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对历史的主要影响(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个大事件之火烧赤壁三国鼎立)

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大敌当前,周瑜联刘抗曹,于赤壁大败曹军,形成了天下三分之势。多少风流人物也随隆冬的东风一般昙花一现,而周郎在历史中依旧鲜活如昨。

赤壁之战对历史的主要影响(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个大事件之火烧赤壁三国鼎立)(1)

唐人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历史无法假设,如果那晚没有东风,中国的历史是否会转变,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否还要延迟出现。

公元208年冬天的一个夜里,长江江面上东南风大起。十艘插有青龙旗的小船正向曹营用铁链相连的大战船疾驰。还没有靠拢,这些青龙船突然之间火光大作,像一团火球冲向了并点燃了大战船,霎时江面上一片火海,烈焰腾空,一直烧到了岸上的曹营。一时间,曹军大乱,极度混乱,争抢着夺路而逃的士兵被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这些青龙船就是江东送给曹营的潘多拉之盒。

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之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基本上控制了黄河流域。而此时孙权固守江东,刘表稳立荆州。随着实力的壮大,曹操企图进一步一统天下,因此挥师南下,想先攻荆州,再灭孙权。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顺利地拿下荆州,更是横槊长江,不可一世。在江北扎营之后,写信给孙权劝他投降。孙权听闻曹操驻军江东也颇为紧张,朝中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于是便有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表现。而雄姿英发的周瑜对孙权分析了一番敌我的形势后,更是坚定了孙权主战的决心。于是就有了反间计赚蒋干,使曹操误杀水军将领蔡瑁和张允, 这才能使庞统的“连环计”得逞, 诱使曹操把大大小小的战船连在一起;曹军中了连环计,江东才有必要行苦肉计, 让黄盖佯败, 得以顺利地在曹军众目睽睽之下把十船烈火送到了曹军阵营, 霎时间樯橹灰飞烟灭, 把曹操统一天下的美梦烧了个精光。

骄兵必败是战场上亘古不变的道理。想当年, 在官渡之战中, 袁绍拥兵十万, 举兵南下, 同样有人建议曹操投降,但是曹操并没有畏惧, 而是对形势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认为袁绍志大才疏, 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 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最终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中,曹操却犯了他的老对手的毛病,没有正确的估计江东的实力,以为仅凭兵力上的优势就能够一统江东。其实,正如诸葛亮和周瑜分析的, 曹军长途跋涉, 兵马劳顿,而江东以逸待劳;北方士兵到了南方不仅水土不服, 而且不习惯于水上作战。而其中最致命的是曹操的骄傲轻敌。曹营当时也有谋士顾虑过孙刘联军用火攻的状况,曹操却不以为然。因为毕竟是闰十二月的隆冬天气,哪里会有东风呢?谁知道东风恰与周郎便!

当时的周瑜,年仅33岁,年少得志, 与孙策、孙权私交甚厚。琴棋书画、文韬武略无一不通。当时民间有歌谣:曲有误, 周郎顾。就是说他精通音律,听到琴声有误, 就屡屡回头观看,因此许多歌者“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他性情开朗,并非《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气量狭小之人。东吴大将程普原与他不合,后来也被他的气度所折服:“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虽然依然比江东占有更多的优势,但是已经无力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兵力征讨了,主要在北方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继位,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

赤壁之战以前, 刘备一直辗转依附他人,并无自己的领地,现在乘胜占领了武陵、长沙等地,取得了荆州的大部分作为立足之基。公元211年,攻下曹操的汉中;221年,在蜀中自立为帝,国号汉,改元章武,建都成都。

孙权通过此次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统治势力。公元219年,袭击关羽驻守的江陵等地,占领了荆州。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改元黄龙,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

自此,三国鼎足的局面形成。赤壁之战中的风流人物随隆冬的东风昙花一现,华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不复再现。而中间的权谋与智慧,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