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拿的是扇子还是书(诸葛亮手里的那把扇子原来有玄机)
诸葛亮手里有把羽毛扇,春夏秋冬不离手。提起这把羽毛扇,来历可不小。
原来,在离南阳三百里外的宜都城西南,有座大山,山头的形状,像一只欲飞的山鹰,面朝东北,名叫鹰子石。 传说东汉末年,有一只大鹏鹰子鸟来此落窠, 后变化成精。每到春天,这方圆百里的麦苗,都要被它吃光,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鹰子鸟吃过麦苗之后,就北潜到南阳,饮酒作乐,三日一醉,到冬天方回。
就在鹰子鸟成精作乱之时,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由琅琊来到南阳。他白天在卧龙岗耕田种地,夜晚在草庐里读经攻史,生活虽较清苦,但是乐在其中。他叔父喜欢喝一点酒,诸葛亮每日劳动之后总要设法到隆中酒店去打酒,时间一长,诸葛亮从经常来店饮酒的客人中,认出了两个异人。这两个人,一个姓金,名大鹏;一个姓邬,名三贵。他俩“异”在何处呢?
一是他们三日必来, 每来必醉,准时得很。二是他们从来不付酒钱,店里也从没向他们索取。这还不算,有一次,诸葛亮来店里打酒,已是掌灯时分,伙计们正卤鸡炸鱼为第二天的生意做准备,便请他稍等了片刻。诸葛亮闲着无事,便到院子里去散闷,只见东边一个小阁里,灯火明亮,异香扑鼻。这座小阁的建筑精巧雅致,里面的陈设也非同一般,什么金杯玉盏,银盘银壶,尽是世上少有之物。
诸葛亮来到窗前,往里一瞧,原来是金大鹏在里面喝醉了,伏在桌上睡觉,只见一颗通红发光的珠子在他口中滚进滚出,把个诸葛亮看呆了。半天,他才悄悄走开。以后, 这样的怪事,又被他看到过三四次。
有一天晚上,诸葛亮打了酒出店,看见前面踉踉跄跄地走着一个人。诸葛亮赶忙上前一看,见是喝得酩酊大醉的邬三贵,就搀扶着送了一程。邬三贵知道诸葛亮日耕夜读于卧龙岗,满腹经纶,谈吐不凡,是一位贤才,所以很愿意亲近他。
路上,诸葛亮就把久藏在心头的疑问提出来,问他:“金大鹏喝醉了,为什么会吐出红珠子? “这—你怎么晓得的? “是我亲眼看见的,不止一次了。”“ 啊!”邬三贵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经诸葛亮再三催问,邬三贵没法,才对他说出真情。
原来,这个姓金的,就是大鹏鹰子鸟变的。 那颗口中的宝珠,已经炼了三百年,一旦修炼成功, 可以呼风唤雨,通天晓地,法力无穷。但炼珠就要吸吮万亩春麦生长的精汁和千担秋谷酿成的酒浆, 还要“一夜醉酒两日眠,双翅轻摇三更天”。所以每隔三天,他就来到隆中,喝一夜酒,鸡叫之前,还巢修炼。这颗红宝珠只有在醉酒之后,才会在他口里滚进滚出。一般人看不到,能见到的绝非凡夫俗。
诸葛亮听后,暗想:大鹏鹰子鸟要修仙成精, 不惜耗去这么多春麦生长的精汁和秋谷酿成的酒浆, 岂不害苦了百姓?便有心要收取那颗宝珠。如何“破”法呢?
聪明的诸葛亮回到草庐,立即想出了一条妙计。他砍来一节紫荆竹,做成拐杖将里面的竹节打穿,灌进石灰,下头钻几个小眼准备停当,他就计算着“一夜醉酒两日眠,双翅轻摇三更天”的时间。
三天之后,果然金大鹏又来到隆中酒店,在东小阁里喝得酩酊大醉。诸葛亮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紫荆竹拐杖给了他。鹰子精不知是计,就拄着紫荆竹拐杖回去了。他一拄一拄地走着,那拐杖内灌的石灰便一点一点地漏了出来,一路上留下了灰记。
诸葛亮清早起来,就沿着石灰印迹,一直向西南追寻。他爬坡上岭,过桥翻山一口气赶了三百里,来到宜都城西南一座大山的危岩上,终于找到了鹰子精的老巢。金大鹏正醉得不省人事,那一颗闪闪发亮的宝珠,从他嘴里吞进吐出,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诸葛亮忽地一下,就把那宝珠抓到手里。 鹰子精顿时惊醒,见宝珠被夺,三百年的道行已经 消失,无力抢回宝珠,就泼剌剌翻了个身,现出原形,大叫一声,当即气死了。
诸葛亮回到南阳,邬三贵又指点他:“那鹰子鸟身上的羽毛,万万不可小看,那是它修了多年的记事本子。得了它,就可以触类旁通,料事如神。”诸葛亮依计而行,把鹰子鸟身上的羽毛拔下来,做成羽毛扇,拿在手中。
那鹰子鸟的羽毛被诸葛亮拔走了,就化成了石头,所以宜都的人们就给这块山石起名叫“鹰子石”。从此,鹰子石的周围,春天不再闻鹰叫,春粮年年长得好。至今,宜都还留下石迹 坡、石字岭、石灰桥、石柱山等地名。这些地方, 就在当年诸葛亮寻找鹰子精时走过的路上。
据说,诸葛亮自从得了羽毛扇之后,果如邬三贵所说,灵窍大开,因此他十分珍惜这把宝扇。你看,从隆中对、烧新野、战赤壁、得荆州、取西川定汉中,直至五路退兵、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不管调兵遣将,还是夺关取城,他手里这把羽毛扇总是寸步不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