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指教四尺斗方(草不黄俗话说552编方儿打条儿)

我发了个歪墨叫司机发动一下车子把它吓跑,没想到一发动车子就一声怪响,停车一看,发电机皮带掉了(“风行天下车友社区”2013.10.22),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多多指教四尺斗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多多指教四尺斗方(草不黄俗话说552编方儿打条儿)

多多指教四尺斗方

我发了个歪墨叫司机发动一下车子把它吓跑,没想到一发动车子就一声怪响,停车一看,发电机皮带掉了。(“风行天下车友社区”2013.10.22)

可惜有人起歪脉, 争风吃醋笑死人。(“这里”《傅毅的<舞赋>》2018.8.17)

出主意,想办法,想方设法,川渝多半说“想方儿”“想方打条”。如果是出馊主意,甚至出歪点子、鬼点子、坏主意,则多说“编方打条、编筐打条”,“出歪墨、发歪墨、想歪墨、起歪脉”。如果出的是十足损人利己的坏主意,最著名的说法莫过于“打烂条儿”了:一肚子烂条儿。

【打烂条儿】想坏主意;出鬼点子:从前,忠州城里有个大盐商,为人尖酸刻薄,心狠手毒,专门出坏主意,~,整人害人。(方﹝脑壳﹞上,191)也写成“打滥条儿”。——重庆方言俚语集释

广安一带,“打主意”也可省称“打主”:

我本想~不来的,没想到你又来接我了,那我啷个好意思不来呢?

“想方、编方”好懂不用解释。“编筐、打条/打烂条儿、出歪墨(发歪墨、想歪墨)”等,好懂不易解释。

一、“想方”种种

【想方】打主意(特指借钱);想办法;设法。西南官话,湖北武汉:我来找你~的|我找你想个方|~的人不少。云南水富。◇(忧患余生,连梦清)《邻女语》二:“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够么?还要到这地方来~么?”

蒋宗福先生《四川方言词源》载有此词:

打主意。清万清涪《南广竹枝词》:“从今月半便宜当,依旧~搞不赢。”原注:“设法曰~,措办不及曰搞不赢,皆是市井口语。”

后引清末刘省三《跻春台》文为例。也说“打条想方”,亦见蒋先生引刘省三《跻春台》文。万清涪,清道光之际南溪人。

【想方打条】想方设法(贬)。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费謀远《丁丁街的丁丁儿事》:“你~从人家那儿扣奖金,人家……就不会敲你的棒棒。”

或说“想方设计”:

【想方设计】千方百计。西南官话,重庆南川。1931年《南川县志》:“用尽方法曰~。”

甘肃兰州(兰银官话)说“想方拨计”:

【想方拨计】千方百计,想尽办法

“想方拨计”,不大可能是“想方百计”,当读如“想方擘计”。擘,擘画也。

【想歪脉】比喻想歪点子,打坏主意:他不好好做事情,就晓得~。——涪陵方言词典

【想歪墨(嚜)】本指想歪点子。实指打坏主意。●嚜me:狡猾多詐。

也说“出歪墨、发歪墨”。“想方打条”,也说“编方打条”。

【编方打条】(~儿)想方设法:比人家挑担上市赚了不少活钱,看自家种田挖土收入不易;比人家~占集体便宜,看自家老实本分两手清白……总之,越比越眼红。越想越生气。(十人选319)。又说“编筐打条”。

“编筐筐”是“设圈套”(大不似从前年月,~,整天都在设法,布网网,哄骗诱惑。《﹝红﹞岩》81.4.6)的意思。

二、“编筐”与“打条”

“编筐”与“打条”有时也连起来说。

(一)编筐

“编筐筐”是设圈套的的意思,“编筐/框打条”在“想方设法”上多半是贬义用法的多。也就是说:

第一,正向说(褒),编筐,可以是编,编制;筐、框可以是预估义之“匡”(匡算。况匡梗→见悬榷→榷较揆)。

第二,反向说(贬),可以读作“变诳”即“骗诳”(“骗”是“变,诈也”之“变”的后出字)。

(二)打条

【條(条)】《说文·木部》:“小枝也。”

条,在川渝有“主意”的意思。

【条】主意。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沙汀《生日》:他张大哥,这个究竟是哪些烂心肺开的~呵?

“开烂条儿”义同“打烂条儿”。重庆一般说成“条儿”,武汉一般说“条子”:这是他出的~。

“小枝”义之“条”为何有“方法、谋虑”的意思?或解释云:条,理也,有“条理”一词。有条理,说明有“思路”,有思路就是有“谋略”。这样去解释,不是不是可以,但总有“展转相训”的嫌疑。如果我们将“条”之“谋虑”义按照笔者的“声衍韵失汉语音义演变规律”理论,将之纳入“法也,謀也”义的“常点→点典则度→则度啚图”组系中,就迎刃而解了。点,点子,主意也。“条,法也,謀也”与“度”(入声。謀也;料也;揆度)高度关联,“条”当是“度”的纯元音形式。

三、“歪墨”与“歪脉”

为何叫“歪墨”?《重庆方言俚语集释》云:

【想歪墨】墨,指木匠画线的墨线。字面指想弹歪的墨线,比喻想歪点子,打坏主意:矮子想起了个歪墨,赶忙从床脚走出来把水递给老婆(巴﹝渝民间故事荟萃﹞,522)

川渝民间认为矮个子的人聪明,心眼多,有“矮子心多”“矮子进京,皇帝也担心”等说法。甚至有“矮子心烂”的说法(心烂,烂条儿多)

李文莉女史在《涪陵方言词典》中又写作“歪脉”,是“脉、墨”在川渝口语中同音之故。到底是“歪墨”“歪脉”,还是别的写法呢?我们认为,宜作“歪默”。歪即“歪主意、歪心思”的“歪”,自不待解释。“默”这个词,西南师范大学临清刘又辛先生(1913~2010)早有说法,我们在草不黄俗话说8《曲突徙薪无人问,焦头烂额为上宾》中已经引过,不妨再当一回文抄公:

重庆方言的“默”、“默倒”这个词,有估计、默想的意思,“我默倒你会来”,即我估计(约摸)你会来,“我默了默”,即我想了想。但古今词典都不见这个用法。《说文》说:“默,犬暂逐人也。”解释不通。这个“暂”字可能是个错字。宋戴侗《六书故》解为“犬不鸣也。”注中说:“《说文》唐本曰:犬潜逐人也。”“犬潜逐人”即不鸣而逐人。狗见生人多半先狂叫再咬人;不叫而逐人是最凶的狗……。(刘又辛《重庆方言词解·序》)

刘先生认为《说文》“默,犬暂逐人也”之“暂”是个误字,是刘先生偶有未照之处,暂,猝也,突然也,我们在草不黄俗话说8中已经分疏,此不具。他的“默,想也”的说法则是对的。

“默,想也”是“㝱冥蒙命→喕捪默墨→默墨谟謀摸摩”家族中的一员。

【㝱mèng】《说文·㝱部》:“寐而有觉也。”《广雅·释言》:“想也”王念孙疏证:“经传通作梦。列子周穆王篇云:‘神遇为梦。’”莫凤切,去送明。蒸部。

【喕】《改倂四声篇海·口部》引《俗字背篇》:“不言也。”《玉篇》弥演切。

“不言”即“默想”。我们称估计、预估、匡算为“马码”(草不黄俗话说153:“马1”《瞎子挂坟“估”堆堆:码不实在》),它也是本组系中的一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