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1)

书妈妈绘本,阅读伴成长!

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发现绘本的好:

有的绘本“专治”不肯乖乖上床睡觉“病”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2)

有的绘本给予孩子勇气面对“可怕”的影子,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3)

还有的绘本告诉孩子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4)

绘本有那么多的好,在不少父母眼里,它却还有那么一丁点“不完美”——如果给绘本里的文字标上汉语拼音就完美了

有了汉语拼音,孩子不仅可以自己读绘本,还可以认字呀,可以锻炼朗读能力,可以积累好词好句,可以……

爸妈希望绘本注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相信你也发现了,大部分绘本却没有满足我们的期望。为什么绘本没有注音呢?

图画才是绘本的“根”

其实很多人对于为什么要给孩子看绘本并不清楚,很容易将绘本等同于普通的儿童读物。

大人们也因此很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文字是主体、图是辅助,绘本就像小人书。有了这样的认知作为基础,文字注音的必要性显得顺理成章——没有注音孩子自己不就看不懂了吗?

但事实上,在绘本的世界里,图画才是“王”。

“插图,对儿童来说,是阅读的最初入口,他们的阅读兴趣正是被插图激活的。”

图画是阅读的入口,更是孩子进入奇妙的故事世界的大门。

松居直先生曾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可以帮助你我理解图画对于幼儿阅读是多么重要。

这是一个日本幼儿园中班老师的亲身经历:

这位老师很喜欢给班里的小朋友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带着他们一起读图画书。

这天,她想试试看给孩子们讲《一寸法师》的故事,尽管对于4岁的孩子,理解这个故事可能会很难,但老师还是想看看孩子们的反应。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老师说,原本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了。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一寸法师》……”

“老师老师,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在日语里,帽子的发音和法师的发音类似。)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5)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4岁的孩子很难会碰到“法师”这个词,当它和“一寸”组合在一起,只会让孩子们更困惑。

但他们还是努力地试图去理解,就在这个时候,“帽子”这个词就突然从他们脑子里蹦出来了,“啊,原来是帽子呀,那一寸帽子是什么样的帽子呀?”所以孩子才会这样发问。

老师听到这个问题大吃一惊,看看班上的其他孩子,听了那个孩子的提问后大多数都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啊~~原来是帽子呀”,然后睁着大眼睛期待老师继续讲下去。

但是,“帽子”不可能出生,也不可能乘坐木碗做的船,如果继续讲下去,孩子们会越来越糊涂。

想象不出故事世界,孩子们只会对这个故事失去兴趣,没有耐心再听下去。长此以往可能孩子对故事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儿呀。

所以老师赶紧拿出了图画书,这一次,孩子们在展开想象的翅膀时有了一个共同的形象作为基础。当他们对故事的想象遇到障碍时,图画会给他们带来新的线索。孩子们就是这样通过图画在脑海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通过不断的想象与探索获得阅读的快乐。

图画是绘本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儿童阅读的起点。

绘本作家了解孩子的世界。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的靶心便是如何用图画来讲故事,让完全不认字的幼儿只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

图画这样重要,那文字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其实文字在图画书中也有作用,它对图画起到辅助作用。

既然有文字,岂不是有注音会更好?

其实绘本作家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任何注音符号作为辅助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6)

(《大家晚安》作者克里斯·霍顿的创作过程)

在创作的过程中,画面有前后顺序,图画中的构图也是巧妙安排过的,文字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也是经过精心考量的。不放拼音,其实也是有理由的。

首先,注音会破坏画面的平衡感和美感。汉字是方块字,拼音是字母,他们的结合,总是有点别扭的。

其次便是破坏故事的连贯性,绘本是亲子共读用的,很早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读绘本,确实是不科学的。

绘本是父母讲给孩子听的

好多孩子一个故事听五六遍都不会腻,有了注音,学会了拼音的他们就可以自己念了,独立阅读不是很重要吗?而且我们也可以“解放”了呀!!

