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

梁实秋:人生贵适意,且放过自己

在我的印象中,梁实秋是个老实人,也是个一诺千金的认真之人,这是源自于一件事。

当年,胡适招集了几位英文和中文功底出类拔萃的天才,一起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结果,闻一多去编他的《红烛》去了,叶公超忙于应付那些莺莺燕燕们,根本就没空,徐志摩写情书忙得乐不可支,陈西莹同鲁迅的论战火热进行中,没人拿这曾经的承诺当回事了。

唯有这梁实秋,承诺的事,就一定要兑现,他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这部中国翻译史上里程碑的译著,也成就了他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名称。

他的弟子余光中曾说,莎士比亚的创作,总共也就写了20年,而梁实秋却花了36年的时间翻译,这可是一场马拉松般的坚持。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2)

对余光中来说,有一件事更能理解梁实秋性格的包容和大度,当余同学出版第一部诗集时,便想请恩师作序以张声势,于是梁实秋写了一首格律诗以作诗集的序言,谁知余光中大为不满,直接将原诗退了回去。

后来成了名的余大诗人说,“如果换成今日的自己,一定会一声狮子怒吼,把这个狂妄的青年逐出师门。”可是,当时的梁实秋却并不生气,还有些愧疚地说道,日后必定补偿;果然,后来写了一篇千字美文来赞誉他这位“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的高足。

莎翁的译著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其文之典雅,不是一般人能把控的,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根本完不成的,每当梁实秋翻译好一章后,夫人程季淑不仅是第一位读者,还用鎚子在稿纸上打上孔,用布将其装订成线装书的样子。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3)

所以,在这一浩大的工程完成后,他感叹说要感谢三个人,第一是胡适的倡导,说完成后要为他举行盛大的酒会,可惜,先生已归西;第二要感谢他的父亲,老人家总是鼓励他,一定要将书译完;第三,就是要感谢夫人的陪伴和支持,没有她,也没有这《莎士比亚全集》译著的问世。

不过,虽然他感谢夫人的支持,曾同何时,也闹过一段离婚的公案,幸亏还是胡适的彪悍夫人江冬秀仗义出面,打官司,闹法庭,大棒一挥,打得小三退避三舍。

看来,胡夫人不但压制自己的先生有方,还能杀伐四方,可谓是民国第一猛女,可怜梁实秋与那红颜知己分手后去了台湾,海峡相隔,遥不可及,及至文革后再有音讯时,斯人已作古西去,让梁大公子唏嘘了多年,这也是民国文坛离婚潮中引人注目的一波超级巨澜。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4)

当然,于《莎士比亚全集》来说,现在还有一个朱生豪的版本,有人说水平超过梁实秋,用以说明梁先生花了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倍功半还不被认可的事,对此,我就不作评价了,依我的水平,还没能力评价出个高低来。

除《莎士比亚全集》外,他还留下了两千万字的散文著作,这样大的创作量是十分惊人的,并且,他还主编了包括《远东英汉大辞典》在内的,大大小小三十余部英文辞典和教科书,可以说,梁实秋为人类文化所作出的贡献,能与其比肩之人真是极少的。

我很早就知道梁实秋的名字了,因为,在鲁迅文集中时常见,他是除陈西滢外,被骂得最多的,时间最长之人,在长达八的对阵中,就被骂的严厉程度来说,肯定是最狠的,他被骂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直到鲁迅逝世,才宣告结束。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5)

梁实秋在大陆的名声一直不好,他是同胡适一样,被中共最高领导人点名批判之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时代环境下,他肯定是属于“牛鬼蛇神”之列,“必须被人民政权的铁扫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时过境迁,半个多世纪过去后,我们再重新审视梁实秋,这位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的学者,一位被冰心称为 “花一样的男人”,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知,一位有情趣,有修养,幽默又优雅的文学大师。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6)

这是冰心在梁实秋生日时写的留言,他二人可以说是纯真友谊的楷模,尽管我不相信男女间有这样的友谊,但在那纷乱的年代,相互的牵挂带来的温暖,也真是让人感动,二人相爱相杀,文学与文学批评,引发了文坛多少的趣事,相识、相知、相怜、相惜,演绎了一段绝美的人间真情。

梁实秋出生在一个富足的书香门第,父亲不仅是秀才,还是由清政府派出去国外学习英语的第一批学子,可见其传承脉络之优秀,他本人清华毕业后,留学美国,获文学硕士,回国后即与胡适、徐志摩和闻一多等人一起,创办新月书店并出版《新月》杂志,为“新月派”的中坚人物。

他先是在山东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同国文系主任闻一多的关系最好,后来又到北大任外文系主任,抗战时期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 副刊》,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师大任教,前夕去了台湾,在台湾师大执教,1987年在台北病逝,年84岁。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7)

梁先生可以说是中国士大夫文学的精神传承,骨子里有着一种贵族的气息,他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文学是天才的创造,主张“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独创”,强调“文艺是少数天才的独创。”

建国后,在大陆主张工农兵创造世界,主宰历史的潮流下,他这精英主义的极端论点,自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反驳,是资产阶级谬论的典型,他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受到了各阶层民众激烈地批判。

我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当年所受的教育告诉我,至少梁实秋的论点是偏颇的,过激的,其中的出发点是英雄创造历史的滥觞,这个肯定是不正确的,而梁实秋却坚持了一生。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8)

