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情感表达(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举世公认的最富爱心跟教育性的读物在自己的祖国意大利,它被认为是一生必读的书在邻国法国,读书杂志把它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佳读物第三名而且,美国人把它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情感表达?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情感表达(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爱的教育)

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情感表达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举世公认的最富爱心跟教育性的读物。在自己的祖国意大利,它被认为是一生必读的书。在邻国法国,读书杂志把它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最佳读物第三名。而且,美国人把它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最为重大的书籍之一。

这本书总共是100篇文章,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主人公安利柯在一个学年里面记的日记。第二个部分是父母在他发现问题的时候,给他写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信,以及还有老师在每个月的课堂上面宣读的小故事。三个部分里面,一个核心爱,爱贯穿于整个章节之中,有哪些爱呢?

既有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我之爱,也有父母、师长、朋友的小我之爱。这些爱在故事里面,处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作者亚米契斯通过爱,在这本书里面塑造这样一个世界。国家蓬勃发展,父母温纯严格,老师诲人不倦,同学也友爱团结。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寄托的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有趣的是,这本书跟我们中国有很深的渊源。它被翻译推荐到中国来的时候,到现在也有100多年历史了。当时朱光潜,丰子恺,陈望道,黎锦熙,矛盾。这些大师看了这本书之后,纷纷向大众大力推荐。而且当时的青年学者,几乎人手一份。

巴金先生在晚年的时候就回忆过,在他自己年少的时候,曾经被这本《爱的教育》深深地感动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书里面的很多章节,比如说小抄写员,争吵,现在还入选了我们中国的语文课本,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名篇。

著名的译者夏丏尊先生强调说,我觉得不仅仅儿童应该读,而且应该特别的介绍给跟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跟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者感激之泪。

的确,这样看起来的话,这本书不仅仅是送给孩子的,也是送给家长跟老师们的珍贵礼物,它里面塑造的教育者,尤其是孩子们的父亲,几乎是一个模范的形象。但是书中其实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最具有人性光辉的,其实是主人公安利柯的父亲。

甚至你可以说,他扮演了一个上帝的视角,他代替了亚米契斯,也就是作者本人,在述说他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态度跟他的教育理想,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安利柯的父亲到底是怎么来教育孩子的。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安利柯的父亲很有意思,他经常采取的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方式。让安利柯从他的日常行为当中来体验到这种人情。奈利他是一个驼背的孩子,在学校也经常被欺负。奈利要来安利柯的家里做客。他的父亲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们家本来有一个漫画,是一个嘲讽驼背的弄臣的,父亲就在奈利来之前,把那本画给藏了起来,怕他看到尴尬。

小石匠来到家里,做客的时候,刚才这个例子,我们也详细讲了,小石匠身上有石灰粉,安利柯想要当面把它擦掉的时候,父亲也把他拦住了。然后告诫安利柯说,当面擦拭这个粉尘,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劳动者的痕迹反而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不仅仅如此,当父亲在报纸上有一天发现,自己80多岁的小学老师还健在的时候,二话不说,带着孩子在周末的时候,去看望那个老师,还专门带着老师去餐厅吃饭,给老师亲自切肉夹菜。

跟安利柯的父亲相比,我们的周围却不乏这样的父母。他非常喜欢跟孩子讲道理,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尊重别人,但转身可能去打麻将,可能当着孩子的面用刻薄的话去评论别人,更有甚者,他可能因为这小小的事情,就跟环卫工,跟保洁员大发脾气,吵架骂人。那孩子看在眼里,又何尝能够期望他学会你口中那些道理呢。

其次,他是个非常有智慧跟耐心的父亲。安利柯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因为他有很多懒惰的时候,不想上学的时候。父亲这个时候怎么做的呢?

他没有打骂孩子,也没有直接讲大道理。他知道安利柯最喜欢的是玩具小兵,他就从这个角度入手,写了一封非常有趣的信。他跟安利柯说“学习是一种运动,这运动才是世界的进步,才是希望,才是光荣。安利柯你要奋发啊!因为你就是学习这支军队的兵士,你的书本就是武器,你的一级就是一分队,全世界就是你的战场,胜利就是人类的文明!安利柯不要做卑怯的兵士啊”!

他就把上学当成了上战场,把学习当成了冲锋陷阵,把安利柯比喻成一个将军,特别喜欢玩玩具兵的安利柯,听了之后,真的是热血澎湃,也非常开心地去上学了。写信,写字条本来就是一种非常讨巧,也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它充满了一种仪式感跟礼物感。

现在是一个比较信息化的时代,写信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写字条也是一件很费力,甚至可以说很奢侈的事情。樊登老师曾经在《正面管教》跟《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些书里面一直提倡说,我们还是要重新捡起书信,字条这些沟通工具。

不仅仅是这些,在如何对待他人方面,父亲也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因为他本人就是带着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欣赏他人的亮点,而且他也很少有偏见。比如吝啬鬼卡洛斐,他一出场的形象就是一个铜板掉到了地上,他都要捡一个星期。但是父亲在这里告诉安利柯说,你不要轻易地否定他。最后的故事果然印证了父亲是个有远见的高明的人。

可见,《爱的教育》塑造了安利柯父亲这个形象,也说明其实它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家庭教育读本。它非常具有实践价值,也非常有启发性,它也更直指人心。如果你想变成更优秀的大朋友,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必读书目。

那作为儿童文学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教育经典,它更是一本文学经典。里面有特别多脍炙人口,而又引人深思的警句。比如,“人无论学什么有三种办法,一种办法是从书本上去学,一种是从他人的经验上去学,一种是从自己的经验上去学。这三种办法之中,任选一种都应该有同样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却不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其价值如果比之铜币,那么从他人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就是银币,从自己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就是金币”。

按照中国的古人的说法,意思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说《爱的教育》里面这些道理其实超越了国家,超越了民族,甚至超越了时代,有了永恒的价值。它仿佛是一座伟大的精神宝库,怎么去勘探它呢?

最好的方式是亲子共读。每个人读一段故事,讲给全家听,或者是就一个问题,大家提出疑问来讨论。而且讨论的时候,学习安利柯的父亲不要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应该引导孩子们理解书中的观点。

因此,建议可以从《爱的教育》开始,逐步养成家庭的阅读习惯。每个家庭成员都分担阅读任务,制定阅读计划,分享阅读故事,共同完成家庭阅读。相信《爱的教育》无论是大爱还是小爱,都会成为滋养我们共同成长的最好的养分。

美国的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惠特曼曾经写过一首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

惠特曼其实想说,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阅读教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教给孩子他们丰富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升华他们的生命。而《爱的教育》就是孩子们最应该看到的最初的东西。

感谢这一本温暖而有力量的《爱的教育》,从一个个小故事当中,提炼出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