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国不打击索马里海盗(昔日猖獗的索马里海盗)
2011年,俄罗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奔赴亚丁湾。
就在不久前,一群海盗刚刚将“莫斯科大学号”油轮洗劫一空,俄罗斯驱逐舰此行肩负着重要的救援任务。
俄罗斯战斗直升机和快艇迅速地逼近胆大包天的索马里海盗,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一名海盗被击毙,剩下逃的逃、伤的伤,丧失了任何战斗能力。
救援任务完成后,俄罗斯海军将所有的海盗扔在了一艘皮划艇上,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俄罗斯海军之所以如此“冷酷”,和2011年发生的海盗袭击俄罗斯军舰事件有着莫大的关系。
据国际海事局统计,当年全球共发生海盗袭击事件439起,其中45艘船舶被劫持,176艘船舶被海盗登船,113艘船舶遭受海盗武器攻击。
这40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中,竟然不乏海盗对军舰发起的攻击,俄罗斯就是一名“受害者”。
早在2006年,索马里海盗就曾把目标对准了美国军舰,不顾实力差距发动袭击,结果仓皇败逃。
自此之后,海盗袭击军舰事件频发,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的军舰都曾被海盗们当作“盘中餐”。
那么,海盗“劫持”军舰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海盗们为何敢如此猖獗?
(海盗)
一、海盗与美英海军的交锋在2006年3月,美国的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亚丁湾海域遇袭,悍然发动袭击的人正是索马里海盗。
不知是索马里海盗英勇无畏,还是“不知者无畏”,竟然没有认出这艘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巡洋舰。
1904年12月,罗斯福在年终呈交给国会的咨文中强调:
“在任何名副其实的海军中,主要的依赖必须来自巨舰、铁甲和重炮。”
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正是美国海军的巅峰之作,它依赖于复杂而昂贵的船体、发动机、装甲和火炮,其实力在当年傲视全雄。
小布什对于这一战列舰赞不绝口,称其“无惧于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面对着这样一艘“超级战舰”,所有发动袭击的海盗要么被击毙,要么被活捉下狱,有眼无珠的他们显然是付出了代价。
自感受到挑衅的美国人决定要给海盗们一些颜色看看,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2007年的1772号决议第一次将索马里海盗纳入讨论的决议。
但是,当时索马里海盗问题还处于爆发前的“酝酿”期,安理会在索马里的工作重点是解决索马里的内部冲突,对于海盗问题仅是简短地表示关切、并鼓励有能力的国家“注意”该区域动态。
因此,海盗们尽管刚刚大受打击,但是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在意,他们又日渐猖獗,甚至创造了令英国海军颜面扫地的“钱德勒夫妇”事件:
2009年10月23日,游艇“林恩对手号”驶离塞舌尔维多利亚港,向坦桑尼亚进发,在行驶了约60海里后,遭遇海盗劫持,游艇上的游客自此开始了长达388天的囚徒生活。
小型游艇“林恩对手号”的主人正是英国的钱德勒夫妇,两人的计划是乘坐该船环游世界。
到达塞舌尔港后,钱德勒夫妇意识到他们将经过索马里海域,可能会有遇袭的风险。因此,他们事前做了一些防范海盗的准备。
譬如,他们设计航行路线时绕过了电台报道的海盗出没区域,按照建议只在距离索马里海岸700海里之外的地方行驶。
此外,根据已有的海盗劫持事件的报道,他们选择了海况非常不适合海盗在海上“作业”的一天启程。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准备和努力在一群装备了AK47的海盗面前徒劳无功。
