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新人们备婚指南(普通中产女孩备婚实录)

备婚就像是日后婚姻生活的小型缩影。它充满着琐碎和未知,你会面临理想的诱惑、实际的压力,要不得不考虑平时难以启齿的金钱问题和两个家庭间的协调沟通。可一旦和伴侣成功地走完备婚之路,圆满礼成,那一刻,我们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成了一个“崭新的人”。

文 | 怪怪

来源 | 麦子熟了(ID:maizi8090)

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 · ·

当一个普通中产女孩决定结婚、开始筹备婚礼,迎接她的往往不是喜悦与甜蜜,而是不止一次想要取消婚礼的冲动。

钱包限制了选择,不断被拔高又压缩的预算;

贯穿各个流程、防不胜防的“备婚内卷”;

以及惯性“摆烂”、怎么看都不顺眼的新郎……

可以说,没有一个新娘能笑着完成备婚。焦虑、气哭、失眠都是常态,满心只想找个“代嫁”——这婚,谁爱结谁结!

本文的作者就刚在九月底完成了一场婚礼,在此之前筹备了半年之久,一次又一次被“结婚内卷”的程度刷新认知:

从何时开始,备婚,竟成了当代女性的“酷刑”?

普通中产女孩又该如何在“备婚之战”里,保持钱包和情绪的双双稳定?

我们听听她的分享。

1./备婚清单:内卷到焦虑/

去年十月,走过五年恋爱长跑的我们,终于开始备婚了。当我满心激动地在开始小红书搜索备婚攻略时,一堆密密麻麻的表格清单蹦了出来。

少则三四页,多则五六页,事无巨细,手把手教你当完美新娘。

一想到要完成近上百件事,我不禁头皮一麻。但那时的我充满自信:不就是抄个作业吗,能有多难?

殊不知,也正是抄作业这个想法,让我掉进一波又一波的“备婚陷阱”。

先是购买钻戒和三金。

原本我和伴侣一致认为:钻戒溢价太高,妥妥的智商税,不如拿这笔钱出去旅行。

结果,在某书人均HW、Tiffany、Cartier的疯狂洗脑下,我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某家奢侈珠宝店。然后默默在手机上备注款式、尺寸、钻石指标,产生了飞趟澳门免税店大采购的冲动。

再加上看中的一万多婚鞋、三万多婚包、金器、对戒,预算直逼15万。这笔钱,对普通小康家庭出身的我们,是属于花了会肉疼那种。

但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些牌子,都是精致新娘的“标配”。

我也询问了身边已婚或同样在备婚的姐妹,她们大都认同一个观点:

结婚一次一定要买最好的!你不买,就是在给婆婆家省钱,会被“看不起”。

很奇怪,在结婚这件人生大事面前,奢侈品瞬间变得“平价”了,成为每个普通中产女孩能消费、也该消费的“必需品”。

准新人们备婚指南(普通中产女孩备婚实录)(1)

▲购买三金时,试戴宝诗龙项链(4w )

现在年轻人结个婚究竟卷得有多离谱?可能超出你们的想象。

拿我自己来说,坐标南京,想订到好日子的头部婚礼策划、四大金刚(摄影摄像司仪化妆),起码得提前一年下手。

网上流传的“三个月极简备婚”,大概率只适用于非火爆吉日、非一线婚庆、非五星酒店。

而婚礼现场的布置,简简单单两万起步。但凡需要架个吊顶、水晶灯,预算直接翻三倍不止。

不但钱包捂不住,一旦某位新娘决定不落俗套、追求起仪式感,可以说,她将“卷”得没有尽头。

记得几年前亲戚结婚,新娘直接穿上秀禾出门。如今的新娘不但要穿秀禾,还得在这之前穿上美美的晨袍拍照,早起时间直接往前推到五点。

起初我以为晨袍就是睡衣,等备婚才发现,从各种中式改良款旗袍,到性感的挂脖绸缎裙,颜色、面料供你挑选。我不像是结婚的,倒像是在拍私人写真。

为了上镜美,新娘们甘愿被“卷”。可有些“卷”,压根与美无关。

或许,你听说过婚礼定制矿泉水吗?

不是发给厂家印名字的那种,而是新娘亲自把矿泉水的瓶贴一个个撕掉,在贴上专门找人设计、印刷的定制瓶贴。

还有最近爆火的伴娘伴手礼礼盒,一眼望去都是大牌护肤品,仿佛不为好姐妹准备这些,就显得“小气”、“不走心”。

准新人们备婚指南(普通中产女孩备婚实录)(2)

▲我准备的伴娘伴手礼,共四份

更不用说“必买清单”里,那些既不会入镜也不会使用的单品:红色睡衣、红色拖鞋、过多的装饰物等等。

甚至,现在还流行起新娘晒出给婚庆和四大工作人员的红包、安排他们上桌吃席。

也就是说,除了合同里的费用,还得做到以上这些,才算是个人美心善的“周到”新娘。

商家的营销套路,成了新娘眼里的常规操作。但不得不说,“盲目抄作业”,只会让我们陷入无止境的焦虑中。

关于自己的婚礼,其实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

不必盲从,也无需攀比。把金钱和精力都花在刀刃上,也就是那些你真正喜欢且必要的物品和环节中,或许会令你轻松许多。

2.

