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1)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诗出自一个典故"王质遇仙",关于这个故事历史上有多种版本,其中记述的情节都相差无几。

一个叫做王质的青年人,上山砍柴,在下山途中路遇两个老者正在对弈,他一时贪看忘了时间,等棋局结束后王质猛然间发现自己手中的斧头都已经烂掉,待他出山竟发觉现在的世界大变了模样,原来他在山中度过的那短短的一天,竟然山外世界已经过去了百年。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2)

烂柯人与烂柯山

目前可以找到关于这个故事的最早记录,是出现在晋朝虞喜所作的《志林》当中,这个故事非常短,几乎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完成。"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方对棋。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

烂柯就是指烂掉的斧头,后来被人们延伸出其他许多意义——"烂柯人"和"烂柯山"。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3)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在《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 写道:"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便引用了这个典故,王质只在山中呆了一天,山外世界便已经变化莫测,不能分辨。

刘禹锡在这里自比"王质",那时他正经历人生中艰难的一关,仕途不顺刘禹锡遭到贬黜,他离开京城之地二十多年后,再回到故地,却被人世间无可避免的沧桑巨变所震惊,这带给他的感觉犹如王质回到故乡,恍若隔世。

因为"王质遇仙,观弈烂柯"这个美丽传说,信安(今浙江省衢州市)的石室山也被称为"烂柯山","烂柯"二字现在更是被人们将它与围棋画上了等号。

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就发源于烂柯山。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4)

虞喜与科学

说完了故事,我们将视野回归到现实,书中记载的王质遇仙难道真的存在过吗?作者又因为什么触发灵感而创作出这样一段故事呢?

从目前现存的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晋朝人虞喜应该是"王质遇仙"这个故事的原创者。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虞喜并不是一个文学家,他实际上是晋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虞喜这个人从小就很奇怪,他少年老成,别的孩子整天朝三暮四,而虞喜整日里就在研究那些看似枯燥且古老的问题。长大后的虞喜就更奇怪了,他明明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但是却对官场之事十分厌恶,曾经发誓一辈子也不会进入官场。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5)

正所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虞喜立志要做学问,他的家人也对此表示十分支持。

虞喜一生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他是我国最早发现"岁差"的科学家。所谓"岁差"就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它引起春分点沿黄道西移,最终致使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6)

虞喜在分析古星图和星空时,发现星星的位置略有偏移。在《尧典》中记载冬至日短星昴,而虞喜则在当时观测到冬至点在东壁中,即壁宿九度。这简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误差,难道一直奉行的经典竟然是错的?

虞喜计算从唐尧时代相距的二千七百余年中,冬至点的位置合计退行50多度,由此可求得几乎是约为每五十年退一度,关于这种自然现象,虞喜将之命名为岁差。这个惊人的发现,让我国的历法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准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7)

从虞喜发现"岁差论"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科学的严谨。在封建守旧的晋朝,许多人只知天圆地方,自己所处之地便是世界的中心。

而虞喜在此时,却已经建立起相对于成熟的宇宙观,虞喜在《安天论》中写道:"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

这大概就是说,天与地没有方圆这样的形态,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轨道运行。在几千年前,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实属难得,如果要准确的评论"王质遇仙"这个故事作者虞喜的话,那么我们应该称他为一个具有先锋意识的科学主义者。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8)

信安石室与时间"虫洞"

了解了作者背景后,我们再来看待这个看似犹如神话传说一般的故事。

王质遇仙这个故事从现代角度出发,实际上也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持,那就是"虫洞"。

"虫洞"又被称为爱因斯坦-罗森桥,这个理论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出来的,他们认为浩瀚的宇宙当中,有极大的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当然虫洞或许也不是以隧道形式出现,但是他们相信人类透过虫洞或许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9)

尽管现在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虫洞的真实存在,但是科学家预测"虫洞"是一种时空端点一样的存在,它更像是宇宙之间的一种捷径形式

那么现在让我们将时间"虫洞"原理植入到虞喜所写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到王质也许并不是遇到仙人,并不是偶遇仙境,也许是他不小心进入了一个时空"虫洞",通过这个虫洞,王质穿越到了百年之后,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时空旅行。

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大胆的做出猜测,或许虞喜在进行对于天文宇宙研究时,无意之间头脑迸发出这样一种奇思妙想,但是当时的科学环境并不是那样乐观,遇见许多解决不了的事,只能将一切都推脱到神鬼妖异怪谈之中。

历史上最著名的山人(34烂柯人)(10)

虞喜将自己的构想埋伏于故事当中,包裹于神仙故事体系之下,而千百年来人们直将它看做一个瑰丽古怪的传说,却忘记了原创者本身是一个对于科学的狂热追求者,这个故事古往今来都是相同的,但是解读它的人不同,也就让它所包含的意义不同了。

不过虞喜倒是歪打正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得以流传至今,这是许多文人士子梦寐以求的成功,王质是虞喜在悠长的历史当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