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毛笔的八面出锋(一枝毛笔两个锋)
锋,从何处来?
1.笔锋
一枝毛笔,用它什么地方写字呢?笔锋。笔锋就是毛笔用来写字的部位。
为什么说“一支毛笔两个锋”呢?我拿宝剑来做例子,一把宝剑,有两个地方可用,它有一个尖锋,可以刺,两边有刃,可以劈。刺和劈的功能不同,结果也不同。一刺一个洞,一劈断面两半。
那么换成毛笔呢?情况也差不多。毛笔也有两个功能。毛笔的笔头,有一个尖锋,尖锋当然可以用来书写,如果笔头弯曲,那就是用笔头的侧面来写字。我们称为侧锋。
尖锋和侧锋,写出来的线条也不同。
形成了书法的两大线条:尖锋线和侧锋线。
简言之:一枝毛笔可以用来书写的部位有两个。一是笔头的尖端,二是笔头的侧面。笔锋=尖锋 侧锋。请大家注意,我今后说笔锋,是总称。笔锋包括尖锋和侧锋。
2.笔心为帅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忘记前面几堂课的内容,你对笔墨了解的越深,你写起来就越得心应手。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我在第十三课墨法中讲过笔头外表的划分:毛笔笔头可以分为三等分:上面是笔根,中间是笔腰,下面是笔锋。笔锋=尖锋 侧锋。笔腰和笔根通常不用来写字。这个笔锋部分,不单有尖锋,而且还有侧锋。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笔心就是它的中轴。笔管是一个圆柱形,圆柱形也有一根中轴。当笔头装入笔管,本质上就是两根中轴连在一起了。所以抓住笔管,也就是抓住了笔心。当笔管运动,其实就是运动笔心。
所以,智永的大弟子虞世南说:“管为将帅,处运用之道,执生杀之权,……毫为士卒,随管任使。”虞世南的意思,就是抓住笔管就可以指挥笔毫。但说笔毫还比较笼统,清代刘熙载做了更深的论述。刘熙载写了一本《世概》,有很多精辟的见解。他说:“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就是笔头分笔心和副毫,笔管指挥的是笔心,副毫只是小兵,可以轮换替代,而帅是不能替代的。
笔头外表,人人都可以看见。但你要提高书法水平,你还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笔头的内部。
毛笔的结构,记得吗?书法所用的毛笔,必须有一个笔心。笔心的外边是被,又称为副毫。所以书法用的毛笔,是心副式毛笔。
我要特别提醒各位。被毛的长度比笔心主毫长度是短一点的。也就是说,用来写字的尖锋,是笔心主毫的尖端,和被毛的关系不大。
晋唐主要使用韦诞笔,宋代以后使用散卓笔。韦诞笔,笔头层次多,笔心小,所以笔心接近于中轴。散卓笔就不同了,它把所有内里的层次合拼成一个大笔心。这样一来,笔心和中轴就相差很大了。
我们现在都使用散卓笔,这时候就要在心里记住,散卓笔它有一根中轴。
3.尖锋的状态
第三,尖锋的状态,讲讲尖锋在各种运笔状况下,可能出现的形态变化。
3.1聚锋
所谓聚锋,指笔心下端聚焦为一个尖,或者说,笔心保持圆锥形。要注意,我说的是笔心,不包括副毫。不管笔头里面有多少层,现在我只说笔心。尖锋是笔心的下端点,聚锋是笔心下端聚成尖。这是使用尖锋时最理想的状态。你看人们点墨之后,都会舔笔,就是希望聚锋。
但如果你使用很尖的毛笔,尖锋线条就会很细。你换一支大一点、笔头钝一点的毛笔,像右面这一枝,尖锋线就会粗了。还记得吗?我在第九课介绍毛笔时讲过,笔头厚的毛笔比较好用。
古人想很多办法来保持聚锋,从日本正仓院所藏唐笔来看,笔心用麻纸裹得很紧,可见当时写字,重视尖锋,用尖锋为主。但这样的笔,只能写小字,不能写大字。
王羲之是用尖锋的高手,它的尖锋划过纸面,非常爽利果断。这是《集王圣教序》中几个用尖锋写的字。是不是有入木三分的感觉?
