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桂林山水旅游攻略(桂林山水之旅)
小学课文《桂林山水》中,那优美的山水画卷镌刻在儿时的脑海里,我至今记忆犹新。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那年盛夏,我有幸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
到桂林已是夤夜时分,扑面而来的是酥润的雨丝,尤其是满城弥漫的桂树清香,沁人肺腑,凉爽惬意。伴着一天的车马劳顿,很快进入了湿漉漉的梦乡。
我们都成了“狗肉”
翌日,一行87人分乘三辆旅游巴士浩浩荡荡出发了。导游是一位青春活泼、口齿伶俐的桂林姑娘,讲解调皮逗人:“各位狗肉,欢迎大家来到桂林!”她的开场白让旅人一头雾水。泱泱华夏的方言民俗真是纷繁芜杂,原来桂林人称呼最亲密的朋友为“狗肉”。 老朋友叫“老狗肉”,新朋友叫“小狗肉”,于是,我们都成了“狗肉”。
本着好奇,探究“狗肉”称谓的源渊,在此撮合三说。一为汉高祖刘邦与以卖狗肉为生的樊哙结为生死之交,终成一统大汉江山,狗肉朋友从此流传千古。二是取“够友”之意,表述朋友之间情感真挚够哥们。三是将不宜深交的朋友称为狗肉朋友,俗语狐朋狗友也。桂林人却正话反说,符合桂林人诙谐、幽默的性格。
旅游巴士徐缓地行进在桂林乡野里,烟雨迷离中,一座座俊朗清秀的小山静立在雾气中,绿茵茵的原野上水田如织如缕。这一派婉约的南国风情,如同一个含羞带俏的卓悦女子,细致如玉且姿态万千。此时,心中不禁一荡:桂林美丽的面纱已悄然掀起,那长久的静谧向往就要呈现在眼前。
桂林山水甲天下
当结束了冠岩风景区旅行,吃午饭的工夫,大雨瓢泼而下,雨滴像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山石、树木随之泛起莹莹的绿光,空气清新甘甜,心情也是潮润润的。
当雨放缓了节奏,旅人踏着菲菲细雨, 漫步在桂林两江四湖环城水系的杉湖之滨,湖畔的银杏、凤尾竹、桂树等多种景观树,还有鳞次栉比的楼宇,倒映在镜面似的盈盈绿水间,有种海市蜃楼的幻觉。淅淅沥沥的雨帘中,桂林越发显地妩媚柔和,风情万种,那高高低低似断若连的两岸青山,好似一对对相拥相抱的热恋情人,在朦胧的雨雾中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婚纱,显得扑朔迷离,如烟如画。
日月双塔煜煜生辉, 金银相衬,仿佛神话中的金童玉女婷婷玉立在湖中央。木龙、桂、榕、杉四湖的湖水与漓江、桃花江各为一体,却又互相连接,似桂林的血液在缓缓流淌。随着岸边古典轻乐的丝丝荡漾,那一座座雕花精美的各色小桥印入眼帘,桥底皆有不同风格的人文艺术画面:有的似蛟龙腾飞,有的如儿童涂鸦,有的像奇花异草。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晶莹剔透的琉璃桥,在灯光的变换下,云烟氤氲,闪现出五彩的璀璨光芒,犹如架起了一道童话般的彩虹。总之,虚幻中一切有了美学意蕴的风采,诗赋沉静舒缓的张扬。
“桂林山水甲天下”,多少年来,身在黄土沟壑里的我,只在朦胧的意象里觉得桂林是仙境,与家乡的景致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是,对这句家喻户晓的名句出自哪位名人之手,一直没有深究。置身于桂林的那天晚上,回想久违的桂林之旅,千古名句的心结即将解开,于是有了廓清名句作者的冲动。经网络查询,作者为北宋诗人王正功。当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杉湖湖畔立有王正功雕塑时,便生发出膜拜这位八百年前先贤的冲动。
当旅游车停靠在杉湖边,导游预留一个小时自由活动时,我便直奔杉湖东北角。在草地偏隅立有一座极不起眼的塑像。塑像材质一般,没有花岗岩的庄重肃穆,刀法亦显得粗陋,诗人的神态有些吊诡而猥琐。经过一番仔细地端详揣摩,觉得他像在挥毫狂书,又似在凝思遐想,真有些夸张做作的意味。从塑像底座题写的王正功铭文验证,这的确是写出奇句的圣贤,让人扼腕叹息。
呜呼!王正功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八百年来家喻户晓,振聋发聩,让桂林山水名扬天下,自已却毫无尊严的栖身在偏僻的角落,难得有人凭吊,这也许就是世风日下的佐证吧。
我久久地伫立在雕塑前,内心敬畏而感喟!
