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沙雕时刻西游记(我们心里都有个齐天大圣)

孙悟空的沙雕时刻西游记(我们心里都有个齐天大圣)(1)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五百年前的齐天大圣,何等意气风发,身穿黄金圣衣,手持金箍棒,豪气直上九霄。

那时的他,眼里容不得沙子,不明白生死轮回,不明白神仙和妖精的区别。

那时的他,横冲直撞,一心求得长生不老之法。

学成归来,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勾销生死谱。

他以为这样万物就可以自由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生生不息。可是他忘记了,生灵的命运是掌握在神仙手中的。

“纵然你可以留得住自己,你却留不住你身边的东西,看着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改变了,只剩下自己,那种无法承受的沉重是时间,没有人能承受那种重量。”

他是战无不胜的美猴王,但他却无力保护身边的人。他们得到了长生不老,也违法了规则,所以也会死。

“神仙和妖精的区别就是神仙给一切东西定下它们是什么,而妖精打乱这一切,神仙们创造天地的时候,他们没想到有妖这种东西。妖精是谬误所生,他们因为意外而得以存在……因为他们诞生了,就拒绝被当成神无力的证据而抹去。当他们反抗神的定义,他们就变得不合理,而他们顺从神的定义则理应被消灭,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所以,妖魔出现了,被当做一切的不合理,离经叛道。他们的所作所为被视为歪门邪道,任何反抗都要被驯服。神仙讨厌脱离掌控的事情,便告诉世人,这是错误的,是邪恶的。于是,人人得而诛之。

妖魔,心魔也。

孙悟空不愿受上天束缚,他高喊着: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可是结局如何,

第一次,他做了弼马温。

第二次,他做了齐天大圣。

他以为,服从可以保一方平安。可是,他忘记了,妖永远是妖,只要一天没有完全驯服,上天不会放任不管。

他是齐天大圣,即使被抓获,被刑罚多少次,都是不可战胜的。

小小的招安,难以让他顺服。

如果这天,依旧不能顺他意,索性踏破这南门九天,打碎这凌霄宝殿。

他向众仙怒喊:

“我的名字叫孙—悟—空,听清楚些。因为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

从此刻起,天地间都不会忘记这个名字,这是一个令人颤抖的名字,世人永远都无法忘记当时昂首雄姿,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最后这一次,他被压在五指山山下,整整压了五百年。

我听过一句话:“如果你已经不能再拥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五百年前,金蝉子求问真义,不得悟,落入凡间。

五百年前,孙悟空反抗天地,压在五指山下。

五百年前,天蓬元帅保护阿月,打入凡间。

五百年前,卷帘大将打碎琉璃盏,贬在流沙河。

五百年后,西游路上,出现了一个和尚骑着一匹白马,跟着三个面目丑陋的妖怪。

据说,他们要去求取真经。可是真经在哪,在西天。西天在哪,在西方。

三个妖怪愧为妖魔,一心洗去罪孽,赚取功德分,修成正果。可是,什么才是正果?

他们忘记了前尘往事,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过去,他们没有得到,今后,也将不再拥有。

习惯是自然的,意识深处还在骚动。

孙悟空还是喜欢在晚饭时遥望晚霞。

猪八戒喜欢看星星,没有星空的夜晚会很狂躁。

沙僧,独自拼着琉璃碎片。

他们真的忘记了吗?

但我现在知道:如果你已经不能再拥有,最好的结局就是忘记。

上天安排了九九八十一难,名为修炼,其实还是驯服之路。

若是如意何必周折,若是反抗怎有正果。

“这就是界限,这个世界有你不能到达的地方,有你不应该到达的地方,有你一辈子不会到达的地方。你的世界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大,界限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可你却以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但是事实上我真的选择一个方向,而那恰好就是界限所规定好的?”

“ 是界限选择你,事实上你没有任何选择”

上天没有给他们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按照他们的意志进行。

反抗是死,西游是死,到西天是死,但也只能顺着这条路走下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孙悟空是战无不胜的,唯一可以打败的方法就是自己打败自己。

西游路上的对手,不是自己曾经的同伴,就是神仙的宠物和宝物。

菩萨告诉孙悟空,只要打败四大魔王就可以修成正果。

即使他消灭了四大魔王,他忘记了最后一个魔王齐天大圣就是他自己。

真假美猴王,谁又分的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真的美猴王奋力追杀假的,一心修成正果,可是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假的美猴王何尝不是像极了五百年前的齐天大圣?敢做敢为,上穷碧落,下黄泉。

当金箍砸下去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当他看到紫霞奔去拥住地上的尸体,看到那条紫纱时,他动摇了。

一直以来,紫霞都是最了解他的。

“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猴子,因此你不用学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最后,他还是失去了,失去了一切。

或许真假美猴王杀死的是自己,曾经的自己,少年的意气风发。

妖魔的死只是为了他修为正果,甚至他也杀死自己来成全自己。

既然不再拥有,就忘记吧!

我是谁,我来自哪,又往何处去。

五百年后,师徒四人踏上取经之路。他们都忘记了,忘记了曾经的自己,曾经的少年意志,追寻着未来的幻想。

即使唐僧知道了自己的过往,也悟不了真义。他若自度,却心怀苍生,他若度人,却无法修成正果。

他知道一切是没有答案的,可还是想亲眼看到那个结局。

孙悟空终于想起了,想起了自己的名字,想起了花果山,想起了曾经的雄心勃勃。没有人知道他重新戴上金箍,拿起金箍棒的心潮涌动。

不管是《大话西游》,还是《大圣归来》,再者《悟空传》,都喜欢描述没有金箍束缚的孙悟空。是的,此时的他有七情六欲,是自由的,无拘无束,每个人都会被他的不羁所吸引。可是,结局都是悲壮而崇高,他都要拾起,重回到原来的轨迹,承担自己的责任。

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田地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百转千回,千丝万缕。每个人拼命想要挣脱,天地间自由而行,可是即使不受拘束,还是在这天地间。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懂得自然万物的生长,所以终究泯灭兽性,开始长大。

自由,握紧了就圈在一掌之中,松手便神游万里。

孙悟空经历了得到和失去,继续踏上西行之路。一转身,往事随烟散,过去已在身后。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拉的很长,也很落寞。

猪八戒,继续在黑夜仰望星空,看着星际流转,时不时想起心里的那片星空。

沙僧,从此害怕提起琉璃盏,害怕一切瓷器的摔碎。他忘记了,其实琉璃盏不是他打碎的。是与不是又如何,无力反抗的还是他,王母娘娘何曾在乎真相。

从此,西游路上,师徒四人和一匹白马继续前行,向西而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