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童年(这是最好的孝顺)

青未了童年(这是最好的孝顺)(1)

文/王广才

我娘今年87岁,和许多老人一样,岁月的风霜已在她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满头白发,驼背,耳聋、走路蹒跚,看着母亲走路的样子,着实心疼。

但娘有不服输的精神,父亲去世后,一直自己独居,生活完全自理,有时到我们兄妹家,住不三天,就嚷嚷要回去,我们知道娘的性格,只能依她老人家。为此,给娘买了老年手机,有事及时联系。

如今娘老了,虽然不能再干重活了,却不闲着,洗衣做饭,收拾房间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当我们夸娘干净利落,娘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有一次,娘知道我们兄妹一起回家,蒸了两锅大包子,有肉馅,青菜两种。娘心灵手巧,面发得好,馅调得香,蒸得柔软,很好吃。我对娘说:“娘,你蒸的包子,比你儿媳妇蒸得好,太好吃了”。哥哥、妹妹、弟弟及嫂子,弟媳妇们也都说好吃。娘非常高兴:“好吃,都多吃,剩下的分开拿回去”。临走时,娘找出塑料袋,每家分了几个。看着我们离开家,娘满脸慈祥,笑得很开心。

过了一个星期,我一人去看望娘,一到家,娘说:“今天起个大早,你们都说包子好吃,我又蒸了两锅,走时多带点”。我瞬间泪目了,连忙说:“娘,发面、揉面、调馅、再到包、蒸,你多累呀“。娘却说:“累点怕什么,只要我能干,你们想吃什么,我都能做”。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有点后悔,一句赞扬的话,让娘受累了。吃着娘包的包子,满满的都是爱。当我提着一大包包子告別娘时,娘很高兴地说:“以后想吃什么给娘说”。

我和哥哥、妹妹,弟弟说起这事,他们也都感受到了。有时说煎饼好吃,娘就买好放着,有时说馒头好吃,娘就蒸馒头。让我们吃,让我们拿回家。我突然想起,有一年,曾经让娘买过小米,从此,娘年年都问我还要不要买;爱人曾说过吃笨鸡蛋好,娘多次买了等我们来拿。如果不拿,娘就生气,如果拿了,娘马上就有了笑脸。

我们商定,累一点的活,不让娘干,但轻活,力所能及的事,就让娘干点,让娘感觉到我们还离不开她。看望娘时,多陪聊天,耳聋听不准,我们就耐心多说几遍,不时向她请教问题,虽然我们早已知道结果。娘每次都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说,介绍认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且兴致勃勃,有时像孩子似开怀大笑,看着娘乐不可支的样子,我们也心里乐开了花。

后来发现,虽然娘也唸叨,坐时间长,浑身不舒服,干点活时间长了还腰疼,但老人精神状态很好。前几年,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这两年,虽然也有不舒服的时候,但吃点药就好了。

由此感到,孝顺不仅是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让父母有个好心情。让他们感到儿女们还需要自己,自己还能做事情,被需要既是一种幸福,也是晚年人生价值的体现。

做儿女的,要从小事着手,从细微着眼,让父母感到对儿女还有用,享受着被需要的幸福,从而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是最好的孝顺。

壹点号 云谷山人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