但是,很早让孩子自己读图画书,其实是教育的败笔。

特别是孩子到了五六岁,假如书里面有注音的话,他会很努力地拼出来,阅读的乐趣其实是折损了的。

举个例子,大人读英文原版小说的时候,如果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查一下字典,那么你还能享受阅读的过程吗?诚实地讲,至少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在享受阅读英文小说的乐趣,不如说我是在拿英文小说学英语。

这样的阅读不仅很难产生阅读的乐趣,连故事的完整都不能保证,你总是被种种“阻碍”打断,要费很多力气才能将故事串联起来。对于我们成人是如此,对于处在同样境遇的孩子呢?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给绘本注音,让孩子追着每个字去读绘本,其实是在学拼音,运气好的话,还能认汉字。

阅读的乐趣无从谈起,更不要提自主阅读了。

绘本什么时候变成冷冰冰的教科书了呢?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7)

“充分感受图画书魅力的孩子,很快会进入下一个读书阶段。”

与其急功近利希望孩子通过绘本学习拼音和汉字,不如和孩子一起享受共读的乐趣,当父母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朗读时,故事才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

和孩子一起体验故事的世界会成为你们共通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孩子来说很珍贵,会成为你们之间的纽带。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8)

“读书绝不是赛跑,不能比谁快谁慢,父母急躁的情绪只会妨碍孩子读书的进展。”有你为孩子充满感情地讲述绘本里的故事,我们真的还有必要给绘本注音吗?

获奖好绘本都不带拼音:

绘本作为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启蒙读物,我们肯定有发现,它们的画面都是非常漂亮的,而且,基本上都是作者用画笔画出来的,色彩、构图都是非常符合孩子心智特点的。

有心的家长肯定有发现,孩子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更多是在图片上,更多的是在阅图,甚至是非常细小的点。

通过看绘本中精美的图片,充分的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很好的让孩子进入到故事的意境中。

▼下图凯迪克大奖作品《大卫不可以系列》

拿小年龄段的绘本《大卫不可以》为例,整本书文字很少,图片很大很夸张,而且单页就能编成一个故事,绘本中文字的作用是对内容进行引导阅读,更多是让孩子去观察大卫家的摆设,大卫的表情,想象大卫接下来要做什么动作...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9)

▼下图凯迪克大奖作品《小房子》

文字内容开始增多,(讲的保护环境的,符合3岁~8岁孩子阅读,当然也符合8岁以上的孩子阅读,上不封顶),但你们有发现文字上还加上拼音吗?答案是没有的 。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10)

我做了这么多年教育,讲了上千个故事,不管是国际安徒生奖、凯迪克奖、凯特格林纳威奖还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绘本作品,都是不带拼音的。我相信家长们也都有观察到。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11)

绘本为什么不能 为什么大部分绘本都没有拼音(12)

国内正版绘本,99%以上都是不带注音的。

▌拼音就是一个工具:

在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有说到这样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拼音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过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拼音是一个工具,可是现在这个“工具的工具”,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

其实以前压根就没有拼音,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也是一个认字的工具。

即使到了小学认字阶段,阅读的过程中,拼音容易让孩子更加依赖,而且认字效果也会变差。

这个我也特地问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小伙伴,出版社的小伙伴说到,如果依赖拼音,孩子对文字的接受和感知能力会变差,这个怎么理解?

识字是孩子自行找规律的过程。比如金字旁都和金属相关。有心做部首的字,大多和感情相关。互相之间有联系,而不是简单汉字。边读边猜想这个过程更有益孩子的智力发育越锻炼越聪明。

这时候,有家长又要问了:为什么小学语文课本要有拼音啊?

我想说的是,小学课本有就够了,买的课外书就不要有了,再说,如果孩子不认识字,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使用字典就可以了,用得着每个字都标吗?

▌注音读物的重点偏离,毫无美感可言

很多带拼音的绘本都是这样的:

密密麻麻的拼音和文字挤在一起,没有什么排版,更没有什么设计感。至今我都没有见过真正有哪套注音读物,可以跟“美”字沾上边的。只要加了注音,书的重点就不是图画、美感、形象和有趣了,而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书,重点是美感,是想象力,是观察力.....

我经常在故事里面强调,让爸爸妈妈参与进来,绘本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亲子阅读绘本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画面是这样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孩子还看的下去吗?增进亲子感情怎么增?

▌别让拼音让你的孩子厌学:

家长可能会受到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压力,给孩子读注音读物,也是希望能早早让孩子接触拼音,不至于在集体学习中落后。

其实拼音学习的落后根本不是大事儿,反倒是让孩子早早接触拼音,付出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失去了对阅读,对文字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那就真的本末倒置了。前面我举例的B妈妈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假如孩子已经认识了某个字,加注音在字上,其实也只是多此一举。就像我们阅读英文句子,即便在认识的单词上标上音标,我们也是忽略而过,注意力肯定是在不认识的单词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