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古文原版解梦(古代小说的七种解梦思路)
占梦是根据梦象预卜人事吉凶的一种神秘文化现象,占梦术则是根据梦象具体占释人事吉凶的一种方式或方法。梦魂观念是梦兆迷信的思想基础,但只有把梦魂观念同鬼神信仰联系起来,把梦看作神灵或鬼魂对梦者的启示,才能出现梦兆迷信。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根据北美原始人的材料,分析了先民的梦魂观念,然后得出结论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
他又在论述思想起源问题时指出:“野蛮人发明了灵魂,为的是要解释梦景的现象”。原始人通过对梦的思考,产生了灵魂观念;反过来,他们又运用灵魂观念来解释梦象。灵魂和肉体是两回事,肉体可以消亡但灵魂永远不灭。在梦中,梦者的灵魂与神灵鬼魂相交往,所谓“神遇为梦,形接为事”。
魏晋时的《解梦书》说:“梦者象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阴阳感也,吉凶验也”。所以,梦中隐藏着鬼神示现的吉凶。为什么鬼神能先于人预见到吉凶祸福?在《墨子·耕助》中可以找到答案。墨子在回答巫马子关于“鬼神孰与圣人明智”的提问时说:“鬼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警也”。因此,通过对梦象的分析,就可以占验人事吉凶。
宋王昭禹在《周礼详解》中说:“梦者,精神之运也。人之精神往来,常与天地流通。而祸福吉凶皆运于天地,应于物类,则由其梦以占之,固无逃矣。”朱熹《诗集传》和刘基《郁离子》皆如是说。明代的占梦家陈士元说得更清楚:“凡祯祥妖孽之类,纷沓而莫之综核。虽畴昔未尝睹闻者,亦皆凝会于梦。此其一寐之所得,吉恶可从而占也”。
西方也存在着类似的观点。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梦有时是未来发生的事情的原因”。爱默生和康德一样,都认为梦是最高级最深刻的智慧,他在《演讲诸文及结论性文集》一书中说:“它们(梦)有时会以沉默的智慧,使人产生智慧和有时是可怕的暗示。”他又引歌德的话说:“这些反复无常的图画,只要它们是由我们引起的,就会与我们的全部生命及命运有类似的地方”。
弗洛伊德说,古老的信念认为梦可以预示未来,也并非全然没有真理。梦作为愿望的实现,当然预示着我们期望的未来。他承认自己所讲的梦的象征义,“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古人和一般释梦的意思的”。他的学生荣格和阿德勒都有类似的观点。
由于古代占梦思想把梦视作人的精神漫游,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这样,他们常泯灭梦与现实的界限。庄子在《齐物论》一文中就提出了“齐梦觉”的思想:“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汝梦,亦梦也”。
所以世上一切皆梦。明清小说中常有类似的描写,如《水浒传》中宋江梦见九天玄女娘娘授其三卷天书,并以仙洒仙枣招待他。醒来后,“把袖子里摸时,手内枣核三个,袖里帕子包着天书。将出来看时,果是三卷天书,又只觉口里酒香。”
《聊斋志异·白于玉》写白于玉梦入天界,与一丽人极尽绸缪,临别,丽人脱金腕赠之。白于玉醒来后果见金在身上。后又梦见丽人抱来一婴孩给他,说是与他在梦中种下的孽种。白于玉醒来后忽见婴儿卧在袱褥间。
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这种思想观念在印度古典哲学中显得更为突出,《薄伽梵往世书》和《婆喜史多瑜伽》等书都记载了梦与现实交织融合的故事。在《婆喜史多瑜伽》第三卷,作者借国王的大臣总结说:“这是神的幻觉,使我们认识到物质世界纯粹是个精神幻象。”人生如幻如梦的消极思想正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产物,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既然梦可以预示未来吉凶,所以古人对它特别重视。周时就设置了释梦圆梦的专职官员和机构,甚至还有一套占梦制度。《周礼·春官》说,占梦官“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甚至凡遇国家大事,都须占梦而定,“众占非一,而梦为大”。它把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痞梦、喜梦、嗅梦六种。
