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策略与技巧(高考教学与备考的几个基本策略)
江苏 华义平在新课程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高考教学与备考不仅要有新的理念、宏观视野,也要富有智慧和策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考复习策略与技巧?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复习策略与技巧
江苏 华义平
在新课程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高考教学与备考不仅要有新的理念、宏观视野,也要富有智慧和策略。
一、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追求。我们以为,要正确处理好高考教学与备考的关系,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其关键在于: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追求。这不仅是高考升学竞争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应有的责任使然。高考固然不是面向所有学生的,高考的重要功能是甄别和选拔,它主要是面向优秀的考生,对于中等以下的考生,则着眼于准确的“淘汰”。但教学却要面向全体,讲究“全员性”,使每一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具有合格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
学生之间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无法也不应回避,我们理应尊重这个个体差异,既面向全体,恪守“有教无类”,又谨遵“因材施教”,重视分层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在整个高考备考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力争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都有提高,都能合格。
二、遵循规律,切实提高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考复习要遵循规律,这是备考致胜的先决条件,所谓遵循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要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比如文科要重视阅读积累,扩大知识背景,培养语感,而理科重在锻炼思维、提高解题技能。前者应在阅读、积累、感悟和熏陶上做文章,要求学生多走进经典,多关心时事,多积累生活;后者则应在科学地练习训练上花工夫。
二要遵循认知规律。比如进入二轮复习阶段,应对照《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以及《考试大纲》(虽然今后不会有高考《考试大纲》,但前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仍是目前高考复习备考的一个很好的标准参照)的考点要求,作专题定向,重点突破,并适当拓展深化。它有别于一轮复习的知识梳理和构建,更不同于以综合训练为主的三轮复习。其训练应以考点专题为特征,并力求形成系统的序列训练体系,适当穿插综合练习,而不可将训练重心偏移。能力的形成有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早的综合训练是速成,无异于拔苗助长,有违认知规律。
三、统筹兼顾,重视学科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高考好比团体赛,靠单项冠军无济于事。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以提高整体效益。作为老师,各门学科的复习用时要有效控制,力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效益,而不能过于学科本位,占用其他学科时间,甚至以冲击其他学科的教学为代价,这不利于整体效益的提高。就考生而言,对劣势学科要常抓不懈,在弥补薄弱学科缺陷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持个别优势学科态势,防止顾此失彼,以致差的学科补上来,好的学科却掉队了。“木桶理论”给我们新的启示是,不仅要补短板,与此同时,也要提高长板的高度,也就是说劣势学科要提高,优势学科也要进一步提升。
四、智慧博弈,找准学习的最佳发展区域。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老师们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一个准确判断,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突破性目标要有一个合理定位。不同学生,不同学科,在高考考查内容涉及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往往不同,要学会抓问题的关键,抓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以求突破。
高考备考,也要讲点辩证法,这就是善于抓主要矛盾。比如对偏向文科的考生而言,通常是数学上的问题;而对擅长理科的考生来说,则往往是语文学科上的缺憾,因此两者需着重努力的方向不同。又比如,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各门学科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知识的薄弱环节乃至缺陷,在临考前,完全弥补和完善这些薄弱环节也许勉为其难,要决胜高考,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决策,合理取舍,重点攻克那些能大幅度提高考试分值的学科的薄弱环节,以求效益的最大化。
五、诊断矫治,务必落实到位。高考备考离不开训练,训练是教学备考的一种基本形态。在平时组织学生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训练的强度、频率和节奏,大量地练、反复地练和快节奏地练,而忽视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诊断、矫治和反思。诊断是为了发现问题所在,矫治是解决问题,反思则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走出训练误区。而这些方面恰恰是高考成绩有效提升乃至突破的关键。
要重视问题的有效诊断,在备考的每次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做错的题进行归因分析,弄清错在何处。是概念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还是方法性错误,抑或答题规范性错误?为何错,又如何走出误区。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力求纠错到位。必要时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训练,通过强化训练,解决存在问题,克服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从而提高解题技能。同时,注意收集错题,整理好错题笔记,以便把它作为考前复习的必修内容,温故而知新。对复习备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需要求学生自觉地深入地进行反思,反思的深度往往决定学习质量提升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19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