在大约凌晨2点左右,海盗乘两艘快艇接近了“林恩对手号”,游艇本身的引擎声遮盖了海盗登船的声音。在十几个武装海盗的包围下,钱德勒夫妇被劫持了。
同年10月26日,正在亚丁湾执行联合海上巡逻任务的英国皇家军舰辅助舰“海浪骑士号”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全速驶向塞舌尔海域。
“海浪骑士号”吃水315000吨,船上配有75名隶属英国海军的民兵,以及25名英国皇家水手和20名专门负责登船战斗的皇家海军部队人员。
(英国军舰)
同年10月28日晚,“海浪骑士号”发现了正在赶往案发地给海盗“支援”的海盗船“卡塔瓦号”。
为了使“卡塔瓦号”停止前进,“海浪骑士号”紧追不舍,并将两船距离拉近到100米之内,然后通过探照灯的扫射示意。
在确认以上两项行动并没有产生效果后,“海浪骑士号”开始向“卡塔瓦号”发射直径为30毫米的炮弹,以进行军事威慑。
然而,海盗船“卡塔瓦号”的回应则是关闭船只的照明灯,并且使用他们的小型武器回应海军的炮弹。
在短暂的交火后,考虑到人质的安全,“海浪骑士号”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只是保持着相对接近的距离观察着现场的状况。
不久,被劫持的“林恩对手号”出现在了海军视野里,海盗船“卡塔瓦号”也停了下来,以方便海盗将被劫持的钱德勒夫妇转移到该船上。
(海盗)
据美联社报道,在人质转移的20分钟里,“海浪骑士号”上的海军眼睁睁地看着钱德勒夫妇从一艘小艇上被送上了前来接应的“卡塔瓦号”内。
“海浪骑士号”曾两次上报他们已经做好军事行动准备,直升飞机也在一旁等待命令,但是两次都接到不得进一步攻击的明确指令。甚至当钱德勒夫妇被从小游艇转移到大货船上时出现时,“海浪骑士号”依然没有收到行动命令。
“卡塔瓦号”接应到海盗伙伴和人质后,转道加速向索马里海岸驶去。
根据后来披露的信息,“海浪骑士号”并没有立刻尾随,而是停在原地等候了整整两小时,直到英国皇家护卫舰“HMS 坎伯兰号”赶到现场。
然而为时已晚,装载着一船海盗和钱德勒夫妇的“卡塔瓦号”已经距离他们太远,此次军事行动宣告失败。
事后不久,一位“海浪骑士号”上的匿名船员透露给媒体,这艘军舰辅助舰在双方交火以及转移人质的过程中,一度距离“卡塔瓦号”仅有15米。
(英国军舰)
这一报道立刻激起了大量的批评。
英国媒体甚至表示:如果英国海军“不能在公海上有效地保护本国公民的利益,那么很难看出它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经此一役,英国海军颜面扫地,而海盗则是士气大振,自认为有了叫板军舰的底气,继续“为非作歹”。
二、猖獗的海盗成功从英国军舰面前逃脱之后,海盗们摩拳擦掌,想着军方不过如是,就要“干票大的”。
在短短3个月后,乌克兰运输舰“法伊妮号”便遭海盗劫持,船上载有33辆俄罗斯产的主战坦克、榴弹发射器以及相关武器弹药等武器装备。
一番激战之后,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各有伤亡,最后以海盗们主动撤退而告终。
此战之后,海盗大有如日中天之势,世界各国也开始愈发重视海盗问题。
2009年的联合国1918号决议认定,索马里海盗已经影响到该区域其他国家的局势,成为了一个重大区域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联合国决议认为:
近些年来,索马里海盗队伍不断发展,由几十人发展至上千人,在队伍人数扩大的同时,海盗装备不断更新,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投降的海盗)
早期,索马里海盗使用的工具有帆船、木船以及杀伤力低的轻武器。
发展至2009年,收入的赎金使海盗具有购买先进武器的能力,因此装备的武器大幅度更新,如全球定位系统、重型机枪以及高速快艇,甚至装备了防空导弹以对付武装直升机。
尽管海盗“鸟枪换炮”,实力也随之水涨船高,但是联合国的重视无疑是给各国商船吃了一记定心丸。
然而,海盗们却是毫不收敛,甚至是顶风作案。
2009年末,海盗们将目标放到了一艘法国补给舰“雪月号”上,这群海盗刚刚在乌克兰军舰上占到了便宜,但是他们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只是在数海里之外默默地跟着。
虽然海盗们配备了导航系统、卫星通讯系统、肩抗式火箭弹等较为先进的装备,但是,他们显然是没有预想到军用雷达的威力有多大。
这群海盗跟踪了短短15秒后,就被“雪月号”所察觉,军舰上搭载的P-3C侦察机迅速起飞,拦截这批亡命之徒。
