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为什么这么火(成语里的火文化)

成语为什么这么火(成语里的火文化)(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释义: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

出处: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南北朝时,北方的东魏有一员大将,叫侯景,坐镇河南,拥有十万军队。因为与大丞相高欢之子高澄不和,在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背叛东魏,投降西魏。高澄派韩轨讨伐侯景,侯景担心与西魏的联系被切断,又投降南方的梁朝。

梁朝许多大臣认为侯景反复无常,不能接受他的投降,损害和东魏的友好关系;但是八十四岁的梁武帝却相信这是统一国家的预兆,接受侯景投降,封他为河南王。

那么,为什么城门失火,会殃及池鱼呢?说起这则成语的来历,在后人的记载中,经常讲到这样两个故事。

两个故事的起因都是“城门失火”。

第一个故事中,池鱼指的就是池塘里的鱼。话说,有一次宋国国都的城门忽然失火,人们在附近的鱼池里打水救火,一池水全打干了,池里的鱼也就遭了殃。

另一个故事中,池鱼是一个人的名字。说是从前有个姓池名仲鱼的人,也称池鱼,家住城门近旁。有一次城门不慎失火,池鱼的家也被烧,池鱼竟被烧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说池鱼因城门失火而无辜受害。

但是,在有些史料记载中,“殃及池鱼”的并不是城头之火。

西汉刘安所编的《淮南子·说山训》载:“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而池鱼为之殚。”而里面提到的是“楚国亡猿”和“宋君亡珠”的故事,都与城门之火无关。

成语为什么这么火(成语里的火文化)(2)

因此,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应的一个说法为,“宋君亡珠,殃及池鱼”。

“宋君亡珠,殃及池鱼”的故事记录在先秦时成书的《吕氏春秋·必己》中。

春秋时,宋国的司马(掌管军事的官)桓魋(tui)得了一颗无价宝珠。宋国的国君想夺取宝珠,便给他加了个私藏国宝的罪名,把他驱逐出境。可是恒魋始终不肯交出宝珠。宋君派人去抄家,也没有结果,就逼问他到底把宝珠藏在什么地方,桓魋说已经扔到鱼池里了。于是宋君下令:汲干鱼池的水,细细寻找。结果宝珠没有找到,一池子的鱼却遭到了意外的灾殃。

而“楚国亡猿”的故事的确与火有关。

楚王养了一只心爱的猿猴,某日猿猴从宫里逃走了。听说猿猴逃进一片树林,楚王立即派人去追寻,但树林太大太深,不易寻找,楚王竟下令放火,把整个树林烧光。

无论“殃及池鱼“的是城门之火,还是宋君图谋的宝珠,两种说法都是形容本身无辜,却因牵连而受害。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即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事务,也必然因为这种联系而相互影响。所以,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单位,对待消防安全工作,必须有风险意识和全局观念,避免隐患诱发火灾,殃及自身,危害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