这位南宋著名诗人,性情耿直,命运多舛,给桂林留下了如此厚重的一份馈赠,使普天之下的好山好水相形见绌,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浑厚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漓江是诗,漓江是画,漓江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旖旎山水画长卷。
在桂林的第二天,一大早导游就庄重的宣告,今天就是这次旅游的重中之重,畅游漓江。我心里一激灵,怎么这么快就去漓江,还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呢!
清晨,天空被雨水冲洗的湛蓝湛蓝,像一块熨贴得看不出一点皱褶的缎面。迎着明媚的朝曦,从桂林磨盘山码头启程,游轮过处,漓江不断魔幻般展开百里秀美画卷,两岸的奇峰秀景直扑眼帘,让人有点眼花缭乱。
漓江两岸的山不高,却突兀奇特,平地拔出,秀耸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如春笋,有的如莲蓬,有的如驼峰。尤为奇特的如戏水沐浴的仙女,有的出浴娇媚,亭亭玉立;有的临江搔首,顾盼多姿;有的隔峰掩袖,含情脉脉,浪漫和唯美摄人魂魄。
漓江两岸不仅山美,江水更美。不过恰逢雨季,江水有些混浊,飘散着淡淡的泥土芬芳。但青山倒影在江水里,依然显现出山的雄浑和竹木的苍翠。两岸的一簇簇凤尾竹,状如一条缠绕在远山和近水柔顺的绿腰带,清风吹拂,便飘飘然。阡陌房舍隐于江岸古树修竹之间,田畴则逶迤着青山延展,杳无天际,仿佛眼前晃动着不知秦汉的农人吆牛耕作的身影,似乎听到天籁般的山歌,绵长悠远,撩人心弦,恍如在陶渊明的桃花源中行。不!是在电影《刘三姐》的银幕中行进。
船进入阳朔地界,只觉得那落水顶天的峭壁托着绮丽的群山依次后退,就像拉开舞台的帷幕:“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璧莲花”,展现在眼前的又是一个风光无限的画面。同游伙伴凭栏自语:“不要只顾拍照了,赶紧欣赏风景”。是的,漓江是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记忆,才能真正把漓江的美印在心坎里。
游轮慢慢地向前移动,两岸的山峰也顺势变幻出各种仪态,让旅人有了更多的遐思,更多的诗意,更多的体味。导游背诵着那些拟人化的比喻,游客七嘴八舌地附和,有说果然像,有说不太像,人人都成了山水印象派。此刻,我多希望能静静地用心来感受漓江,用心为漓江的山山水水取下心中的名字,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蝙蝠飞腾、青蛙跳江、仙翁骑鸡、骆驼渡河、九马画山等。
顺水行舟,观山,赏诗,听传说,优哉游哉,忘情物外,不觉船已到岸。回头眷顾漓江时,心头竟泛起几许惆怅,几分依恋,正和了邓拓先生的诗:“一见漓江不忍离,别来朝夕似相思;青罗带绕千山梦,碧玉簪系万缕丝。”
穿行在远古时代
导游说的好,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桂林归来不看洞。桂林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山必有洞,洞里如仙境。行程的第二天和第四天,游览了两个溶洞,分别是冠岩和银子岩。值得一提的是,浏览冠岩时,邂逅了一位美女游客,我们同开一辆小火车,内心萌动却无言以对,不知不觉就到了洞内站北站。
溶洞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钟乳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如夜空的银河倾斜而下,闪烁出像银子、似钻石的光芒,琳琅满目,色彩斑斓。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碧野曾生动的描绘钟乳石,:“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湿润清新,有的像玉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在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
旅人被眼前艳羡的景象倾倒,耳边不时传来啧啧的惊叹声。出生在穷乡僻壤的我,也陶醉其间,不免人云亦云。同时,脑海里却灵光一现,叠影出另类的画面。思绪穿越到了几十万年前的远古时代,走进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远古洪荒,只觉得内心幽旷到天地的尽头、时间的初始,那里弥漫着亘古的云雾。人,其实是一种活的钟乳石,他此生的经历只是他无穷生涯中的一小段年轮,他的内部沉积着浩瀚的岁月和记忆,他是折叠着的时间,收藏着万古。
