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有哪些动人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千古流传)
提起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大多数老百姓首先想起的就是杨门女将。从佘太君到王怀女,八姐、九妹,穆桂英。就连杨家烧火的使唤丫头杨排风,都能把边关大将焦赞,打得心服口服。在杨家,男的打不过女的,丈夫打不过妻子,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传统了。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果真都有惧内的习惯吗?其实这只是大家被传说中的演义带偏了,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满门忠烈,出了不少智勇双全的名将。就连金庸先生也来蹭杨家将的热度,愣是给老杨家整出一个神雕大侠来。杨家祖籍陕西麟州,古城遗址在神木县境内,也称杨家城。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上群雄并起,麟州有个叫杨宏信的土豪,也趁势揭竿而起,占领麟州,并给自己封了个麟州刺史的头衔儿。杨宏信这个刺史名不正言不顺,他需要找一个靠山,当时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有十几个,杨宏信审时度势,投靠了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来郭威黄袍加身,废掉了后汉皇帝,建立后周,杨宏信也摇身一变,又成了后周的麟州刺史。
郭威做了皇帝,杀掉了原来的主子后汉隐帝刘承佑,刘承佑的叔叔,河东节度使刘崇心里不服,在晋阳(太原)称帝,史称北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刘崇称帝,让杨宏信的身份变得格外尴尬,从地图就可以看出,北汉就如同在后周和麟州之间加了一根楔子,麟州孤悬一隅,时刻都有被北汉吞并的危险。而刘崇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刚登基没有多久,就找杨宏信的麻烦,让他把儿子送到太原做人质。杨宏信有两个儿子,杨崇贵和杨崇训,相比较起来,杨宏信喜欢小儿子杨崇训更多一些,于是就把大儿子杨崇贵送到太原做人质。为了避北汉皇帝刘崇的讳,事先杨宏信将两个儿子的名字改为杨重贵和杨重训。一年后,这弟兄两个又双双改名。郭威死后,柴荣继位,册封儿子柴宗训为太子。为了避太子讳,杨重训又变成了杨重勋。而他的哥哥不但改了名字,连姓氏都改了。杨重贵少年英豪,骁勇善战,很得皇帝刘崇的赏识,赐杨重贵姓刘,并收他为养孙,改名刘继业。北汉国姓刘,刘继业在北汉就是堂堂的国姓爷了。刘继业智勇双全,和辽国、北宋都发生过数次战争,无一败绩。刘继业也因此被北汉的老百姓称为“无敌太子”。北汉皇帝刘钧没有儿子,北汉的皇位只能由他父亲刘崇的三个养孙中挑选一个来继承。相比起刘继恩和刘继元,刘继业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刘崇赐名刘继业,也有勉励他继承大业的含义。刘崇欣赏刘继业的才干,可他儿子刘钧对精明强干的刘继业又敬又怕。只是刘继业还年轻,不懂的什么是功高震主,只能眼睁睁看着,皇位先后落在才能远不如自己的刘继恩和刘继元手中。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二月,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兵围晋阳城。北汉皇帝刘继元向辽国求援,辽国起十万精兵赶来增援,却落入宋军的圈套,全军覆没,匹马无归。后来辽国又六次发兵救援北汉,却都惨败于宋军。北汉皇帝刘继元粮尽援绝,只得出城投降。但宋军还是未能攻克晋阳,因为刘继业还带兵坚守在晋阳城头。宋太宗命令刘继元去招降刘继业,刘继元站在城下,苦口婆心地劝刘继业归降。刘继业在城头痛哭流涕,怒斥刘继元。赵光义也亲自至城下劝降。刘继业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宋太宗答应他复本姓杨,单字名业。宋太宗欣然应允,杨业这才解甲归降。
