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种植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洋葱及其露地栽培技术)

洋葱及其露地栽培技术

1 洋葱的主要营养和保健功能

1.1 洋葱的主要营养成分

洋葱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营养食品。每100 g鲜洋葱中约含蛋白质1.0~1.8 g,脂肪0.2~0.5 g,膳食纤维 0.5~1.1 g,碳水化合物 5~9 g,钾147 mg,钠 4.4 mg,钙 40 mg,磷 50 mg 及硒、锌、铜、镁等,维生素 A 77 μg,维生素 B1 0.03 mg,维生素B2 0.02 mg,维生素E 0.14 mg,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硫化物、类黄酮等。

1.1.1 含硫化合物 洋葱中催泪的刺激性物质是洋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多种含硫化合物,其中二硫化丙烷含硫量占洋葱总含硫量的80%~90%,这些含硫化合物都是由烷基半胱氨酸硫氧化合物 (ACSOs)经蒜氨酸酶作用裂解形成的。洋葱组织损伤引起蒜氨酸酶水解ACSOs,产生亚氨基丙酸和烷基半胱氨酸次磺酸,前者自发水解,烷基半胱氨酸次磺酸参与的自发反应中生成一系列产生气味的主要化合物,并最终形成一个含50多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2]。

1.1.2 黄酮类化合物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尤为丰富,经研究表明,与其他62种蔬菜相比,洋葱叶子中总黄酮含量是最高的[3],主要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和花色素类等,主要集中存在于鳞茎中,在叶和外皮中小量存在[4]。目前已经从洋葱中分离出16种不同的黄酮醇,包括异鼠李素、山奈酚、槲皮素和它们与葡萄糖组成的糖甘配基、糖基化衍生物等[5]。

1.1.3 甾体皂苷类化合物 洋葱中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大部分存在于鳞茎中,其中包括螺甾烷醇、呋甾烷醇与葡萄糖、鼠李糖等组成的单糖苷至多糖苷[6]。

1.1.4 蒜氨酸酶 洋葱中的蒜氨酸酶主要存在于洋葱鳞茎液泡中,其最显著的作用为防虫杀虫,另外其在因硫缺失条件下ACSOs中硫的再动员中发挥作用,土壤低含硫量时该酶活性增强。

1.1.5 前列腺素类 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种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类是一类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激素类化合物。

1.2 洋葱的保健功能

1.2.1 抑菌抗肿瘤 洋葱含有杀菌力强的蒜辣素和抗氧化的微量元素硒,有效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还有助于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其含有的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抵制损害正常细胞的活性物质,在抗癌抑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洋葱提取物对消化道的细菌有选择性抑制作用[7]。

1.2.2 预防心血管疾病 洋葱所含的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压、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8]。

1.2.3 降血糖、血脂 1932年至今,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洋葱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和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其主要起作用的物质是洋葱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含硫氨基酸等物质[6,9,10]。

1.2.4 其他作用 洋葱有治疗维生素缺乏症的作用,特别是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和重金属中毒等;洋葱所含谷胺酰多肽能制止人体矿物质的流失;日常生活中,洋葱还可用来防治失眠、治疗感冒、咳嗽等,随着对洋葱的深入研究,洋葱成为名副其实的功能保健食品

洋葱种植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洋葱及其露地栽培技术)(1)

2 洋葱的露地栽培技术

2.1 播种育苗

2.1.1 种子选择 主要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强、商品性好、长日照反应不敏感的品种。江苏地区主要采用红绯F1、红圣F1、紫阳等优良品种。

2.1.2 适期播种 洋葱播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温度、光照和选用品种的熟性而定。江苏地区一般在9月 10~20日播种,苗龄掌握在 50~60 d。

2.1.3 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2~3年未种过葱蒜类的地块。前作收后及时浅耕细耙,施足基肥,做成平畦。一般每亩苗床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 000~3 500 kg,将50%辛硫磷乳油400 ml加麦麸6.5 kg,拌匀后掺在有机肥上防治地下害虫。然后翻地使土肥混匀,耙细、整平、做畦。在畦内每亩施入磷酸二胺40~50 kg、硫酸钾25 kg。采取高畦育苗,畦面宽1.2 m,畦墒宽0.3 m,做好畦后踏实,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播种。定植1亩大田洋葱需育苗 60~75 m2。

2.1.4 播种方法 播前用50℃温水浸种10min;或用50%福美双、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重0.3%进行药剂拌种。将种子掺入3~5倍的细土,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覆盖0.8~1.5 cm厚度的细干土,在畦面上覆盖地膜。1 m2苗床的播种量一般控制在2.5~3.0 g。

