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好人榜候选人冯明江(滨州好人董爱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卢志强 宗琮 滨州报道

滨城区交警大队董爱荣在风霜雨雪人流车流中一站17年,站成了公安交警的一根标杆,带出了一支铁打的队伍,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威海好人榜候选人冯明江(滨州好人董爱荣)(1)

17年,董爱荣带领她的团队成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中的一员,她本人先后被滨州市政府记二等功,三次荣立三等功,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滨州最美警察”,全省青少年维权工作先进个人、“齐鲁先锋警员”,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2021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成绩突出女民警”……

“当一个人明白了我是谁、为了谁的时候,坚守,不需要理由。”董爱荣说。

“站,就站成一根标杆!”2005年,当她带领滨州市第一个女警中队亮相街头,立刻成为闹市里一道耀眼的风景。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女警队员英姿飒爽,在一个个十字路口上岗执勤。光环之下,是酷暑严寒,风霜雨雪,是心理生理的各种挑战,指挥交通一招一式,处理违章一言一行,一日、百日,一年、十年,在董爱荣带领下,姐妹们在如花的年龄经受住了各种考验,青春岁月磨炼钢铁意志,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董爱荣身先士卒,让这根标杆的法度、高度和温度一再升华,她们成了“全国青年文明号”中的一员。当时,辖区里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共20多家,仅大型幼儿园就有8家,近5万人,滨州市区的主要教育机构60%集中在这里,上学、放学高峰期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交通安全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她部署周密,用脚步丈量、查找蛛丝马迹的隐患,不留丁点安全死角。2012年起,董爱荣组建了“校园护卫队”和“交通安全宣讲团”,她发挥自己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优势,走进学校、幼儿园,累计讲授交通安全课500场次,受教育学生多达七万人,10余年雷打不动,硬是让车水马龙的街道井然有序,孩子们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威海好人榜候选人冯明江(滨州好人董爱荣)(2)

17年来,她亲手处理交通违章违法万件,但执法执勤没有一件被行政复议,没有一件被投诉。

2019年,董爱荣被评为首届“滨州最美警察”,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在网上看到要举行颁奖晚会的消息后,竟然想方设法找到了电视台晚会导演组,请求穿插进一段数百名小学生秘密录制的一段小视频。晚会现场,当董爱荣出现在舞台上时,“董阿姨加油”的稚嫩童声猛然响起,大屏幕上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为董爱荣绽放,她再无法忍住幸福的泪水。董爱荣说,那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太多这样的时刻让董爱荣倍感选择的光荣。2009年12月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她在黄河五路执勤,见一位大妈快步向她走来,董爱荣担心老人的安全,迎上前去。想不到大妈拉起她的手说:“来,闺女,先吃上几个热乎乎的包子垫垫肚子,我亲手包的。”夏天头顶火辣辣的太阳,几个小朋友喊着“董阿姨辛苦了”,送上冷饮、矿泉水;去年夏季的一天,老天突然下起大雨,一位不知姓名的男同志骑着自行车来到董爱荣身边,不容分说脱下雨衣:“我前面就到家了,你快穿上别淋着!”风雪天,曾有人给她送来厚厚的围巾,更有敬老院老人一针一线缝制的鞋垫儿……

“每个人都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价值体现在哪里?我觉得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全部付出。”董爱荣说。

2006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市区雨雪交加,路面结冰,按照常规董爱荣提前半小时到岗,远远看到路边雨雪中躺着一位老人,电动车被摔出很远。她立刻跑过去,一边打120,一边脱下防寒服盖在老人身上,在雨雪中守护。从此,董爱荣给中队立下一个规矩:夏季配雨具,冬季配棉被,随时做好救助群众的准备。

威海好人榜候选人冯明江(滨州好人董爱荣)(3)

2020年9月,一张董爱荣跪地救助受伤群众的照片“火了”,公安部交管局也在微博上点赞说:“屈膝20分钟支撑伤者,你的样子很美!”9月23日中午,董爱荣下班途中发现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孩撞倒了一位阿姨,大腿骨折,仰面躺在地上。董爱荣立即放下自行车,蹲下身来,抱起受伤的阿姨,让她斜躺在自己怀里,尽力减轻痛苦,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联系值班交警过来维护现场,直到救护车将伤者接走。围观的群众感叹说,遇到好人了!董爱荣屈膝照顾伤员的画面被许多过路群众记录在手机里,在朋友圈广为转发,真情,温暖了一座城。

一条条车水马龙的大路凝结出浓浓的爱民情怀,这份情怀在董爱荣心里延伸再延伸。早在2006年,她就成立了“女警爱心义工团”,利用休息日到辖区结对帮扶,2009年,滨城区杨柳雪镇东纪村孙秋英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在回访的时候,董爱荣被一家人的生活现状惊呆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瘫痪在床的公公、年近八旬患有严重白内障几乎失明的婆婆,全家人度日如年。

董爱荣坐不住了,她和同事们一起主动联系医生,为瘫痪的老人上门治疗,又协调医院为孙秋英的婆婆做了白内障手术。春种秋收,她们拿出钱来购化肥、买农药、选种子,并协调区民政部门、乡镇政府,帮她家申请办理了农村低保。在她的帮助下,笑声重又回到了这个濒临绝境的家庭。在此之后的几年里,董爱荣和同事们依然没有放弃,实实在在结对,真情实意帮扶,直到孙秋英的两个儿子娶上媳妇,一家人日子彻底好转。说起董爱荣,孙秋英泪流满面,她说:“要不是她,这个家早散了!俺也活不到今天!她是天底下最好的人,最好的警察!”

爱之深,关之切。鱼水般的警民关系在滨州这座城市生根开花。

今天,董爱荣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责编:张 爽

审核:卢志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