赵光义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太好,但对杨业却有知遇之恩,归降之初就对杨业委以重任,任命他左领军大将军。宋太宗知人善任,杨业和辽国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又派他到山西代州(现代县),这里是宋辽交战的最前线。此时杨业的弟弟杨重勋,已经接替父亲杨宏信,做了麟州刺史,不知为何,这兄弟二人形同陌路,杨业归宋后,两人也未曾有过来往。杨业的顶头上司是潘美,也就是评书中的大奸臣潘仁美。潘美这个人,虽然说不上是个好人,可他也绝没有评书中那么坏,而且潘美对杨业多有提携之恩。杨业归宋的第2年(980年),辽国由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率十万大军,从雁门关大举进攻北宋。杨业率领千骑兵,出西陉关,绕到雁门关北,在辽军背后突然发起攻击,与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兵。辽军主帅萧咄李被杀,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被生擒。从此杨业开启了他军事生涯的传奇,看见辽军就打,人家败了跑了,追到辽国境内也要打,而且是屡战屡胜,辽国人惊呼杨业为杨无敌。以至于后来辽国兵将看到杨业的旌旗,就望风而逃。杨业卓越的战功,引来无数同僚的嫉恨,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则把这些奏折转送给杨业,以表示他对杨业的信任。
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兵分三路伐辽,准备一举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三州。潘美和杨业为西路军主将,一路上势如破竹,先后攻取了寰州、朔州、云州(河北赤城)、应州(山西境内)。眼看胜利在即,东路军主将曹彬轻敌冒进,遭遇惨败,宋太宗准备多年的北伐功亏一篑,只得下令放弃已经收复的城池,并将收复城池中的民众迁往内地。此时辽国15万大军已经发起反扑,宋军劳师袭远,兵力上又远不如辽军。已经丧失了和辽军决战的机会。杨业向对潘美说:现在我们只能收缩兵力,放任敌军来追赶,等他们粮尽马疲,我们再发起反击,只有这样才能一举打败敌人。但监军王洗和刘文裕却被一连串的胜利冲昏头脑,非要寻找辽军决战。并嘲笑杨无敌是浪得虚名。杨业无奈,只得出兵与辽军决战。杨业也知道此战毫无胜算,因此事先和潘美约定,让他率兵在陈家谷设伏接应,潘美当面答应了杨业的要求。杨业只带了三千人马兵出石跌口,没多久与数万辽军遭遇。果然是人的名,树的影。看到杨业的旗帜,数万辽军不战自溃。杨业侥幸获胜,打算就此收兵,王冼却下令要杨业乘胜追击。杨业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几千人,将十倍于己的辽军追得丢盔卸甲。杨业最担心的一件事发生了,辽国大将耶律斜轸击败中路宋军田重进部后,转向西行,试图切断杨业的退路。杨业孤军深入,只得退兵,不料在陈家谷负责接应的监军王冼,看到耶律斜轸来势汹汹,竟然逃回代州去了。杨业退至陈家谷,已经筋疲力尽,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只得率领几千人马,在陈家谷和数十万辽军决一死战。决战前,杨业命次子杨延朗(后改名杨延昭)杀出重围,到代州求援。血战数日,不见半个援军。杨业身受40余处创伤,数千精兵猛将皆力战身亡。其中包括杨业的长子杨延玉,大将王贵,贺怀浦。最后只剩下杨业只身苦战,他手刃辽军上百人,最后战马也活活累死了。杨业失手被擒。辽国君臣听说拿住了杨无敌,纷纷前来劝降。杨业不畏辽国君臣的威逼利诱,绝食三日而亡。
消息传到北宋朝廷,宋太宗悲痛欲绝,追封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使,赐给杨家布帛千匹。另外潘美等人贻误战机,坐失良将,都受到降职三级或削职为民的处分。杨业有七个儿子,除了在陈家谷阵亡的杨延玉外,还有延昭、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和杨延彬。七个儿子中间,杨业最喜欢次子杨延昭。
