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的宝宝(一粒泡腾片竟夺走了宝宝性命)

央视纪录片《见证》曾播出过一期“药案寻踪”的节目,而其中讲到了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

一个年仅18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家长用错误的方式给宝宝服用了一片泡腾片,结果就导致孩子窒息并最终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天后无效最终死亡。为何一片小小的泡腾片就要了命呢?

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的宝宝(一粒泡腾片竟夺走了宝宝性命)(1)

据专家介绍:泡腾片属特殊剂型,需特殊服用方法,它含有泡腾崩解剂,一般是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遇水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直接将其放入口中,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所以必须要提醒各位家长,在给孩子喂任何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就医时当医生开出药物也一定要再详细咨询下服用的剂量及方法!

正确服用泡腾片的方法是:先取半杯凉开水或温开水,约100至150毫升,水温不要超过80℃,将一次用量的药片投入杯子中,等气泡完全消失、药物全部溶化了,再摇匀后服下。千万不能直接放到口中干吃!

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指出:

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耳聋。

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

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成人的4倍,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

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

从中毒年龄来看,0到14岁的药物中毒儿童中,1到4岁儿童占比最大。

那么平时孩子用药要注意什么?

哪些药能吃哪些药不能吃?

哪些药会影响儿童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以上内容出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

这几种退烧药,严禁给宝宝吃!

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的宝宝(一粒泡腾片竟夺走了宝宝性命)(2)

安乃近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在所有退烧药中,它退烧快而且价格还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又多又严重,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

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宝宝服用安乃近了!(包括成人也不推荐用!)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但同时也有一定解热作用,所以早期也用于退烧。

不过近年来,全球已发生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而且早在2011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曾下发了一条《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即便是成人使用,也应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且价格便宜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堪称“万灵药”。

大人用或许没事,不过如果用阿司匹林给宝宝退烧,则可能会让宝宝丧命!

医学研究表明,若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发热时,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危险,此病又称瑞氏综合征,多见于4个月-5岁的儿童。儿童阿司匹林服用者比未服用者的发病率高出25倍,且与服用剂量关系不大,服用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发这种病。患儿可表现出过度疲劳、异常兴奋、频繁呕吐、体温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死亡率达3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能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而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有过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儿童用药十大误区

01、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0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03、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0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的宝宝(一粒泡腾片竟夺走了宝宝性命)(3)

0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0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0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0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0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

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的宝宝(一粒泡腾片竟夺走了宝宝性命)(4)

(内容出处:中国药学会/[1] 刘俊英.儿童用药防误区[J].家庭医学,2014,(2):15))

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的宝宝(一粒泡腾片竟夺走了宝宝性命)(5)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否则,后患无穷!

如果你不清楚这些用药常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定遵循医嘱

如果你不清楚这些用药常识,向你推荐这门由崔玉涛育学园打造的《家庭常备儿童用药指南》。

扩散这一份爱,让更多家庭认知到用药的重要性!

用一顿饭钱,换来家中宝宝的用药安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