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要让陆逊死(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

陆逊是东吴四大都督中在位时间最长,功劳最卓著、地位也最高的一位,但结局也是最惨的。陆逊晚年,被孙权接连派中使(宦官)斥责,愤恨而死。

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呢?虽然有孙权晚年昏庸多疑的因素,但陆逊在关键问题上的犯错,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犯的错,和900年后岳飞犯的错,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个错就是,手握重兵的军方大佬,切忌插手皇位继承的敏感议题。

孙权为什么要让陆逊死(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1)

陆逊“叩头流血”劝谏孙权巩固太子地位

孙权最初的太子孙登英年早逝之后,虽然孙权立了孙和为太子,但内心里对鲁王孙霸也很喜欢,因此孙权就违背惯例,给予太子、鲁王同等的待遇。这种暧昧的做法,让很多东吴大臣的心就乱了,纷纷选边站队,弄的朝局一片混乱,史称“南鲁党争”。

陆逊、诸葛恪、顾谭和顾承(顾雍儿子)、朱据一派,支持太子孙和。全琮、全寄(全琮儿子)、布骘、吕岱一派支持鲁王孙霸。

陆逊对此非常担心,两宫势均力敌,必然会产生矛盾,这是古人的大忌。他多次上书孙权,要求明确巩固太子的地位,鲁王的待遇应该和太子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彼此各得其所,上下相安无事。陆逊甚至在奏章中用到了“谨叩头流血以闻”这样的字眼。

应该说,陆逊并不是刻意支持孙和,他只是一个正统派,要求明确太子地位。

但是孙权对陆逊的谏言非但不听,而且开始对陆逊一派采取清除行动。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附太子,含冤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同陆逊通信,下狱死去。陆逊本人最后连续被孙权派人斥责,愤恨而死。

孙权为什么要让陆逊死(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2)

岳飞因劝宋高宗早日立储被斥责

无独有偶,900年后精忠报国的岳飞也和陆逊遭遇了同样的境地。宋高宗因为一些生理原因,一直无法生育,早年唯一的皇子又不幸早夭。金国敌对势力想利用宋朝接班人的问题做文章,想把宋徽宗的儿子(曾经正式当过太子)弄到南京来,搅乱南宋军民抵抗的决心。岳飞有鉴于此,劝谏宋高宗尽快明确自己的继承人,不要让金国有可乘之机。

宋高宗对岳飞的劝谏也是非常感冒,明确对岳飞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就是说,岳爱卿,你的话虽然出于忠心,但你手握重兵在外,这事不是你应该干预的。当时把岳飞吓的面如死灰,“声落而退”。事实上,在岳飞去劝谏宋高宗之前,已经有一个幕僚薛弼劝过岳飞,“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岳飞有点大大咧咧,回答说“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

当时宋高宗已经选了两个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作为皇位的可能继承人。其中一个赵伯琮(后来的宋孝宗),还被封为建国公,显然是被作为太子来培养的。但为什么宋高宗迟迟不明确他为太子呢?就是宋高宗还想努力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生一个亲生儿子出来。如果先立了太子,到时候有了亲儿子之后还要再废立,总是很麻烦的。

但显然岳飞没有洞察宋高宗如此复杂的内心世界。虽然不敢说岳飞最后惨遭毒手,和他干预立储大事有直接关系。但至少宋高宗对武将干预立储非常忌讳,这是肯定的。

孙权为什么要让陆逊死(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逼死)(3)

陆逊犯的错和岳飞同出一辙

“南鲁党争”时,陆逊在东吴的地位非常超然。他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丞相),还是最高军事长官(上大将军),常年独自领兵在武昌。孙权曾经明确,让陆逊掌管荆州及豫章、鄱阳、庐陵三郡,等于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东吴国土由陆逊管着。而且,陆逊本来就是江东大族,势力盘根错节,这些年来又和其他大族通婚(顾谭、顾承都是他的外甥),势力进一步扩大。

陆逊不但在夷陵之战打败过刘备,还在石亭之战打败过曹休,多次指挥军队击败曹魏来袭,在东吴国内的威望非常之高。

陆逊手握重兵、威望超高,居然还对皇位继承人的事情指指点点,就难免让孙权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我孙权还没死呢,就连决定自己继承人的事都定不了,如果等我死了,你陆逊这样的权臣还不知道会闹出怎样的状况来。为了保证自己皇权的权威,也为了自己子孙将来继位后不受制于人,像陆逊这样的权臣必须要打压。陆逊虽然屡屡猜中敌人的心思,但却猜不中自己主公的心思,他的悲惨结局也就不可避免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