《汉书·艺文志》中又说,每年年终,占梦官都要为王迎祈吉梦和攘除恶梦。《占梦书》云:“冬季,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辞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欧疫。”但自汉以后,历代官制中再没有占梦之名和占梦之官,占梦演变为术士的技能。宋洪迈对此感慨道:“今人不复留意此卜。虽市井妄术,所在如林,亦无一人以占梦自名者,其学殆绝矣”。
洪迈的话说得未免有些绝对。自汉以后,占梦虽在朝廷失传,但沉潜于民间,走向世俗化,对民风民俗影响甚巨。在古代小说中,写到有些人作出重要决定之前,或有重要的问题无法解决,常去祈梦,请求神鬼指示,如《皇明中兴圣烈传》写魏忠贤早年穷困不堪,对未来颇为迷惘,便去野神祠求神示梦。
有些士子科考之前,也去祈梦,希望鬼神暗示科名或泄露考题。甚至取名也受到梦的影响,如《夷坚甲志》卷六《李似之》中谓李子约之子原名“弥远”,后因梦见鬼神呼其为“弥逊”,醒来后便改名弥逊。
古代小说描写到的梦丰富多彩,有祈梦、托梦、数人同梦、动物梦等,我们现在来讨论古代小说中的释梦及其对小说艺术的影响。
梦象一般杂乱无序、扑朔迷离,欲从其中发现它的吉凶寓意,就需要一定的释梦技巧,而这些技巧又是建立在占梦理论之上的。在古代小说中,描写到的释梦方法可谓丰富多彩。
1、破译法。即先把梦象转换成某种符号,然后再根据这些符号解释梦意和说明人事吉凶。由于它类似于现代译码法,故曰破译法。密码可译为阴阳,也可译为五行、八卦等,完全看占梦者的需要而定。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写邓艾率军征蜀前做了一梦,梦见自己登上高山,遥望汉中,忽于脚下迸出一泉,水势上涌。须臾惊觉,忙召护卫邵缓问之。
邵释道:“按《周易》云:‘山上有水曰《赛》。’《赛卦》者,‘利西南,不利东北。’孔子云:‘《赛》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将军此行,必然克蜀,成其大功也,但可惜赛滞不能还。”邵缓在解说中把邓艾的梦象转换成了《赛》卦。
又如《禅真逸史》中写薛举幼时,父亲被人杀害,但无法知道仇人是谁。一日薛举自述得一异梦,“梦进一树林,内有一大将,黑脸胡须,魁梧异众。坐于两大木之中,双手蝶氰身下跨着一人。那大将呼我之名,指道:‘此汝父之仇人也,吾儿何不报之。’”军师查呐听后解说道:“蝶着者乃是受辞也。两木之中夹一受字,身下跨着一人,岂不是个‘樊’字?仇人乃樊武瑞也。”查呐释梦同时采用了转换符号和拆字之法。
2、析字法。即把梦象分解成汉字的笔画,然后再根据笔画组成的汉字来解释梦意和说明人事,这也是释截等方术常用的方法。如《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写孔明死后,魏延夜梦自己头上忽生二角。他问行军司马赵直主何吉凶,赵直表面上说“乃变化升腾之象”,私下却对费祁说:“‘角’之一字,‘刀’下‘用’也。今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又如《岳飞传》写岳飞被害后,其家人不知。一夜岳夫人“梦见元帅转回来,手中擎着一只鸳鸯”。其女银瓶小姐则“梦见哥哥同着张将军各抱着一根木头回来”。岳夫人请来师婆圆梦。师婆道:“此梦不祥,主有血光之灾。手擎鸳鸯为拆散鸳鸯,抱木为‘体’字”。
3、象征法。即把梦象转换成它所象征的东西,然后根据这些东西解释梦意和人事。梦象的具体转换,是以本民族的审美习惯为基础的。
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十三《曹操兴兵下江南》写曹操征孙权前,一日伏几而卧,梦闻潮声汹涌,如万马争奔之状。忽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然江心推起红日,拽拽飞来,坠于寨前山中,其声如雷。太阳乃“人君之象”。
所以这个梦暗示在赤壁靡战中,曹操将战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将形成。因为太阳象征君主,《战国策·赵策》引卫灵公的话说:“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口”。曹操梦中共有三个太阳,就暗示天下将有三个帝王。
又如《喻世明言》中《木棉庵郑虎臣报冤》,写贾似道少时曾梦见乘龙上天,却被一勇士打落,坠于坑堑之中,那勇士背心绣成“荣阳”二字。据《占梦书》云:“梦见乘龙王(上)天,三伐富贵。梦见乘龙,大富得官。梦见乘龙,富贵王侯,吉”。