他同鲁迅和郁达夫等左联人士是格格不入的,曾在1927年时,发表了《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而鲁迅是卢梭的铁粉,为此,鲁迅写下《卢梭与胃口》予以反击,从此拉开了二人长达八年论战的帷幕, 直到鲁迅逝世为止。

当然,他同鲁迅的论战后来越战越远,涉及的内容远超开始时的话题,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鲁迅发表最著名的论战文章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就是针对梁实秋“文学没有阶级性”的论点而引发的,从一个观点的评论,上升到了“主义”之争。

即使在当时,主体舆论还是站在鲁迅一边,但是,同情梁实秋的还是大有人在,然而,由于他指点江山,挥洒太过,将很多大佬级人物得罪了一个遍,于是到了最后,便有些孤家寡人的感觉了。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9)

就大陆来说,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梁实秋就是一个很负面的存在,抛开这些扯不清楚的论战不说,梁实秋被誉为“现代小品文第一人”,对此,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于散文而言,梁实秋只是一个“玩家”,如同京剧票友“玩票”一般,并非他的主业,以前是很难看到他写的散文,所以,对他的文学才能,我们很难欣赏得到,而现在,大陆出版过很多的版本,于是,他那别具一格的小品文,就如同一壶清茶般地,在我们的书桌前,散发出阵阵的馨香。

“雪只是大片大片的六出雪花,似有声似无声的、没头没脑的从天空筛将下来。如果这一场大雪把地面上的一切不平都匀称地遮覆起来,大地成为白茫茫的一片,像韩昌黎所谓“凹中初盖底,凸处尽成堆”,或是相传某公所谓的“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我一觉醒来便觉得心旷神怡,整天高兴……”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0)

这是他的《旧》,现在是高一散文阅读的范本,看梁实秋的散文,就如同的个怀旧之人,进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环境中,从一行行的文字中,体味到那诱人的温情,在吮吸了很多新知识的同时,给你带来的美感,就如同那茶的香味,一直沁到了你的心底深处。

梁实秋最著名的散文集是《雅舍》,是他于抗战时期在重庆写就,“雅”字取于那被江冬秀打跑的红颜知己,名叫龚业雅的最后一个字,也许是这绝世恋情带给他如潮的创作灵感,遂写出了高山仰止的名家大作。

“雅舍”,名字甚是好听,其实不过是一间 “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的乡下茅舍而已,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隔音也很差。”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1)

他不无幽默地写道:“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往来无白丁,关键是屋舍主人的心境,将这茅屋点缀得颇有情致,“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据统计,这部《雅舍》流播海内外,令人不可思议地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文字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个“雅”字,是公认的最雅致的散文集。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2)

他的散文,无处不透着清新淡雅,同朱自清华丽的《荷塘月色》相比,要淡了许多,平实和幽默,充满着睿智和老辣,外加一点点略带批判色彩的语句夹杂在一起,使得整个文章的知识性和可读性极强,在亲民的外表中,不知觉地,将他崇尚的小资情调传递到了读者的心间。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既淡泊清透又怡然自适,正如读他的文章,诗意盎然,不怒不哀,平淡下裹挟着绚烂,令人回味无穷。

梁实秋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情感历程,不能不说,他对原配妻子程季淑的情感是很好的,尽管期间也有过敌不过红颜的诱惑,以至于打起了离婚官司。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3)

但毕竟二人还是一路同行地走了过来,一直到程季淑意外离世后,他还写下了《槐园梦忆》以作纪念。

恼煞无端天末去。几度风狂,不道岁云暮。莫叹旧居无觅处。犹存墙角面包树。

目断长空迷津渡。泪眼倚楼,楼外青无数。往事如烟如柳絮,相思更是春常住。

这是文中所写的一首词,读来颇有元稹“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感觉,叙述的亦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伤感,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令人动容。

但是,有点打脸的是,没过多久,遇到了小他近30岁的三线过气明星韩箐清,于是,年过七十的梁实秋,又迅速开启了疯狂地追求模式。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4)

在他惊世骇俗地狂热攻势下,二人走到了一起,这桩本不被人看好的婚姻,在人们以为又是蒋梦麟翻版的猜测中,竟然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成就了梁实秋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快乐时光,使他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

他们一起度过了十二年的时光,那部上百万字的《英国文学史》,就是在新夫人的关怀下,梁实秋花费七年时间写就的,二人令人羡慕的夕阳忘年恋,让许多白雪飞头老者,将其视为楷模和标杆。

梁实秋去世后,韩箐清每个月去扫墓两次,给他带去香烟和鲜花,并拔去墓上的杂草,她在自己的衣襟上,一直都绣着一个红色的“雅”字,直到七年后,这位63岁的名媛才女自己也消失在秋风中。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5)

晚年的梁实秋曾说过一生中有四个遗憾:一、有太多的书没有读;二、与许多鸿儒没有深交,转眼那些人已成为古人;三、亏欠那些帮助过他的人的情谊;四、陆放翁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前也有同感。

总体说来,梁实秋是一位值得人们尊敬的学者,他单纯可爱,才高八斗又有情有趣,是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之人,他有缺点,所以才显真实;他有瑕疵,所以才不被神化,他并不完美,所以才让人感到亲切。

梁实秋,风趣中不失仁蔼,妙语中自有分寸,所以,古道头脑,浪漫心肠,儒雅了一生的他,当得起冰心对他的评价,一位“有才、情、趣”的“花一样的男人。”

冰心和梁实秋为什么吵架(梁实秋被冰心称为)(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