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餐厅公寓 我们在小区建了一个

动物餐厅公寓 我们在小区建了一个(1)

动物餐厅公寓 我们在小区建了一个(2)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10期

动物餐厅

@文/葱花薄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区里多了好几只流浪猫。白天我见到过几只,大多是那种脏兮兮的灰色。有一次晚上丢垃圾的时候,它们听到我的脚步声,忽然从垃圾箱里跳出来,像从山洞里出来的蝙蝠,把我吓了一跳。以前我家也养猫,想着我家那位“主子”慵懒笨拙的身子骨,全家人为了让它动一动,用尽各种办法,它老人家仍然稳如一尊木雕。

动物餐厅公寓 我们在小区建了一个(3)

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的筒子楼,再加上又是市区的黄金地段,寸土寸金,没有绿地和池塘。我不知道那些流浪猫之前的主人是否住在小区里,有一次看到了刚离开垃圾箱的绒毛乱糟糟的黄褐色小猫。昨晚的一场雨把它浇成了“落汤猫”,因为刚喝了雨水,嘴边的毛黑漆漆的一片,看上去真让人有些心疼。

小区有一处遮阳棚,几年前在这里修车的师傅被孩子接到了上海,棚也闲置下来。回到家里,我找了一个不锈钢的小碗,用饮料瓶接了一瓶自来水。回到遮阳棚,挪了挪棚里原来的旧车架子,留出了一片空地,倒了小半瓶水在碗里,提醒自己要经常来看看,及时把猫咪“水源地”的水补足。

第二天中午,我路过遮阳棚的时候,看到小碗已经被打翻,还有半瓶自来水的饮料瓶也不见了踪迹。可能是调皮的孩子做的吧,也难怪,光秃秃的一碗水在那里,别人也不明白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反而还容易被别人误踢。

下午上班前,我把碗里补满水,又在碗边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流浪猫饮水处”。

接下来几天,每次接女儿上下学路过棚子的时候,我都要多看几眼,没有人打翻碗,可是碗里的水也没有变少。女儿问:“它们知道这个地方吗?它们会不会已经出去旅游了?”

有天晚饭后,我带着女儿在小区里遛弯,女儿先发现正在喝水的小猫,它伸出舌头,充满警觉地一小口一小口抿着,粉嫩的舌头在夕阳中搅起来一层金黄色水面,女儿也开心起来。等小猫走了后,女儿拿起装着自来水的瓶子把碗斟满,小心翼翼的萌态竟然与这只小猫有些相像。

动物餐厅公寓 我们在小区建了一个(4)

过了一周,棚子下又多了一只碗,里面有鱼骨头和其他一些剩菜,可能又有其他人参与到了“流浪猫救助计划”中,虽然彼此陌生,可是几只猫咪让我们心照不宣地连在了一起。

才过了几周,棚子里就已经多出来四五只碗,装着很多花样繁多的剩菜,虽不是精心配比的猫粮,但也看得出来这些小动物的伙食不错。后来小区的流浪狗也加入进来,它们在棚子里对着猫“嗡嗡”警告,大狗饭量又大,霸占着碗不允许猫靠近。

我和妻子从家中搬来一张小桌子,把几只碗放在桌面上,拿胶水固定好,放些小鱼和肉,算是小猫的就餐区域了,桌子下面留几只大碗装狗粮,用纸写上“请把大骨头放在地上的碗里”。弄好后我们二人傻乐,没想到竟然变成了小型的“食品分类”试点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主动清扫桌子,在棚子的角落里还有一瓶喷雾消毒水和一把扫帚,原来是有幕后英雄自发当起了“铲屎官”。

食物多了,麻雀也会来分一杯羹。又有人拿了个塑料盘,把馒头捏成碎屑,连同米饭一起撒在盘子上。

从一碗水开始的小天地,不知不觉成了有猫、狗、鸟的餐棚,小区里也多了很多生机。

又一日,我们照例带着晚餐的剩饭到棚子里,已经有两只小猫在桌子下徘徊。女儿蹲下来,把装着食物的袋子打开,又抬头看着我,问:“我们这样给小猫咪和小狗送吃的,它们会感谢我们吗?”

这不是一个动物救助站,只是把剩菜换了一个地方而已,对我们来说是很小的事情。何况很多流浪猫狗的出现,是因为被它们的主人所遗弃,或是因为我们的开发而失去了容身之所。还给它们更多的栖身地,这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我改口,“是的,所以你要多多帮助它们呀。”

女儿还小,此刻她不会懂得“担起责任”这样的道理,她只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简单版,但对她也是很大的收获。接下来的路上,她会学会布满爱心,也会懂得保护环境,等她明白了生命平等的意义,自然就懂得了“责任”。

女儿点点头,低头又把袋子的口摊得更大,“你看,猫猫吃得好香啊。”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于丹 tamak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