/ 新郎失踪:拒绝“丧偶式”备婚 /

说了半天,都像是我自己在抱怨“备婚内卷”,然而婚礼的另一个主角——新郎,非常自然地完美隐身了。

这其实就是大多数备婚男女的现状:

新娘备婚到焦头烂额,新郎清闲到无所事事。

比起外界因素,更让新娘头疼和情绪崩溃的往往就是新郎的“袖手旁观”。没有例外,我也沉浸式地体验过什么叫:没结婚,先“丧偶”。

在确定好婚期和桌数后,我们开始订酒店。

从网上锁定目标,到添加销售微信、预约参观时间、实地考察,再到对比场地、价格、菜品,最后签合同。这一大套流程下来,我老公只负责了一件事:

当司机。

没错,就是周末载着我去各家酒店,等我聊完,再载我回家。他压根不知道和销售能聊些什么:几米层高的宴会厅可以做吊顶、婚宴包含哪些服务、哪些要额外收费?

这些,他统统不清楚。

同样,订婚策和四大金刚,从线上搜索到线下约谈,都是我在做。因为这些环节都涉及到个人审美喜好,我又一次默许了他的“隐身”。

但到这个阶段,我已经很疲倦了,新鲜劲儿早已过去。可当我发现,我细心挑选的几个视频样片发给他对比,他连看都没看时,我的情绪崩溃了。

那是备婚过程中,我第一次结结实实地被气哭。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是在和他结婚,而是在和自己结婚。

问过身边备婚的朋友,她们也大都经历过情绪崩溃的瞬间,变得易怒和敏感,甚至对一切关于“备婚”二字的事物都厌倦至极。

准新人们备婚指南(普通中产女孩备婚实录)(3)

▲一起备婚的好友不止一次和我抱怨不想结婚

就在前两天,还有一个姐妹深夜语音找我哭诉:“他真的什么也不管,我真后悔领了证。”而她的婚期,就在下个月。

对很多男士来说:在备婚过程中,一句“你喜欢就好”,就是对新娘最大的尊重了。

因为干得不好会被嫌弃,索性什么也不做。殊不知,把两个人的婚礼交给一个人去筹备,那个人会有多累、多失望:

“原来,你对我们的婚礼毫无期待啊。”

好在,我老公体察到了我的负面情绪,我们进行了一次很有效的长谈。我明确表示:我需要你参与进来。

这之后,我肩上的备婚焦虑减轻了很多,心情也开始慢慢好起来。

他会积极地陪我试婚纱,不再瘫在沙发上玩手机,而是带上相机给我拍照;

准新人们备婚指南(普通中产女孩备婚实录)(4)

▲他用相机给我拍的试纱照

会主动向刚结完婚的朋友取经,添加西装定制、婚车租赁、喜糖店的工作人员微信;

会和我一起看布置方案、提建议,张罗座次安排、婚车路线的规划、烟酒采购等等……

其实,新郎能做的事能有很多。

备婚,从来不该是新娘一个人的事。

新郎的参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基本需要。

走入婚姻,便是结为战友。如果连第一次正式战斗,都不能协力打赢,又要如何去面对今后的诸多挑战呢?

3.

/ 意外频发:不存在完美的婚礼 /

备婚过程中,几乎没有新娘不焦虑,那么该如何缓解这种压力?

除了拒绝消费绑架和“丧偶式备婚”,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态。

不时提醒自己:压根不存在完美婚礼,你也不需要做什么完美新娘,只需要做一个开心的新娘。

回望备婚的过程,其实是一场不断妥协的修行之路。

比如为父母妥协,放弃了有草坪、乐队、after party的小众婚礼。因为这种场地最多只能容纳4、50人,远远满足不了父母收礼钱的预期人数;

比如为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妥协:疫情改期、户外仪式下雨、来不了的伴郎伴娘,提前做好备用方案。

我的婚礼当天并没有出现上述任何意外。但还是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摄影师的电脑与酒店屏幕无法正常连接。

也就是说,直到客人离场,我们的快剪视频都没能正常播放。这其中,还包括了一段我们提前外拍、精心剪辑的王家卫风格短片。

说不失望是假的。但凭借备婚之路历练出的强心脏,我很快平复了心情。

准新人们备婚指南(普通中产女孩备婚实录)(5)

▲婚礼结束后和客服沟通,才知道是设备故障

当晚九点多,我将快剪视频转发到了家庭群里,看着评论区不断增加的转发量和祝福,我释怀了。

其实,妥协也并不意味着遗憾。

美好已经发生,它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如今回看,备婚就像是日后婚姻生活的小型缩影。

它充满着琐碎和未知,你会面临理想的诱惑、实际的压力,要不得不考虑平时难以启齿的金钱问题和两个家庭间的协调沟通。

可一旦和伴侣成功地走完备婚之路,圆满礼成,那一刻,我们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成了一个“崭新的人”。

一个更坚定、也更包容,也更信赖彼此的“新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ID:maizi8090):聚焦国内新中产、新青年、新女性,坚持优质内容创新,分享传递美好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