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1)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2)

朋友发来一组水仙花开的照片,大红色的桌布上,水仙盈盈绽放,娇艳欲滴的白色花瓣与大红色桌布相互映衬,巧妙组合恰如寒冷冬日里一团燃烧的红霞衬着白云,让人倍感温暖。

年的脚步跟着水仙花开,渐渐地到来了。过年时,大家都习惯性地摆上一些鲜花来衬托喜庆的节日,母亲也不例外,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年货,贴春联,做腊肠等,每年的水仙是过节必备鲜花之一。早些年,母亲有一位九湖的朋友,那位朋友的村庄是九湖有名的“花木种植村”,家家户户以花为业,逢年过节,都会送些水仙、兰花、发财树及各种雕刻盆景等一些盆栽的绿植过来家里。出于感谢,母亲也置办了一些土特产作为回赠,有来有往的朋友情,一直延续了好多年。至今记得那些盆景一年四季常青,兰花开时娇艳珍奇,而我的心里总感觉兰花过于贵气娇嫩,不好侍候,惟有水仙是心里最亲近的花朵。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3)

母亲不认同我的“偏见”,对于那些花朵是一视同仁的养护。养着养着,兰花是开花了,有高贵柔美的韵味,更有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感,可是不出我所料,兰花开时让人赏心悦目,而凋零时也是毫不留情。不知是光照不够还是种植方式不对,如果是自己种植的兰花,好像就没开过花,如果是送来时就挂着花朵,花期却很短,没几天光景,一朵花落了,接下来其他的花朵也像约好似的接二连三相继纷纷掉落,最后枝头光秃秃的一片,惟有那些翠绿的枝梗展示着曾经有过的余香。母亲觉得可惜,甚至自责养护不到位,于是对水仙就更为上心。

那些年的春节,在家里的四周角落,总有不同姿态的水仙绽放。有葱绿碧翠繁茂如蒜苗一般的叶子,也有雕工特别精致的水仙花头……母亲特别喜欢将那些雕刻精致的水仙花放在大红色的瓷盆里,再加几个小鹅卵石垫着,有时,为了让水仙花赶在大年三十那天开放,母亲就每天中午把水仙移到有光照的地方,晚上再搬进屋;或是有时水温太低,给水仙换水时便用稍稍温热的水。说来也是神奇,明明看起来还只是一盆绿意葱茏的水仙,可到了除夕夜,似有感应到春节的喜气似的,不经意间,水仙就绽放出秀丽的花朵,青翠叶片之下,淡淡的柔柔香气悄悄地弥漫到客厅的每一个角落,令所有人赞叹不已。清代文人李渔也是位水仙爱好者,有记载说李渔推崇金陵水仙,还因为当时金陵水仙的培育技术十分高超。售卖水仙的店家甚至仿佛拥有“造物之权”一般,想让水仙早开即早开,晚开即晚开;购买者若想要所买水仙在某一天开花,则那一天便开花,未尝有一天的误差。而购买之时,只要以盆与石块相组合,就能随手布置,如图画一般。这样的技艺,让李渔钦佩不已,不禁感叹:“岂此等末技,亦由天授,非人力邪?”说明水仙花可按时辰开花之事古已有之。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4)

水仙,作为市区的市花角色,街头小巷随处可见。那些流动的小贩,用红绳子绑着一把把的水仙,“水仙水仙,五元一把”的吆喝声由远及近。从外地返乡的人们,路过小贩边,闻到花香,都会忍不住地驻足停留,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凌波仙子”。虽然躺在街边小道,虽然只是用一个箩筐装着散卖,箩筐中的水仙依然有着凌波傲立的风骨,依然承载着深厚的漳州文化和人文情怀。既接地气又有着超脱清雅的玉质冰肌之感。“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古人的这首诗或许就是对水仙最为贴切的描写。水仙本身的名字就带着水,正是水的清澈透明衬托着水仙花的清雅纯洁,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笺》就说水仙花“因花性好水,故名水仙”,不管水仙一名是否由此而来,而水仙与水却是密不可分。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5)

因受母亲喜爱水仙的影响,路过时我也会时不时地捎上几把水仙,在严寒的冬日,放置一瓶清澈的浅水,再加上几块形态各异的小石头,瓶中是一束翠叶婀娜的水仙,哪怕寒气袭人,水仙依然有丝丝缕缕的芳香从清水中溢出,香气扑鼻,繁嚣不扰,心间倍净洁,冬日的沉闷在水仙中渐渐明快起来。在水仙的芬芳中,母亲的电话不期而至,“年快到了,家里水仙花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有空再过来载回去啊!”挂下电话,我顺手拍了张五元一把的水仙花图发送到母亲微信的对话框里,图里,水灵透明的水仙挥洒着恣意的美,一如寒风中母亲的笑脸,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岁岁年年散发着透彻心扉的清香。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6)

END

★作者简介★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7)

江惠春,鲁迅文学院海峡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芗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百棵树的故事》《行走芗城》《大师足迹》《芗城文艺》等文化期刊丛书主编。

★朗读者简介★

有一种温情叫寻年味(水仙花里觅年味)(8)

王菁南靖县实验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漳州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朗读爱好者;福建省播音主持协会会员;漳州市播音主持协会会员;在市县朗诵比赛中多次获奖。

来源:闽南日报

闽南日报社网络中心、专副刊部出品

音频制作:王菁

图片来源:视觉漳州

编辑:赵露佳 值班组长:曾婷婷 值班主任:陈益雄 策划:吴荣光 值班总编辑:赖雄伟

关注漳州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