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位徐娘名叫徐昭佩,是南北朝时南梁王朝的信武将军徐琨之女,梁元帝萧绎的正妻,后世称之为徐妃。

那她又怎么会弄出个“徐娘半老”这样的成语来呢?下面我就来跟你们说说她干过的那些奇葩事:

一、半面妆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1)

南梁皇室萧家信佛,当年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教,并且自己三次舍身出家又被大臣们三次赎回。萧绎是他的儿子,从小便耳闻目睹,养成了清心寡欲的性情。

而徐妃正好相反,性格泼辣又任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作。那萧绎本就是性格清冷之人,而且和徐妃这老夫老妻的,早就没有激情可言了。但徐妃总是怨恨他对自己重视的不够,无论她用什么方法试图吸引丈夫的注意,丈夫都视若无睹。

在经过长时间的郁闷之后,徐妃打算玩儿把大的,这把一定要引起老公的注意!

这天徐妃侍寝,晚上萧绎来到徐妃的住处,徐妃上前迎驾,结果一抬头,萧绎发现她只化了半张脸的妆,另外半张脸纯素颜。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2)

原来这萧绎有点残疾,他只有一只眼睛看得见,是个“独眼龙”。

所以当萧绎觉得奇怪,问她怎么只化妆了半张脸时,结果她作死的回答:“君只一目,妾半面妆足矣!”气的萧绎直接摔门而去,几年都没再来!

萧绎不再来,徐妃就更气愤,她觉得这充其量最多算个恶作剧,丈夫不应该有这么大反应。她认定丈夫不过是想借这个由头,躲着自己而已。看来这种方法还是太小儿科了,要想吸引到丈夫的注意,需要给他更大的刺激才行!

二、出轨和尚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3)

离皇宫不远处,有一座佛寺叫瑶光寺。徐妃去礼佛时,在寺里结识了一个长相清秀又博学多才的僧人叫智远道人(史书中就是这么记载的,我也不知道佛寺里为什么会住着个道人)。从此便经常跑去寺里向他讨教佛法。

也许是徐妃魅力无限,也许是智远凡心未泯,更可能是徐昭佩为了刺激丈夫而故意为之,总之他们最终将佛法从白天谈到了夜里、从桌上谈到了床上……

这种事纸包不住火,时间一长就传得街知巷闻了!智远在得知徐昭佩的身份后,吓得赶紧跑路了(和尚也怕死啊)。徐妃的第一次出轨就此戛然而止,但好像没达到她的预期效果,虽然这事把全城都轰动了,但唯独老公当做没这回事一样。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4)

萧绎不傻,而且耳聪目明(虽然只有一目),徐昭佩偷情一事他其实是心知肚明的。要说这信佛的皇帝啊,心胸确实宽广,也许还能将自己的妃子委身于僧人理解成供佛的另一种方式也说不定。总之他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来惩罚任何人。

而徐妃的理解是:是不是因为瑶光寺离皇宫有段距离,所以导致身处深宫的皇帝根本不知道此事(早就满城风雨了好吧)。看来得在离他近一点的地方搞事情才行!

三、出轨丈夫随从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5)

物色来物色去,最后她把目标瞄准了萧绎的近随暨季江。暨季江是个翩翩少年郎,姿容俊秀(虽然最终的目的是刺激丈夫,但也得找赏心悦目的,不能委屈了自己),又是丈夫的贴身随从,各方面都非常满足自己的选择标准。

暨季江还是个毛头小子,愣头愣脑、情窦初开,虽然知道徐昭佩是皇帝的老婆,但经不住徐的勾引,很快就拜倒在石榴裙下,成了徐妃的第二任情人!

当然这事照样瞒不了多久,更何况徐妃并没有隐瞒的打算,很快又弄得朝野皆知。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6)

有次小暨的一个同事调侃他:“徐娘老矣!”。意思是:你找女人也不找个年轻点的,怎么找了徐妃那个老女人?

小暨同志骄傲地答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意思是:别看她年纪有点大,这成熟女人的风情可不是那些乳臭未干的丫头片子可以媲美的!(这也是“徐娘半老”这个成语的出处)

四、约会才俊诗人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7)

徐昭佩并不满足于暨季江这张长期饭票,偶尔也会吃快餐。

比如她有次认识了一个名叫贺徽的青年才俊,此人是个标准的花美男,而且才华横溢,在当地颇有诗名。两人刚认识,徐妃就一点都不矜持地邀他去一个叫普贤庵的寺院里“开房”,两人就在尼姑庵里狂野地释放着天性。

五、迫害其他嫔妃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8)

从以上的事情中就可以看出,徐妃的情商真的很低。这让她在宫中的嫔妃们之间也没有落下一个好名声。

她在宫中和其他嫔妃的相处模式是这样的:

“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

也就是说,她跟和她一样不受宠的妃子可以相谈甚欢,但对待那些正受宠的嫔妃则不怀好意,甚至一见到别的妃子怀孕了,就要想方设法的去谋害!

这就导致了那些宠妃在萧绎面前绝不会说徐昭佩半句好话,再加上徐妃也确实一向任性而为,萧绎对徐的印象也渐渐差到了极点。

这也是萧绎即皇帝位后,宁愿空着后位,也没有按照惯例册立正妻徐昭佩为皇后的原因。

结局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9)

徐妃的任性萧绎可以包容,最多眼不见心不烦,不去搭理她就行了。偶尔的“红杏出墙”萧绎也忍了,毕竟我佛慈悲人谁无过!

但是徐昭佩已经越来越肆无忌惮,头顶长年累月的春意盎然以及时时听闻大臣们私下里拿自己的老婆当作调侃的作料,让这个日日诵经的修行皇帝也最终忍受不了了。

这时萧绎的一个宠妃王氏暴毙,嫔妃们异口同声地将嫌疑矛头指向徐昭佩。萧绎就顺水推舟把罪名按到她的头上,新账老账一块儿算,下旨赐她自尽。

虽然死到临头,徐昭佩还是维持住了一个皇家贵妇的骄傲和气度,既没有撒泼打滚,也没有跪地求饶。她只是默默地站起身来,整理好衣饰。又慢慢地走到一口井的旁边,微微仰头闭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纵身一跃跳入井中。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10)

萧铎对她应该已经是痛恨至极,赐死徐妃并未让他怒气全消,在徐妃投井后,萧绎命人将她尸体捞起,附上休书一封,一起打包送回徐昭佩的娘家,直接将她从皇室名单中除名。

这还没完,萧绎想了想还不解气,又写了一张公告,把徐昭佩做过的那些事一桩桩一件件全部记录在内,向全天下公布,让她受万世唾骂。

还没完,萧绎又亲自执笔写了一首赋——《荡妇秋思赋》,来描述和指责徐昭佩的乱行,后世用“荡妇”来指代淫乱的女人,就是打从这里来的。

结语

形容徐娘半老的成语(成语徐娘半老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故事)(11)

徐昭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她为什么会做出那些行为?

是因为天生淫荡加上无脑任性?还是长期被丈夫无视所导致的过度报复?又或者是绝望后的破罐子破摔?

那么她对丈夫萧绎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爱?恨?还是兼而有之?

这些也许只有她自己心里才知道答案吧!又或许,她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