在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的岁月里,市场经济唤醒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无数双铁鞋肆无忌惮地踩碎了亘古的宁静。在喧嚣沉寂的刹那间,我听到了钟乳石哀怨的喘息,快步向出口走去。在冠岩出口,见到一只老乌龟,它的主人是一位衣衫蓝缕相貌高古的中年人,五元钱换一根栓着铜钱的红线,带回家以示富贵长寿。我想了解这位老乌龟高龄几何,那人说500岁,是真是假无须细究,倒为这位大明朝的龟者心存敬仰。
山歌好比春江水
到达阳朔的当天下午,来到漓江支流遇龙河,体验小小竹排画中游的诗意情境。人们把漓江比作风情万种的大家闺秀,而把遇龙河比作妩媚娇娆的小家碧玉。
遇龙河两岸山峰清秀挺拔,连绵起伏,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遇龙河的水如同绿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鱼儿闲游,水筏散漫。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静静的,轻轻的。
我和赵生江同坐一篾竹排,裹上雨衣,选好两支水枪。
这些来自大西北的“旱鸭子”,面对江水有些恐怖,又有些拘束,开始只和同伴打水玩乐,慢慢有陌生的游客向我们发起进攻,于是我两奋力还击,很快就成一个落汤鸡,凉风吹来却是周身爽快。
“唱山歌哟,这边唱来哪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哟……”河面上歌声前呼后应,此起彼伏。我也试着和彼岸的阿妹们对了两嗓子,不由心里一惊,也算得上是天籁之音了。竹排穿过一座拱桥,有几位美女河中嬉戏,桥上跳水,千娇百媚,姿态撩人,吸引了多少双骚动的眼球。竹排很快进入河水落差处,伴随着游人的大呼小叫声,急速而下,水花四溅,确有激流勇进的快意。
阵阵微风吹来,渔民们咝咝做响的烤鱼香味,从河面上沿途搭建的亭子里飘来,让人垂涎欲滴。我和老赵两条烤鱼,两瓶啤酒,美滋美味,不亦乐乎。
当晚,宿在阳朔。老赵说来桂林之前,就有人如此说,来阳朔一定要看看印象刘三姐。我兴致不是很高,大老远赶来看一场戏,何况票价还不低,有些索然无趣。为迎合他的激情,还是跟随人流走进了剧场。
人们叫剧场地儿,其实名为《印象刘三姐》歌圩,歌圩是壮族的歌会和歌节。善歌善舞的男女老少在农闲或春节、中秋等节日在山林坡地举行,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才情过人的张艺谋,以民族文化为传承纽带,在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上以十二座山峰为背景,广袤无垠的天穹相衬,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融入山水,构成了恢宏壮观的山水剧场。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参与角色,成为最美妙的插曲。洗浴一场,身着白色纱巾的少女翩然起舞,水镜晨妆,风解罗衫,山水与袒露中的少女彼此呼应,似乎在告诉每一位观众,灵性就在大自然的深邃处,少女所有的美丽来自山水的赐予。
让人感触最深的是,舞台的主角是渔民、牧童、耕牛、鸬鹚等。“我是高田镇凤楼村的一名农民,白天捕鱼种地,晚上来演出。”这是在富丽堂皇的大舞台上难以听得到的。演出结束了,望着高过楼群的簇簇凤尾竹,耳畔老是回旋着“唱山歌哟,山歌好比春江水哟” ,还有不时传来牛的哞哞声……
天簌蝴蝶泉之行对蝴蝶和泉均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成千上万只蝴蝶轻歌曼舞的况境。仰慕已久的侗寨失之交臂,只是山下瑶、侗、苗少数民族歌会的盛况让人流连忘返。有独唱、男女二重唱,对歌相亲,民族舞蹈,一片树叶把山歌吹奏的抑扬顿挫,舞台热烈,响遏行云。诗的故乡,歌的海洋,名副其实。
侗人生活在广袤的原野,天性豪放爽朗,练就了一副好嗓音。行腔婉转圆滑,行云流水,清耳悦心,乃天籁之音。听着娓娓诉说衷情的情歌,让人想起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中形象的描述:“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主持人戏谑调侃的话语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你们看我们的姑娘漂亮不漂亮,大家齐声高喊。漂亮!他却说哪里漂亮呀,漂亮的去四川下广州了,回来都是要的要的、吴伦吴伦了,再不来这里唱歌了,你们就凑合着看吧。
主持人说的确有道理,在农耕文化逐渐被工业文化冲击的支离破碎的大环境下,保护和传承积淀厚重的民族文化刻不容缓。
“十里画廊是你家,几时回来几时迎。蝴蝶泉边再相会,不是亲人胜亲人。”欢送的乐曲余音袅袅,久久回荡在桂林之行的旅途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