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适合多大小孩(为宝宝做穴位贴敷)
小 编 导 读
对家长来说,宝宝的健康是头等大事。一旦宝宝生病了,父母别提多着急了,去医院开好了药,让宝宝吃药却把父母愁坏了。别愁,宝宝吃药难,其实可以选择外治法试一试。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儿科中经常用到的外治法——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治疗需要将各种不同的中药或中药提取物与适当基质和(或)透皮吸收促进剂混合后,制成相应的剂型,贴敷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常用腧穴多为便于操作、药物易吸收的穴位,如神阙穴及背部腧穴等。
儿科常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汗证、泄泻、呕吐、便秘、积滞、夜啼、厌食、遗尿等疾病的治疗。此外,还可用于小儿预防保健。
一贴敷常用器具及药物制备
01常用器具
药匙、调药碗、天平、赋型剂、胶布、纱布、皮肤清理剂等。
02药物制备
将选取药物共研为细末,配合赋型剂(水、姜汁、醋、油、蜂蜜等)共调为药膏、药饼备用。
二基本操作方法
01体位选择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
02小儿疾病贴敷方药的特点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方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穴位贴敷来治疗相应疾病,但是有些药物不经煎熬是无法经过皮肤吸收的。贴敷与内服药物相比,贴敷用药多有以下特点:
(1)多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肉桂、细辛、白芷、皂角刺、姜、葱、蒜。如辛味的药物吸收较快。
(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甚至选用力猛有毒性的药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乌、草乌、班蝥、附子、大戟等,但上述有毒药品儿童应慎用或中病即止。
(3)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鳖甲、龟甲、鹿角胶等。
(4)选择适当溶剂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常用溶剂有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用醋调贴敷药物,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可缓解峻猛药品的药性;酒调贴敷药物,可起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可激发平和药物的药性;水调贴敷药物,专取药物性能;油调贴敷药物,可润肤生肌。
(5)辨证用药:选药时,应先进行辨证,并结合药物的功效及其渗透作用,如肺热咳嗽选百部、桑白皮、麦冬效果就强,选黄芩、鱼腥草相对就弱。
(6)药物制备以80~100目细筛为佳。
(7)每个部位贴敷药的总药量一般为2~3g。
03小儿贴敷穴位的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贴敷的穴位,并力求取穴精简。此外,还应结合以下特点选穴:
(1)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
(2)选用阿是穴。
(3)选用经验穴,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
04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
选定穴位后,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酒精棉球行局部消毒,然后敷药。
05贴敷药物的固定
一般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若贴敷在头面部,需外加绷带固定,以防止药物掉入眼内。此外,目前有专供穴位贴敷的特制敷料,固定非常方便。
06换药
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用皮肤清理剂擦干后再敷药。
三贴敷时间、敷药原则及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01贴敷时间
每日每次贴敷时间,根据患儿年龄不同而长短各异(不包括三伏贴、三九贴)。
(1)0~6个月,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1~2小时。
(2)6个月~1岁,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2~3小时。
(3)1~3岁,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3~4小时。
(4)3岁以上,每次贴敷时间一般在5~6小时。
02贴敷原则
(1)首辨阴阳,把握病机;辨证论治,调治求本。
(2)补而勿滞,补泻兼施;留置时间,因人而异。
(3)辨病辨证,临证互参;随症加减,灵活化裁。
(4)慎用腥臭,避用毒药;味少量小,药力集中。
03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1)贴敷面积:贴敷接触面积越大,吸收相对越多;相反,面积越小,吸收越少。
(2)贴敷部位:有些部位易吸收,如神阙;有些角质层厚的部位,不易吸收,如涌泉。
(3)温度影响:贴敷后适当加热,有助药物吸收。
(4)药物本身的影响:如具有芳香走窜性质的药物易于吸收。
四注意事项
1.所选药物要求功效发挥较佳,对皮肤损伤性小。
2.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免药物挥发。
3.若用膏药贴敷,谨防贴敷不实或外漏的情况。
4.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5.对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穴位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泡或发生药物中毒。
6.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脏等疾病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
7.对于幼儿,应避免贴敷刺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8.贴敷后局部皮肤如出现发红、微痒及灼热感,应揭去贴敷药,无需特殊处理;过敏严者,应暂停贴敷,及时就诊。
简单、实用的小儿穴位贴敷疗法,你学会了吗?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喂孩子吃药是一件十分让人头疼的事情。这时候,外治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实用儿科常见病中医外治法》
本书筛选了便于基层开展的17项适宜技术,拟从技术的概述、常用器具、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描述,并选择临床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常见的34个病证,阐述其诊断及辨证要点,并详细介绍其不同的外治方法,便于临床把握及应用。
因库房盘点,中医书院于2020年4月24日-2020年5月6日停止发货。在此期间您可以正常下单,我们会于5月7日起按照订单顺序发货。
版权声明
文部分内容选自《实用儿科常见病中医外治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崔霞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