值得一提的是,P-3系列反潜机是当年应用于反潜战、打击陆地和海面目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维护成本十分高昂。
(P-3C反潜机)
在这般精锐武器的面前,海盗们只好抱头鼠窜。
但是,这些“记吃不记打”的海盗们又把目标对准了德国海军的补给舰。
这一次,海盗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海盗指挥官驾驶着有远航能力的母船,在远处遥遥观望,而海盗士兵们则是驾驶着有攻击能力的数艘高速快艇,射击德国补给舰,甚至想要逼停它。
接近这艘德军补给舰后,海盗们还想使用长梯、绳索等登船将船员劫持。
但是,日耳曼民族岂是浪得虚名的?一通猛攻过后,这些海盗们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不过,和俄罗斯的军舰比起来,这些交火只是小打小闹,真正的阵仗还得看俄罗斯。
三、俄罗斯人与海盗2011年,索马里海盗将目光瞄向了俄罗斯的某艘军舰。
这一次,海盗们改变了零星出击的作战方式,而是以海盗母船做基础,集中6艘配足了武装人员的快艇同时出击。
(俄罗斯军舰)
其中,2艘快艇专门负责警戒、分散俄罗斯军舰的注意力,人为地制造“虚假”求救信号以扰乱军舰的焦点与视线,剩余的快艇则集中攻击目标船只。
索马里海盗们甚至掏出了RPG火箭筒,向着俄罗斯军舰喊话,大喊:“停船!”
而俄罗斯军舰则是直接用火箭炮回击了这些不自量力的海盗,将他们打得狼狈不堪。
更为解气的是,俄罗斯士兵们将投降的海盗绑住手脚扔在了快艇上,让他们被太阳一直暴晒。
而对于那艘堂皇逃窜的母船,俄罗斯则是追击了硬生生地追击了数十海里。
此事之后,时任俄罗斯外长表示,为维护和确保俄罗斯军舰海上航道的安全,有意向索马里派遣海上舰艇,并愿为此修改相关法律。
同年,在中国舰队赴亚丁湾护航后,俄罗斯外长即刻讨论并着手派遣海上舰艇等事宜。
翌年,俄罗斯政府决定在位于亚丁湾西岸的吉布建立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军事基地,包括侦察机跑道和成员住房等设施。
(亚丁湾护航)
6个月后,侦察机部队的驻留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鉴于吉布提地处欧、亚、非三洲战略交通要冲、稳扼红海进入印度洋之咽喉的重要战略位置,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俄罗斯在吉布提建立军事基地的举动。
吉布提作为法国昔日的殖民地,国内几千名法国军队成员长期驻扎;
自“9·11”事件后,美国为打击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也大量入驻吉布提,并超过法国驻扎规模,此外日本及欧洲大国都在布提选址建立基地;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吉布提当作了打击海盗的“桥头堡”。
除此之外,俄罗斯不断研发并创新了识别系统、导入系统等,以及时发现并防范海盗的劫持活动。
如“莫斯科之门”报警装置,这是由俄罗斯邮船公司研发的报警装置,主要由钢丝、报警器和泛光灯组成。
当海盗将登船抓铆抛到船上时,与沿甲板拉紧并和镜子连接的钢丝就会受到牵拉或被割断。这时,镜子发生移动并切断光学线路,进而出发警报器,并自动打开中板上的泛光灯,让海盗无处遁形。
俄罗斯国家宇宙研究中心还研制了可以全天候使用的系统,一天内可以最多更新24次船舶的情况。
俄罗斯舰队还不断对驱护舰进行改进,完善舰只的全向观察系统,从而确保其观察到任何方向靠近舰体的空中、水面、水下的运动物体,同时在舰内加装各长达两米的两条原木,以备遇袭后迅速补洞之用。
俄罗斯这是真刀真枪地要和海盗们斗上一斗,因此才舍得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打击海盗的战役是一场非对称战争。
索马里海盗凭借广阔的活动区域和游击战的作战方式以躲避各国军舰的护航及围剿,使其疲于奔命;
另外,海军的军事打击也存在招致海盗报复性暴力行为的可能。
于是“派驻更多军舰——加大打击力度——海盗依然猖狂”的困局在索马里海域继续蔓延,无法得到根治。
这些海盗们无论是面对商船还是军舰,都有着一种“打一打、抢一抢”的想法,可谓是嚣张至极。
那么,海盗为什么这么猖獗,连军舰都敢袭击呢?