所以,这个梦暗示后来贾似道依靠姐姐贾妃枕边之力,做到宰相。失宠后贬往外地,途中死于郑虎臣之手。“荣阳”乃郑氏望地,可转换成郑姓。再如《隋唐演义》中写独孤皇后生杨广时,梦见腹中一声响亮,一条金龙从自己身内飞起,盘旋不已。忽然一阵狂风骤起,金龙坠下地来,把个尾掉了几掉,便缩做一团。
“龙”象征君王,独孤皇后这个梦预示着后来杨广称帝,但“尾掉了几掉”,却非善终之象。总之,对梦象的象征意义的界定,一般是以长期积淀的民族意象为其思想基础的。
4、类比法。即以梦象暗喻人事。如《聊斋志异·梦狼》,写白翁长子甲在外地做官,一去杳无音讯。一日白翁梦见甲官衙全是豺狼当道,又视挥中,白骨如山。突见两金甲猛士怒目而入,出黑索索甲,甲化为虎,一猛士欲袅其首。另一猛士止之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底事,不如姑敲齿去。”
甲为官贪酷,其衙役也助封为虐,敲骨吸髓。在这个梦中,作者以虎喻甲,以狼比衙役。白翁梦后数天,果然获悉其子甲骑马摔掉了牙齿,次年四月被人杀死。作者通过白翁之梦,巧妙地讽刺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酷和残暴。
又如《万花楼》中写狄后与侄儿狄青失散多年,不见音讯。一日梦见饮宴之间,取一肉馅,方入口中,咬个两开,内中有肉骨一块,将牙齿撞得疼痛,滤出血来,将骨肉染遍,其馅即圆合了。在狄后这个梦中,骨肉比喻亲情,暗示狄后即将与侄儿狄青的团圆。
5、反梦。即从梦象的反面去解析梦意。所谓“梦是反的,梦福得祸,梦笑得哭”。如《唐高祖》记李渊在未即帝位前,梦“堕床下,遍身为虫蛆所食。甚恶之。”智满禅师却解曰:“床下者,陛下也。群蛆食者,所谓群生共仰一人活耳。”
《新列国志》第四十回写晋文公梦与楚王手搏为戏,气力不加,仰面倒地。楚王伏其身上,击破其脑,以口淡之。文公醒后,以为此梦甚凶。狐堰却解释道:“君仰面倒地,得天相照。楚王伏于身上,乃伏地请罪也。脑所以柔物,君以柔予楚,柔服之矣,非胜而何。”后果然晋军一战而胜。
《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九卷《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写一牧童为人放牛,一贫如洗,梦中却享尽荣华富贵。后来他真的变富了,却夜夜做恶梦,梦见被人抄家,发在养老院度口。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反梦故事,它是根据《庄子·齐物论》中“君乎牧乎固哉”之语和《列子》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
所谓反梦,是有一定的心理学为支撑的。当某人荣华富贵后,因得来不易,日日惟恐失去,故形之于梦;而当某人一贫如洗时,也会日日梦想有一天发迹变泰。所以这篇小说以梦写牧童的心理变化,非常准确、生动和富于哲理。
6、直梦。即梦象与它所预兆的人事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属于同一关系,只需直解即可。王符在《潜夫论·梦列》中说:“先有所梦,后无差武,谓之直梦”。
如《聊斋志异·田七郎》中,写武承体喜交游,一夜梦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武承体问是何人,答曰“田七郎”。武承体醒后,设法找到了田七郎,倾心结纳。后承体为仇家陷害,田七郎捐生为其报仇雪冤。又如《儒林外史》中写王惠未中进士前,曾梦见自己中了进士,第三名是汉上县荀玖,后果如此。
7、谐音。就是先取梦象的谐音,然后据之解释梦意和说明人事。如《异苑》中一个故事即取“桑”与”丧”之同音:“王戎梦有人以七枚楼子与之,著衣襟中。既觉得之。占曰:楼,桑子也。自后男女大小凡七丧。”
《醒世恒言》中《金令史美裨酬秀童》写金令史失金,疑是秀童所为,但秀童不肯招认。后办案的张阴捕梦见神道告诉他说金在葫芦里,张阴捕据此查出了姓胡和姓卢的窃贼。
又如《大清全传》第七十回中,刘凤岐之妻被人杀害,无法破案。县令彭朋夜梦一女鬼把他带到一大花园中,只见牡丹花即将枯死。彭朋道:“可惜这一池牡丹花快要枯死,天降点雨就好。”
说完,忽一阵阴云,果然下了一阵大雨,牡丹花全湿透了,立刻开出几朵鲜花。彭朋喜道:“天时人事两合,这花等雨,我起了一个念头求雨,这天就真正降下雨来。”正想着,忽然那花上起了一缕青烟,直扑他而来。彭朋一惊而醒。后彭朋据此梦抓获了杀人凶手“花得雨”。
来稿/润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