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高好还是低好 理财产品净值化

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高好还是低好 理财产品净值化(1)

今年以来投资理财领域有个明显的现象:以往受大家青睐的“保本保收”型理财产品几乎不见踪影了,反而相对陌生的“净值型产品”越来越多。

尤其自6月份以后,“理财产品净值化”这类字眼频繁出现。

变化发生的时候总是悄无声息,但其影响却是深彻而长远的。只有准确掌握这种变化,今后才能对理财之道有更好的把控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净值型理财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种变化对我们投资者又有哪些影响?

理财产品净值化是什么意思?

以前大家买理财产品关注最多的是收益率,选定好产品后只需持有到期,便能拿到预期收益。这就是传统的“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

而净值化管理是指,理财产品的估值从以前的“不可见”,变成根据实际投资结果来计价,并且及时反映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

也就是说,净值化管理后的理财产品,不再像以前一样向投资者保证收益率。同时投资者也能够每天看到产品的净值变化,从而决定是继续投资,还是收回本金避免风险。

这种变化最旱可追溯到2018年4月相关部门发布的“资管新规”,那时“新规”要求理财产品要施行净值化管理,并逐步终结预期收益型产品。

到今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 并宣布正式实施后,“理财产品净值化”已是大势所趋。

至于为什么要施行净值化管理,则跟国家降低理财市场潜在风险的考量有关在这之前购买传统“保本”理财产品,投资者只需“坐等收益”,完全不用担心投资会有风险。其实不是没有风险,而是由产品发行方进行承担。

我们都知道,理财产品的运行逻辑,是发行方从投资者手里募集资金,然后用这些钱去做各类投资。如果投资赚钱了,那么发行方和投资者都能有收益,皆大欢喜。但如果投资亏损了呢?

因为传统的保本理财向投资者承诺到期收益,即便理财产品实际投资是亏损的,发行方依然会填补这部分资金,这就是常说的“刚性兑付”。

长此以往,“刚性兑付”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埋下不小的资金安全隐患。因此,打破刚兑、实施理财产品净值化,则成了理财产品市场更趋完善的必然选择。

净值型理财产品净值高好还是低好 理财产品净值化(2)

产品净值化给投资带来了哪些不同?

以前只管坐等最终收益,现在每天实时承担收益浮盈浮亏的变动,看起来似乎净值化管理后,对投资者更不利了?

恰恰相反,净值型产品对投资者其实更“友好”,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根本不会向投资者过多展示投资的具体细节,持有期问该产品究竟是涨是亏也看不到。

而净值化管理后,理财产品会定期更新投资报告,让投资者明白产品对各类投资标的的占比是多少,统计区间内产品净值是涨还是跌,以及涨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如此一来,大家对买理财产品不再是“两眼一摸黑”,通过这些数据,能让大家对自己的投资有着更清晰的认知,同时对市场的把握也会更强。同时也有人表示,最近买的稳健型理财产品,竟然还能出现亏损,

“稳稳的幸福没有了”?

对此投资者也无需太过担心,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净值型产品的估值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理财产品净值计算方法多是“摊余成本法”,不考虑持有期间的资产价格波动,而是将产品持有到期的收益平摊到每一天。

早在2019年市面上就陆陆续续推出了净值型产品,但这些产品在估算净值时沿用了“摊余成本法”。最近,绝大部分“摊余成本法”的产品正变更为“市价法”,这也是近期不少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所谓的“市价法”,是以资产在市场上的价格进行估值.采用“市价法”后的理财产品会类似基金产品,净值根据市场实际投资结果波动。所以投资者有可能会看到某时间段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的情况。

直观来说,按“市价法”估值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会会让产品净值的波动直接展示给投资者,但背后的投资逻辑并不会大变 (稳健型产品依然稳健),所以大家无需过度担心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的情况,坚持长线投资依1日能获得不错的回报不仅如此,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情况披露的更及时,大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可以更及时的调整策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相信很快,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将会完全取代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会更加完善,净值的波动将成为理财产品的共性,单一的业绩比较基准也将逐渐替换为“区间报价”或“挂钩某指数”。投资人买者尽其责、明明白白投资的时代已经到来。

注:本文转载财富情报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