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花木兰嫁给了谁(巾帼花木兰是否确有其人)
花木兰,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女中豪杰、民族英雄,她的事迹直到今天还激励着一部分人,我们了解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一般最先是从《木兰辞》中,其中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更是被世人熟知。
《木兰辞》是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被宋代郭茂倩编进《乐府诗集》。它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由于很多戏剧和影视作品将这位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古代巾帼英雄作为主人公,花木兰可谓家喻户晓。其实,花木兰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木兰”,姓魏,而不是姓花。关于木兰的历史传记,元朝的时候曾经有过文献记载。
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会流传之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便是木兰为父从军的孝顺,与之后功成名就的巾帼不让须眉。开始的时候,花木兰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然而朝廷征兵,却打破了木兰本应平静的生活。
因为父亲年老体弱,家里也没有其他成年男子,木兰这个孝顺勇敢的女子便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上了战场。与父母离别,参军的花木兰在军营中却并没有消沉,或者因为是女儿身而比其他的士兵们差。相反,花木兰表现的非常英勇;并且有勇有谋,所以在军营中的花木兰不但没有被敌军杀死,反而越战越勇在残酷的战场活了下来。然而最后得胜归来的花木兰却并没有为天子的赏赐所动,不求功名利禄,反而只愿回到故乡,与父母平静的生活。
而与花木兰一起回乡的士兵们却在见到花木兰的女装后惊讶无比,谁能想到,曾经与自己一同上阵杀敌的战友竟然是一名女子?毕竟上战场连一些男子都不一定能坚持的下来,而花木兰不仅坚持了,还获得了功名利禄。这么一个女子替父参军,最后得胜归来与父母团圆的美好的故事,也难怪会流传的如此之广,脍炙人口了。
关于花木兰的籍贯,如今争议也颇多。有说她是谯郡人,有说她是宋州人,有说她是黄州人,有说她是商丘人。如果熟悉史料的话,这些争议其实不是争议,因为历史上的谯郡、宋州、商丘等,指的都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带。
商丘原是南朝刘宋的土地,拓跋焘在433年将刘宋势力驱逐,至439年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其发动对柔然的战争,从424年开始至449年结束,历时25年。这个时间段,与目下流行的花木兰的生平亦基本相当。
比如说花木兰生于412年,若成立,那么433年商丘归属北魏,木兰应是21岁,在年龄上具备了代父从军的可能。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前,还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可汗大点兵”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符合当时的史实,奴隶主或部落首领发动战争,每家每户出一男丁为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从行孝的角度出发,花木兰代父从军,也成为可能。
花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目前学界说得最多的就是五个字——“史书无确载”。但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牧,南宋学者程大昌,明代学者徐文长,清代史学家姚石甫、宋虞庭等人,都认为花木兰确有其人,只是年代背景不尽相同而已。这些人既是文学家,又是饱学经史的大学者,自不会凭空乱说。
历史上对花木兰的真实性存在很多争议,但很多学者都相信花木兰确有其人,如白居易、杜牧、姚石甫等,他们这些人学识广博,肯定不会随意相信,一定存在足以令他们相信的理由。无风不起浪,很多事情虽然没有被记入正史,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存在。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猜想,历代记录历史的史学家们把重点都放在朝廷、名人、战争上,花木兰隐瞒自己的女儿身在战场上厮杀,当然没有被史官当做记录的对象。待到民间都知道花木兰事迹的时候,又来不及记录。对花木兰的评价花木兰是从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脱颖而出的巾帼将军,世人对花木兰的评价十分高。花木兰的人生分几个阶段:从军前,从军阶段,凯旋后,逝世后。
从军前,人们对花木兰的评价偏向女性化。从军前的花木兰在父母眼中是乖巧懂事的女儿,在乡民的眼中是聪明娇俏的邻家女孩,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从军前的花木兰只是像所有封建时代的女性一样待在闺中纺织刺绣,所以接触不到太多的人,对花木兰的评价也就这么几点。
从军阶段,对花木兰的评价趋向全面。从军阶段的花木兰在将士眼中是一位吃苦耐劳、坚强勇敢、身先士卒、智勇双全的优秀士兵、将领。在沿途的乡民眼中花木兰就是他们的守护神,可以庇护他们不受战争的伤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值得所有人尊敬。在父母眼中花木兰是一个孝顺、有担当并让他们牵肠挂肚、心怀愧疚的孩子。在帝王眼中花木兰是一个值得栽培的优秀将领。从军阶段的花木兰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逐渐变得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
十二年的艰苦从军生涯,把花木兰骨子里的坚韧品格都激发了出来,把花木兰的能力全部锻炼了出来。因为接触的人多了,所以世人对花木兰的评价更加全面。木兰凯旋之后,对花木兰的评价已经与之前的评价不在同一层次,花木兰在世人眼中是一个英雄,一个屡建奇功,守护他们的奇女子。即使是木兰逝世后,她的影响也举足轻重,从全国各地都有修建木兰祠、木兰墓就可以看出。
关于最后木兰的死因,《商丘县志》载曰:“...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该县志史料依据源自元代碑文《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
北魏前期实行“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的民族政策,貌似提高了汉人士族官僚的地位,其实不然,鲜卑贵族及其分支勋贵依然唯血统论,史官述史基本也遵循这个原则。我的推论是,花木兰有可能是鲜卑奴隶移民至商丘,凭战功跻身贵族行列,《魏书》和《北史》原本应该有她的传记,但“以事闻于朝”,她的女儿身暴露了,犯下欺君之罪,虽赦免,青史留名的机会随即被褫夺。
后半段说木兰被拓跋焘强纳为妃、不从自尽云云,绝无可能。
拓跋焘其人,首先是个军事家,然后才是政治家。军事家的谋略,不仅在于如何打推荐前一种胜仗,还在于爱惜士卒和拢固军心。比如他对在战争中“尽忠竭节”、“蹈锋履难”的将士,升官晋爵,人口牲畜、金银古玩缯帛等,赏赐很重,毫不吝啬。木兰代父从军之事已然朝野皆知,作为一代开化君主,且能尊崇孔子、提倡儒学的拓跋焘,娶其为妃或可谓之奖赏的一种,但还不至于欺男霸女。当然,若真有其事,史官亦会“为尊者讳”,不予记载。
而关于花木兰真实的死因,却各有各的说法,直到今日这位巾帼女英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是,花木兰的事迹却是深入人心,她尊老爱老的美德和果断勇敢的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