考虑,在大面积发展人工林时,要进行适当的混交。泓森槐宜于营建混交林,在土层深厚的平原、低山区,可与杨树、柳树、榆树等混交;在土石山区可与油松、侧柏等针叶树混交。混交方式带状为好,泓森槐2~6行,其他树种4~6行。山地营造刺槐混交林还适宜用块状混交。
泓森槐与杨树混交,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混交林模式。营建泓森槐杨树混交林,增加了树种多样性,减少和避免了杨树纯林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同时与泓森槐根系共生的根瘤菌具有因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含氮量,促进杨树生长。
4.4 通道绿化与用材林兼用模式
泓森槐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圆满,树形美观,也适合于道路、河道和沟渠等通道绿化、美化。通道绿化一般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单行林带,是指在道路、河道和沟渠两侧各栽植一行树木而形成的林带;二是多行林带,是指在道路、河道和沟渠两侧各栽植数行树木而形成的林带。单行林带的栽植株距可以参考农林间作, 一般以2~3 m为宜;多行林带的栽植密度可以参考用材林纯林的密度。另外,为了增强其防护效益,可将种植穴进行“品”字形排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