四、海盗为什么这么刚?海盗之所以能如此猖獗,离不开严密的分工和巨额赎金的诱惑。
海盗群体由以下几种基本“工种”构成:
首先是负责掌控海盗船只、追踪目标商船的船员。
其次是负责武力登船、实施抢劫、看守人质和船只的武装和警卫人员。
然后是负责筹备任务、谈判赎金、指挥行动的管理人员。
以上几种都被称为“底层士兵”。
最后那些从不在海盗犯罪行为中露面的是“投资人”或者“海盗企业家”。
就拿最著名的索马里海盗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索马里海盗行为可被理解为一种“商业模式”,而这些“海盗企业家”们,是该商业行动的计划、筹备和投资的发起人和策划人,如早期海盗首领的有穆罕默德·阿卜迪·哈桑、法·阿卜杜拉希默罕默德等等。
在2005年4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有179艘船在索马里海岸和非洲之角地区被劫持,索马里海盗共“赚取”了超过40亿美元的赎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索马里海盗们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艘可能带来收入的船只,尽管它可能是一艘军舰。
此外,索马里海盗之所以能够对海上运输、贸易行业和区域经济造成如此之大的危害,关键就在于索马里海盗拥有稳定的陆上行动基地,这些基地能够为劫持来的船只和人质提供停靠的港口和关押地点。
联合国秘书长曾表示:
“海盗行为并不仅仅是该地区武装组织业务的延伸,民兵设置路障、敲诈勒索和绑架索取赎金一直都是索马里帮派和民兵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美国和平基金会发布的“脆弱国家排名”,索马里在2007年到2017年10年间,始终位于“脆弱国家”排行榜的前两位。
索马里长期处于各方势力割据,各自占山为王的局面。
此外,索马里是一个氏族制度非常严格的国家,氏族长老被看作是当地社区的最具合法性的代表。
这些因素造成了其境内独特的政治生态,使得海盗行为日益猖獗。
据法新社报道,在索马里中部的一些海盗窝点,劫持来的船只必须按数量给当地势力交付“停靠费”,这些势力包括地方政府人员、当地商业大佬、当地军阀甚至青年党。
因此,种种因素的加持下,索马里早已形成了浓厚的“海盗氛围”,甚至敢于向军舰发起攻击。
结语:
古语有云:“欲令其亡,先令其狂。”
敢于袭击军舰的的海盗无疑是过于猖狂了,而他们在各国军舰的打击下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此外,联合国还帮助索马里加强警备能力的建设,位于索马里博萨索的港口警察总部建设在2016年年底已初步竣工,相应的培训中心的建设项目也开始启动;
而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索马里海岸线上海盗“基地”已由其全盛时期的3000多公里长的土地,缩减到如今约150公里的狭长地带,这就是各国海军和索马里各个地方政府在岸上打击海盗拔除其窝点的努力带来的结果。
如今,海盗袭击军舰的新闻越来越少,但是攻击商船的新闻却是屡见不鲜。
而唯有真正地稳固一国的经济,才能使得这些海盗回归陆地,安心谋生,“海盗”这一职业才有销声匿迹的可能。
参考资料:《海外媒体:索马里海盗让世界动怒》 新华网
《官员与海盗在一条船上》 南都周刊
《德 400 年来首次审判海盗索马里政局动荡致海盗猖獗》 新华网
《索马里海盗现状及预防措施》 张飞成 大连海洋大学航海与船舶工程学院
《关于军民联防反索马里海盗的几点思考》 栾法敏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俄罗斯海军舰艇前往非洲角斗海盗》 Interfax: Russia & CIS Military Newswir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