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传承雷锋精神(光明时评传承雷锋精神)

作者:高振远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今年这个纪念日尤为特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无数个平凡的志愿者为守护公共安全挺身而出,他们的担当尽责和无私奉献为抗疫战斗传递温暖、凝聚力量,展现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风采他们都是新时代的雷锋传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光明时评传承雷锋精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光明时评传承雷锋精神(光明时评传承雷锋精神)

光明时评传承雷锋精神

作者:高振远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今年这个纪念日尤为特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无数个平凡的志愿者为守护公共安全挺身而出,他们的担当尽责和无私奉献为抗疫战斗传递温暖、凝聚力量,展现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风采。他们都是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一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肆虐流窜的病毒打乱了原本有序的生活,摧毁了上千个幸福的家庭,倒逼一座座城市被迫按下暂停键。但面对灾难的未知恐惧,整个国家都被动员起来,迅速凝聚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在这个由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人民警察、基层干部和志愿者共同构成的“最美逆行者”群体中,不惧辛劳不求回报的志愿者们因他们的平凡普通更显得熠熠闪亮。

当我们隔着屏幕看到社区工作者丰枫挂满“药袋”忙碌的身影,听到志愿司机郑能量“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的壮语,不禁回忆起12年前的汶川地震,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参与救援重建的动人场景。所不同的是,疫情之下大量接触人群的志愿者们往往面临着更大感染风险,相关的防护培训和保障措施又远不及一线专业战“疫”人员,这就意味着他们在被赋予了更大社会责任的同时,承担着远超平时的工作压力,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数据显示,仅武汉一地,“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启动后不满一日,报名人数就突破了1万人,目前已上岗近2.5万人,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居民楼栋,东奔西走为群众解决着现实难题。放眼全国,身穿“红马甲”,戴着袖标的志愿者们,在所在社区村组承担着健康排查、运送物资、设卡值守、宣传劝导、消毒灭菌等各式任务,在疫情防控网的“最末梢”干着琐碎却又必需的工作。我们或许不知道身边这些辛勤付出的志愿者姓名,甚至看不清楚口罩后面那张善良脸庞的全貌。待到疫情结束之后,他们也将回到自己原本的工作岗位,回归自己平淡的家庭生活,做了好事不留名,付出了心血不要求回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志愿者精神就是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表达。在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时代环境中,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甚嚣尘上,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和载体去继承雷锋留下的“精神遗产”?眼下,广大志愿者们用真真切切的行动给出了答案。无论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还是回归平静后的日常,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中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美丽?”翻开半个多世纪前的这本《雷锋日记》,在这些带着时代印记的文字背后,我们依旧能读出这位英雄纯粹而快乐的理想主义情怀。特别是在今天,在这个纪念他的日子里,在这段无数志愿者 “同心战疫”的日子里,我们更能体悟雷锋精神与当下志愿者精神的共通之处。

“我愿化为耀眼的城市之光,点亮希望,穿透乌云的笼罩,照亮城市应有的模样。”湖北医药学院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在自己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学习雷锋精神,更需要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发扬志愿者精神,遵守社会公德,以温暖传递温暖,用爱心激发爱心。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