2.1.5 苗期管理 一般播种后7 d开始出苗,待60%以上的种子出苗后,于下午及时撤除地膜。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在“拉弓”(幼茎长到4 cm左右植株子叶呈成弓状绷紧)和“伸腰”(子叶上半段将下半段连同种皮拉出地面)时,绝对不能缺水。在定植前15 d左右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苗期一般不需追肥。若幼苗长势较弱,每亩苗床结合浇水施用磷酸二铵5 kg[11]。

2.1.6 壮苗标准 洋葱壮苗标准因品种、育苗季节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株高15~18 cm,假茎粗0.6~0.8 cm,具有 3~4 片叶片,苗龄 50~60 d,植株健壮,无病虫害。

2.2 合理定植

2.2.1 施肥、整地、做畦 中等土壤肥力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3 000~4 000 kg、磷酸二铵 15~20 kg、尿素 5~10 kg作基肥。 施肥后整平耙细,做成幅宽1.5~1.8 m平畦,整平畦面,浇足底水,每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50 ml或33%二甲戊灵乳油100 ml对水50 kg,全田均匀喷施防治杂草,然后覆盖地膜压实。

2.2.2 定植时间 江苏地区一般在11月中下旬定植。

2.2.3 定植密度 洋葱的定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幼苗大小来定,一般为株距15~16 cm,行距15~18 cm,每亩可栽植 23 000~29 000 株。

2.2.4 分级选苗 定植时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大小均匀的苗,起苗后按幼苗大小分级,剔除病苗、弱苗、伤苗、假茎直径超过0.9 cm或低于0.4 cm的幼苗,按大小苗分别定植。

2.2.5 定植方法 定植前将幼苗根部剪短到2 cm,然后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蘸根。定植时按幼苗大小级别分区栽植。先按株、行距打定植孔,再将幼苗栽入定植孔内,定植深度以埋住茎盘、不掩埋出叶孔为宜。

2.3 田间管理

2.3.1 浇水 洋葱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定植到越冬,气温低,生长慢,应适当控制灌水,以中耕保墒为主,土壤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第二年返青后及时浇返青水,促苗返青生长。早春叶部生长盛期浇水不宜过勤,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10 d浇1次水。鳞茎开始膨大时,应适当控水蹲苗,蹲苗期10 d左右。蹲苗后,鳞茎开始膨大,是追肥灌水的关键时期,浇水宜勤,以早晚灌为好。收获前8~10 d停止浇水。

2.3.2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分期追肥。返青时结合浇返青水每亩追施硫酸铵10~15 kg、过磷酸钙20~30 kg。返青后,植株进入叶旺盛生长期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追施硫酸铵各15~20 kg。返青后50~60 d,鳞茎膨大期随水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 kg,间隔15~20 d再追施一次。鳞茎膨大盛期,根据需要适量施肥。最后一次追肥时间,应距收获期30 d以上。

2.3.3 摘蕾、劈薹 洋葱在春季生长过程中常出现先期抽薹的现象,生产中常采用摘蕾和劈薹的方法,以促进侧芽分化,获得一些产量。根据山东、天津部分菜农的经验,从基部摘薹不如早期将花茎顶部的花苞摘除,以免养分浪费。还有采用劈薹法的,将花薹从上到下劈成两半,以促进侧芽生长,将薹茎挤到一边,最后形成较为充实的鳞茎。吉山花瑶

2.3.4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化学防治技术。生长期间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防治紫斑病,用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嗯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40%嘧霉胺乳油1 000倍液或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 200倍液防治灰霉病。葱斑潜蝇成虫发生初盛期和幼虫潜叶为害盛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防治。

洋葱种植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洋葱及其露地栽培技术)(2)

2.4 采收

洋葱鳞茎充分膨大,假茎颈部松软,地上部管状叶自然倒伏,大部分植株第1~2片叶枯黄,第3~4片叶的尖端部分变黄即可采收。收获应选晴天,收获时连根拔起,整株放在栽培畦原地晾晒2~3d,摆放时用前排叶片盖住后排葱头,待葱头表皮干燥,茎叶柔软时编辫,于通风良好的防雨棚内挂藏;或于假茎基部1.5 cm左右处剪除地上部假茎,在阴凉避雨通风处堆藏。在收获和贮藏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葱头。

洋葱种植技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洋葱及其露地栽培技术)(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