这是王羲之墨迹摹本中用尖锋的例子。
3.2开锋
要想写粗一点的尖锋线,除了换一枝大笔外,另外可用的方法是开锋,就是把尖锋拉开一点。从几何学上说,这时笔心是一个倒置的圆台形。
虞世南《笔髓论》曾记录了王羲之一段话:“(王羲之)又云:‘每作一点画,皆悬管掉之,令其锋开,自然劲健矣’”掉的意思,《说文解字》说“摇也”,就是摇动笔管,把笔锋拉开。
3.3扁锋
扁锋是尖锋呈扁平状,笔根部分还是圆的,笔尖部分却是扁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副毫一起铺开。我放在后面讲解侧锋的时候介绍。
3.4破锋
破锋就是笔心分叉。原因有几种。一是小笔写大字,开锋的力量较猛,也可能是笔心中墨水不够所致。
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岁”字,可以看到,“山”字的中间一竖,出现了破锋。王羲之用硬毫笔,硬毫笔按重了容易开叉,但收笔之后,因为弹性好,又会收合。
这是王羲之另一个著名的作品《远宦贴》,这是“远”字的草书,可以看到,中间的下部转弯时,又出现了破锋,但他马上飞出,在空中笔锋开始回复,所以回过来下一笔就没有了。这些都是调锋的技巧,我们到后面还会介绍。
3.5散锋
第五种情况是散锋。这时尖锋的毫毛不能粘合在一起,笔心就变成下面散乱的情况。这往往是用笔不当,或者墨太干而导致的。
在王羲之系统中,散锋是不正常的。
现在有很多书法作品,有大量的飞白,很多观众,误以为这就是豪放,其实是用笔、用墨都有毛病。
3.6绞锋
第六,绞锋,注意绞锋有两种:一种可能是笔心未绞,只是笔头表面的被毛绞起来了;第二种最要命的,就是笔心的毫毛绞了,这时尖锋呈螺旋状散开,书写时线条有大量的飞白。绞锋往往是不懂八面锋,硬拉著毛笔运行而引起的。或者按住了尖锋时转手指,结果笔锋就绞起来了。
4.简单的尖锋线
好,我们来写一根简单的尖锋线。不要小看这根线条,它可以派很多用处。
先说说怎样下笔。《玉堂禁经》“九用”之三这样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一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定义,驭锋就是直撞,垂直下笔,撞击纸面。第二句是说,如果连住其他部分,它又叫暗筑。
这个筑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常说的建筑,筑,《说文解字》说“捣”也。古代造房子的时候,把泥土放到夹板里面,就把它捣实,这一个动作,称为叫“筑”。第三句话,讲了两个字。这是两个例子:目、其是也,就是说,写目、写其字,就会用到驭锋。
你看这个“目”字,王羲之《兰亭序》中的“目”字,中间两横的起笔,连住了左边的一竖。这时候两横起笔,你就可以简单地用“直撞”下笔,就是驭锋。因为你无论做什么优美的动作,你做了也看不见。
“其”字,我举王羲之《圣教序》中的其字为例。你可以看到,也是驭锋起笔。不过要注意,如果你想让人看到这两笔的起笔,那就要用交叉的方法,就是伸出一点。《兰亭序》也有这样的例子,这就不是驭锋了。
笔心为帅
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中轴的状况。驭锋向下,就是垂直向下。这时候中轴是垂直的。当尖锋向前走,因为尖锋和纸面产生摩擦,中轴就会有一点弯曲,运笔时候,手腕向右,写完之后,手腕应该做一个向左的动作。使中轴回复垂直,然后迅速离开纸面。这就是全过程。
4.1细尖锋线
我把注意点写下来。如果你写一条细细的尖锋线:
不用开锋;
润墨或者干墨;
驭锋直下,中轴垂直纸面,取得正锋位置;
手腕向右,用笔管带动尖锋运行;
扶直中轴,离开纸面。
4.2粗尖锋线
下笔先做开锋动作。
其他步骤同前。
那么点墨之后呢,不要先写。先来试一试,像这个墨汁多了点,就把它在纸上吸掉一部分,然后来试一试,差不多。我们所需要的墨,以前讲过,就是润墨或者是干墨。现在这个毛笔的笔锋,是聚锋,聚锋的状态。那么这个聚锋往下写的时候,就是驭锋。驭锋就是直接下去,直接下去就是一个黑点,一个圆点,那么,下去以后,你手向右,它的中轴会弯一点。写完以后,手向左,就把中轴扶直,回到正锋。
我们来试试,这个手的高低,差不多就是一个手背,再低一点问题也不大。来,驭锋下纸,好过来,然后收笔。再来一次,收。收完以后,它毛笔还是要回到正锋的状态,聚锋。
这是今后都要做的一件事情。
那么如果你要写粗一点,那就是开锋。开锋呢,王羲之讲“悬管掉之”,“悬管掉之,你在空气中间摇来摇去,这锋是不会开的。这锋怎么会开呢?就是利用毛笔跟纸张的摩擦力,把它拉开。那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横向的,横向的摩擦,别外一个竖向的。那么横向好还是竖向好呢?其实差不多的。
我们普遍用的,是竖向一次,横向一次。就等于写了一个十字。那么做的时候,不要做得太大。竖向一次,横向一次,好,拉开了。拉开以后,就拉过来,收锋。再来一次,这一次做得更小一点。收,这样就好了。
这种书体,称为铁钱篆,就是用尖锋写的。这是清代王澍的作品。
国画白描也是用尖锋的。
书法,有三样东西,普通人看不见。
如果你都看见了,你的字就写好了。
今天我讲了第一样,笔心,或者说中轴。
当你写字的时候,笔心处于什么状态,要心中有数。
本问要点 一枝毛笔两个锋:尖锋和侧锋。尖锋可能出现的六种状态。笔心(中轴)为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