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大揭秘(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
火箭弹齐发的现场并非军事演练,而是气象工作者们正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今天(1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第8个高温红色预警,此前一天,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黄色预警也已发布。
连日来,极端高温炙烤着川、渝以及江南多地,超过200个国家观测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特别是大火炉重庆,最高温度竟然达到了45℃,让不少人惊呼,好容易熬过了38度的夏天,却迎来了40多度的秋天。为了抗旱战高温,最近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纷纷都在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向天借一场甘霖,为人们解暑,给土地“解渴”。
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
缓解旱情,人工增雨的确是个好办法。它是如何实现的?是不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很多人疑惑,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呼云唤雨”的方法,为何还会有高温干旱的问题呢?
人工增雨,很多人都喜欢说成是人工降雨,也就是人为让天下雨。增雨降雨,一字之差有啥区别?人类真的可以凭空呼风唤雨吗?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姚展予:我想要澄清一个概念,现在很多人可能把人工增雨雪理解叫作人工降雨或者人工降雪,其实一字之差概念完全不一样。我们叫作人工增雨或者人工增雪,这一字之差,差在什么地方?人为力量跟自然界力量相比还是微乎其微,正常的降水过程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自然降水的作用,怎样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使降水能够在自然降水的前提下多增加一些,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所以我们称之为人工增雨或者人工增雪。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进行人工增雨?
夏天人工增雨,冬天人工增雪,都是同样的原理,说到底,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大自然,而人为干预只能是助一把力。那人工增雨雪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呢?
要想实现人工增雨雪,首先得有一团合适的云。一般来说,当云的厚度超过两千米,缺乏冰晶却拥有丰富水汽,且云体外围还有充足的水汽源源不断进行补给,气象工作者就认为这团云具备幻化雨雪的潜力。
其次,云有冷暖之分。暖云里充满小水珠,温度在0℃以上,上升气流的托举使它们飘浮在空中掉不下来。
而冷云的温度在0℃以下,云里有许多闪亮的冰晶和过冷水珠,但由于它们又小又轻,在上升气流的托举下,也不会掉下来。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来帮忙了。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姚展予:人工增雨雪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往云层当中播撒一定的催化剂,促使云层当中的降水条件朝着有利于我们想要达到的条件发展。比如说自然降水要求冷云当中有一定数量的冰核,但是如果这种自然的冰核数量或者浓度不足以产生降水,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往冷云当中增加一些冰核。当冰核播撒到丰富过冷水区域当中,就能够通过冰水转化过程,把这些过冷水逐步转化到冰核当中形成云滴,云滴逐渐地长大,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大于托举的力量就往下掉落,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雨或者雪的过程。
哪些催化剂可助气象工作者“化云为雨”?
想要实现人工增雨,合适的云团和催化剂缺一不可。究竟是哪些催化剂可助气象工作者化云为雨呢?
专家告诉我们,人工增雨雪使用的催化剂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大量产生凝结核或凝华核的碘化银等成核剂;第二类是可以使云中的水分形成大量冰晶的干冰等制冷剂;第三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
将催化剂送入云中要靠哪些特殊装备?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这些能够促进降雨的催化剂,是如何被送入云团的呢?
人工增雨作业飞机是云内播撒催化剂的最佳装备,可将催化剂直接撒入云中。其上装载的探测仪器还可对作业前后云的状态变化进行追踪监测。飞机作业机动性强,催化面积大,增雨效果好。
与飞机作业相比,火箭和高炮作业,能将催化剂播撒得更集中、形成冰核浓度高,特别适合针对飞机难以进入的对流云作业。
安静燃烧的地面烟炉是最“ 沉默”的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人工增雨地面烟炉常用于针对山区地形云的作业。作业人员将其设置在迎风坡面后,在气象条件适合时,利用计算机发出点火信号。烟炉开始燃烧含催化剂的焰条,通过环境场上升气流将人工冰核送入云中。除山区以外,对于较难或不能申请作业空域许可的城市及周边区域,地面烟炉也是非常适宜的。
人工增雨会否污染环境 影响人体健康?
人工增雨能够有效地抗旱降温,但也不禁让人担心,向云中播撒各种催化剂,会不会污染环境,特别是会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害呢?
气象专家介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是干冰,也就是固体二氧化碳,以及液氮、碘化银等,且每次作业只需使用少量。以常用的冷云催化剂来说,其主要成分干冰和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是空气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它们都是“生态安全催化剂”,不会污染环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姚展予:最常用的催化剂是碘化银,但是人工影响天气所播撒的碘化银浓度是极其微小的。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环境当中的银离子的含量有一个安全标准,每升水当中银离子的含量不大于0.05毫克。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经过人工影响天气以后,所使用的催化剂对环境和水应该是不会影响人体的,不会污染环境,因为浓度远远低于标准值至少是两个量级以上,在国外和国内都有检测的数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