杨延昭原名杨延朗,这个名字他用了22年。杨延郎改名字的原因也是因为避讳。很少有人知道宋代还有个宋圣祖。当然,这个宋圣祖是赵匡胤追封的,宋圣祖名叫赵玄朗,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轩辕黄帝。在宋代,名字中的玄和朗都是需要避讳的。杨业归宋以后,杨延朗也就变成了杨延昭。杨延昭精通武艺,熟读兵书,自幼跟随父亲征战疆场。在雍熙三年的北伐战争中,杨延昭作为先锋官所向披靡。在攻取朔州的战斗中,杨延昭的胳膊被流矢洞穿,但他忍痛拔出流矢,越战越勇,最终一举攻克辽军重兵盘踞的朔州。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就成为杨家将中的代表人物。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南犯中原。杨延昭正驻守遂城(徐水),由于辽军来得突然,遂城中的宋军并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辽军随即将遂城团团围住,并马上发起进攻。杨延昭身先士卒,一边鼓动城中军民上城,抵抗辽军,一边亲负弓矢,射杀辽军统兵将领十数人。三天后,城内的箭矢将要用尽,而辽军攻势不减。当天夜里,气温都降。杨延昭命军民挑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把整个遂城城墙冻成一堵冰墙。城墙光滑难登,辽军无法进攻,只能撤退。杨延昭带兵出城追杀,斩杀辽军数千人,并缴获了大批军资器械。杨延昭一战成名,被宋真宗赞为“治兵护塞有大有父风”。
民间传说中,杨业的7个儿子,武功最高的并非是杨延昭,而是七郎杨延嗣。这个杨延嗣也是有原型的,虽然他不是杨业的儿子,看他在战场上的表现,绝对不次于杨业。杨七郎的原型名叫杨嗣,年纪和杨业差不多。1001年,辽军再次南犯中原。杨延昭和杨嗣配合默契,杨嗣在羊山(河北徐水西50里,今称“杨山”)设伏。杨延昭亲帅兵马诱敌,将辽军诱至羊山。杨嗣伏兵四起,经过整整一天血战,将辽国最精锐的铁林军杀得大败,阵斩辽国统兵大将铁林相公以下将领十五人,斩首2万余。从此杨嗣和杨延昭声名鹊起,宋真宗曾经当着满朝文武,对丞相寇准说:杨嗣和杨延昭驻守边关,忠勇无双。打仗讲究的是兵贵神速,不能及时的向朝廷汇报,也情有可原。大臣中嫉妒他们的人很多,但有我在,谁也别想诬陷他们。当时老百姓把杨嗣和杨延昭并称“两杨”,后来又传说他们是同胞兄弟,以讹传讹,就这样,比杨延昭大24岁的杨嗣,变成了杨延嗣,成了杨延昭的七弟。杨延昭之所以被称为杨六郎,也是在羊山之战后。辽国人坚定的得认为,杨延昭是武曲星转世,武曲星五行属金。而发迹于东北地区辽国,五行属木。金克木,在北斗七星中,第6颗开阳星对应武曲星,辽国人认为杨延昭是他们的克星,所以称呼他杨六郎。1004年,宋军在澶渊之盟大败辽军,宋真宗却想借此机会和辽军议和。杨延昭积极上书反对议和,他认为辽国屡遭败绩,已经是强弩之末,纵然不能趁机全歼辽军,也可以趁此机会,收复幽云十三州。杨延昭的主张得到丞相寇准的大力支持。为了证明自己所说属实,杨延昭率领一万宋军,杀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山西广灵),引得辽国朝野一片震惊。此时“澶渊之盟”已经签订,杨延昭这才偃旗息鼓,没有继续扩大战果。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杨延昭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专门派使者护送杨延昭的灵柩安葬原籍。河朔百姓,望灵柩无不痛哭流涕。就在同一年,杨嗣也去世了,终年八十一岁。杨延昭文武双全,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战必身先士卒,有功劳是大家的,出了问题他自己承担,因此深得属下的爱戴和拥护。杨延昭镇守边关20余年。辽国对他也非常敬畏,尊称他为杨六郎。宋真宗感念杨延昭的忠勇,提拔重用杨延昭的三子杨文广。杨文广和北宋名臣范仲淹关系莫逆,深受范仲淹的器重。北宋和辽国之间,多年没有战争,将门虎子杨文广,也英雄无用武之地。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宋军名将狄青,率军赴广西,平定侬智高之乱。身为副将的杨文广,领兵夜袭昆仑关,大败侬智高。侬智高兵败逃往大理国,杨文广陈兵大理边境。大理国孝德帝段思廉,再也顾不上练什么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了。乖乖的将侬智高的人头,送到杨文广面前。平定侬智高之乱后,杨文广留在广西,先后任宣州(宜山县)知州、邕州知州等职。
杨文广在广西留下许多传说,比如说桂林漓江上的“十八门楼水推上”,“杨文广被困柳州城”等等,传说柳州城中的古松,就是杨门广带人种植的。杨文广在南方征战多年,广东、广西、江西都有杨文广作战的记载。杨文广在做邕州知州时,曾经娶了一个当地的女孩。并留下一个叫杨邦玉的男孩,杨邦玉12岁,杨文广回到陕西就职。因为军情紧急,杨文广把杨邦玉母子留在了邕州。后来杨邦玉娶妻生子杨畋;杨畋的儿子杨邦乂。杨邦乂虽然汲汲无名,但他的儿子英雄无双,绝对无愧于杨家的列祖列宗。当然这个人不是金庸笔下的神雕大侠杨过,也不是眼高手低的杨铁心,更不是水泊梁山上打家劫舍的青面兽杨志。他就是抗金名将杨再兴。不要说是在宋代,就是在整个古代历史中,杨再兴之勇,也能排得进前10位。
