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境界和层次的区别(修行的过程最重要)

子之所慎:齐,战,疾。

(心悟)

孔子对下面三个话题是比较谨慎的:斋,战争,疾病

为什么?我开始读的时候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对这三个话题很谨慎呢?现在的人对战争与疾病的话题可是很随便的啊!我忽然有一天明白了,这三个问题,其实是有一个共性的,就是关系到生与死,孔子曾经说过“不知生,焉知死?”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不弄清楚,我们的人生意义何在?“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生就是在践行这个命题,他为我们设立了一个儒家的中心“仁”,达到这个中心,也就是圣贤了,但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注重这成圣成贤的过程,正如阳明先生为了他的理想,去践行知行合一一个意思。类似的人物还有范仲淹、周恩来~#阿抟论语#​#传统文化#​#你认为哪些人生经验越早知道越好#​

修行的境界和层次的区别(修行的过程最重要)(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