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2)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3)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4)

1950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并在国内上映的苏联红色电影《乡村女教师》曾经感动了一代人。影片讲述了女教师瓦拉卡拉放弃了居住在繁华都市的安逸生活,到西伯利亚去做一名支教老师的故事,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女性在树人立业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事业。当时很多年轻人在看完电影后也深受感召,去到边远地区支教。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5)

这部电影放映后的两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8年2月,教育部、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全国扫除文盲协会召开了扫盲先进单位代表会。一个群众性的扫盲高潮很快形成。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6)

五十多年前灌县的龙溪公社,可不是如今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64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当年的龙溪可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山地多乱石土质瘠薄,俗有“九石抬一土”之称。由于地多人少,劳动力十分缺乏,儿童大多要在家做一些辅助劳动。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7)

当地除了孩子不识字外,大人基本上也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甚至一些会计记账的方式都是最原始的结绳记事。为了解决当地社员的识字问题,当地政府可是挠破了头皮。最后没法子了,向社会广发英雄帖,大意是「为了解决龙溪的教育问题,有没有人能自愿去龙溪山深处当老师」,并且还在最后标明了条件:高中毕业、未婚、限女性。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8)

这样严苛的招聘广告,在现在看来是很少有人会去应聘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教学环境艰苦,当年龙溪山可是“六山三坝一分水”的偏僻小镇。另一个就是让这些知识女青年放弃相对舒适的生活,到山里面过着吃着玉米馍馍的日子,不管是放在哪个年代,父母都是放心不下的。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9)

可没想到,过了没多久龙溪公社就迎来了第一位女教师,王直如。1963年秋,当王直如背着行李,走了一整天山路,到了这个连黑板、课桌都没有的教室, 她的内心很是纠结的。在这个连书籍都没有的地方教书,会有成果吗?但看着这些乡亲和孩子们一脸的期待,王直如的心软了。

教室里没有教材和课本,王老师就以歌代文,教孩子们唱儿歌;没有黑板,就拿树枝在土地上写写画画。就这样,第一所耕读学校在大山里办了起来。

王直如除了白天教两个年级21个孩子的学生班,晚上还开设了教15个社员的成人班。一些老年人也想识字读报、学毛选,于是又抽时间办了老年人的识字班,利用田间、地头歇息教大家识字。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0)

为了教学,十位老师通常都要翻山越岭去教室

而在这之后,龙溪群山里的“耕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来出来,在继王直如之后又有九位姑娘相继进了深山,徐安秀、马晓章、田月英、秦玉容、雷宪秀、李华清、秦桂蓉、刘慧如、刘素清,这群姑娘就像电影《乡村女教师》里的卡拉瓦拉的坚守西伯利亚一样,用自己无悔的青春和汗水把知识灌溉在贫瘠的龙溪群山。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1)

十位姑娘到龙溪山办学

回望那个大时代,中国人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而正是因为这些年轻教师付出的努力和青春,新中国才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让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十多年间让一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2)

1975年3月8日,新中国邮票史上首次出现乡村女教师的形象

五十多年前到龙池镇山区办学扫盲的十位年轻女教师用文明的火把赶走了蛮荒,把知识和教育的带到了山村。她们似水的年华献给了莽莽青山,她们无悔的青春也留在了崇山峻岭。自从她们来到这里,朗朗书声就再也没有离开…

十女艰苦创业,筚路蓝缕;

十女耕耘不辍,薪火延绵;

十女继往开来,弦歌永续。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3)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4)


温岭育人小故事(十女办学无悔青春)(15)

主办:都江堰市新闻中心

主编:赵龙魁

执行主编:张 伟

责任编辑:王 绯

值班编审:云朝清

编辑:周鸿雁

来源:东周社

©每日都江堰•DNC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