杨再兴开始时并不是岳飞手下的将领,不但不是,他们开始时还是敌对状态,因为杨再兴参加了曹成的叛军。曹成除了祸害老百姓,还和金国相互勾结。杨再兴为什么会参加叛军,其实理由很简单。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可杨再兴报国无门,他出生时,他的祖爷爷杨文广都去世四十多年了。而曹成叛军活动的范围,就在广西、江西一带,武艺高强,却涉世未深的杨再兴,还没有学会辨别是非,就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叛军。在那个年代,岳飞的岳家军就是无敌的代名词。可就是这支常胜军,却接连数次栽在杨再兴手里。岳家军和曹成的叛军交战,岳飞派出的主将是他的女婿张宪,攻打叛军守卫的莫邪关(广西富川谢沐关)。张宪也是一员猛将,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莫邪关。
岳家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打乌合之众的叛军,自然是游刃有余。可有人就被这微不足道的胜利冲昏头脑,开始得意忘形起来。这个人名叫韩顺夫,是岳飞麾下有名的猛将。攻克莫邪关以后,韩顺夫弄了几个叛军的女眷,陪他饮酒作乐。就在这个时候,杨再兴来了,猛将对猛将,应该有一番精彩的争斗。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杨再兴一招就砍断了韩顺夫一条胳膊,然后扬长而去。
韩顺夫没有玄铁重剑,更没有神雕来为他疗伤,当天晚上就挂了。其实韩顺夫可能是畏罪自杀,岳飞军纪严明,韩顺夫裹挟叛军女眷饮酒作乐,已经严重的违背了军纪,就算韩顺夫不畏罪自杀,岳飞也会砍了他的脑袋。果然,岳飞闻讯后勃然大怒,把韩顺夫的几个亲兵都砍了。理由是知情不报和纵容凶手逃脱。韩顺夫是岳飞手下的猛将,岳飞杀他可以,但被别人杀了就不行。这就像犯错的孩子,父母老师打两下可以,外人要动手就要先仔细掂量掂量。岳飞派张宪和岳翻去追杀杨再兴。张宪是岳飞的女婿,这个岳翻更不得了,他是岳飞的亲弟弟。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岳翻武艺如何,可他的能力水平绝对在韩顺夫之上,岳飞用兵如神,绝不会让弟弟白白送死。岳飞低估了杨再兴的战斗力,情敌要付出代价,结果岳翻和杨再兴一交手就被干翻了。然后就再也没能翻身站起来。岳翻被杀,这下张宪头都大了,只能带人玩命追杀杨再兴。好汉架不住人多,郭靖会降龙十八掌又如何。杨再兴见宋军人多势众,就一个字:逃。张宪就玩命的追。广西山多、河流多。杨再兴慌不择路,面前突然出现一个深潭。杨再兴毫不犹豫跳下深潭,马摔死了,人没事。宋军追到潭边儿,要拿箭射杀正在深潭里挣扎的杨再兴。张宪说:“拿活的”。就这样,浑身湿漉漉的杨再兴,狼狈不堪的被绑到岳飞面前。要是换其他将领,杨再兴连伤他两员大将,那肯定要剜心枭首祭奠亡灵了。可岳飞就不。这个杨再兴实在太厉害了,岳飞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演义了一场南宋版本的杨氏归宋。
杨再兴在岳飞手下立下赫赫战功,创造了无数传奇战例。绍兴十年(1140年),杨再兴、牛皋率领宋军在曹州以少敌众,大败金军20万。金军统帅完颜宗弼怒不可遏,召集十二万精兵驻扎临颍,兵锋直指郾城。这个完颜宗弼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金兀术。史上真实的金兀术,可比传说中厉害的多。杨再兴趁金兵立足未稳,单人独骑杀入敌营,准备生禽活拿金兀术。虽然杨再兴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这一战,他杀掉了数百名金兵后,从容的离开金军大营。这一战杀得金兵心惊胆战,军心浮动。金兀术一边安抚军心,一边寻机杀掉杨再兴。数日后,杨再兴率三百精兵,在小商桥与12万金兵展开血战。这一战,杨再兴奋起神威,先后斩杀金军万户撒八孛堇、千户100人,士兵2000余人。金军这次出兵,军中只有12名万户和120名千户。120名千户,被杨再兴一人几乎屠戮殆尽。杨再兴之勇,由此可见一斑。后来杨再兴误走小商河,马陷淤泥中,遭金兵乱箭射杀身亡。金兵焚化杨再兴的尸体,在骨灰中,找到的箭头就有两升多(一公斤左右)。
小商桥
杨再兴以这种最惨烈的方式,结束了杨家将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