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

导语:本文接铁木真是如何做到战无不胜的?细看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一),在上一篇中咱们讲述了蒙古军队的编制与后勤,本文则重点讲述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军装备。因为漠北一带的气候是冬季很长,基本上冬天能持续半年之久,而另外三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则比较短,因此本文中提到的装备多以冬天为主。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1)

蒙古军队的野战装备

蒙古军队为了适应在冬天的作战,他们的士兵每人都有一件毛料制成的肩衣,外面还披着一件羊皮外套御寒。在行军的时候,士兵们会随身携带着军粮,一般是大麦,用几个布袋子装着;除此之外还有盛饭用的锅、一布袋盐、一把锉刀、一把斧子、几根蜡烛以及一个针线包等。骑兵在行军的时候,会把他们的弓箭放在弓囊中,因为天气很冷不能总用手拿着,另外每一个骑兵还装备着两种箭:一种是普通的飞箭, 一种是专门穿甲的利箭。另外还装备着长/短枪、剑以及环刀,如果是护卫军,还会装备着盾牌,用来保护主将的。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2)

不仅仅将士们要戴盔披甲,他们的军马也会用皮革护住马身,在马的颈部还有一块软皮,软皮上面镶着防护的铁皮,可以保护马的脖子,马的头部则用薄铁皮或者青铜片保护。另外,他们的马匹上面还有系索和套索,可以用来拖挂马车的,当遇到一些复杂的地形时,可以用军马来帮忙拉车,比如那种泥泞的道路以及坡度比较大的地方。

在作战的时候,士兵们会穿着柳叶甲或者是用六层皮革制成的马罗圈甲,头上还戴着铁圈牌(是一种头盔);如果是攻城的时候,还会装备上拐子木牌(类似于护盾,可以用来防炮击)。小将领们还会装备上一面旗帜,这个是在战场上指挥部队作战用的,毕竟那个年代传令都靠吼,而在战场上人嘶马吠的,声音听不到只能打旗语。将士们装备上的金属部分,被要求随时擦油,以防止生锈,即使是铜也会有铜锈。蒙古军队所有的装备,它们的设计都遵循两个要求:一个是力求实用,不好看不要紧只要好用就行;第二个是要保证士兵的机动能力,你不能妨碍士兵的行动。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3)

蒙军军队的优势在于机动能力强,毕竟都是骑兵;再加上长期的游牧生活,基本上不需要专门的后勤部队,所以有着非常高的战斗力。成吉思汗作为他们的统帅,非常了解自己军队的优劣势,在作战的时候他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军队的优势,避免用自己的劣势去对付敌军;蒙古骑兵的长处就在善于骑射,机动性强,所以成吉思汗力求在野战中运用骑兵的优势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又因为骑兵不善于攻坚作战,所以成吉思汗会尽量避免强攻那些坚固的城池。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4)

但是,蒙古军队不善于攻坚作战的缺点很快就随着攻城利器的大量制造而改变,由于蒙古军队掠劫了大量的汉人工匠,所以蒙古军队建立了很多军器制造工厂,他们生产的这些攻城利器又被用于攻打那些坚固的城池。成吉思汗在西征攻打花剌子模的时候,蒙古军队就装备有“牛皮洞子”,这是一种攻城器械,可以掩护士兵接近城池,然后挖掘地道攻入城内;除此之外,还配有一些其它的攻城武器,比如能够向被围困的城池内发射石弹的抛石机。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5)

在灭掉花刺子模之后,成吉思汗又掉头伐金,在攻打汴梁的时候,由于汴梁(今开封)城池非常坚固,所以又让汉人工匠们发明制造了很多的攻城武器,比如石炮;蒙军在汴梁城的城外,安置了近百座石炮,这种石炮既可以发射石弹又可以发射带有火药的炸弹,然后蒙军利用这些石炮交替不停、昼夜不息的对汴梁城进行轰击,没用多久就攻破城池。所以在伐金国之后,成吉思汗灭更是非常注重使用汉人工匠,每破一城都会劫掠大量的工匠。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兵身体素质(成吉思汗是如何做到攻无不克的)(6)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次年成吉思汗以西夏没有履行盟约为由,领军从东西两路进攻西夏,此时成吉思汗已经64岁。在征讨西夏的途中,成吉思汗在围猎的时候受伤,此后一直高烧不退,只能停在六盘山休养,1227年的时候病逝,汗位由他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继承,也就是太宗。窝阔台即位后,蒙军的军力进一步壮大,装备也有了更大的改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