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2)

◆ 天资聪颖,八岁能作诗文。未足十四岁,被召入京面圣,归途病卒。

◆ 所题独脚联至今无人能对。

神童降世

庭皋梧影动,树杪秋风起。

人见秋风悲,我见秋风喜。

彤云扫尽烟尘生,万里乾坤净如洗。

冥鸿一举横四海,霜隼孤飞渺千里。

从渠伯劳燕,零落下蓬苇。

芄兰傲霜秀苍玉,丛桂摇空喷金蕊。

从渠蒲柳姿,萧疏叹零萎。

人言西风吹人老,漆发酡颜变枯稿。

又言西风生客愁,砭骨寒心裂肝脑。

吁嗟西风兮本无情,惨慄者自悚,衰谢者自惊。

丈夫不与草木腐,安与草木同枯荣。

我愿西风常识面,年年岁岁长相见。

吹将鬓发似磻溪,快我鹰扬邈云汉。

——《秋风辞》

如此一首豁达豪放、感情充沛的词,究竟出自哪位大家呢?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3)

谁曾想到,这首词出自一位未及束发之年(15岁)的“孩子”。他是一位被世人公认的神童,名苏福,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于潮阳县酉头都神泉村(今神泉镇)。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4)

苏福画像。

苏福从小就是个奇人,五岁了还不会说话,等到突然开口出声,却能指着仰面僵卧、四脚朝天的死蛙说:“这不是 ‘出’字吗?”家人喜出望外,随后为其请师授课。

苏福颖敏天成,八岁能作诗文,文采斐然,乡人皆称之“神童”。有次北山驿驿丞以“拾穗与神童”试他,苏福随即以“折梅逢驿使”相对,让驿丞惊叹不已。

十四岁病卒

洪武十七年(1384年),苏福被举荐上京面圣。洪武帝朱元璋召见后也喷啧称奇,但念其年幼,遣行人(古代官名,掌接待上卿名土之职)林鼎元护送苏福回乡,并命人每月提供米粮,想待苏福年长后再重用。

却不料,苏福在归途中病卒,年仅十四岁。苏福临终时有人问“何年再生”,答日“五百年后”。于是后来坊问流传有“文昌山上玉华笏,五百年后圣人出”之说。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5)

苏福墓。(图/惠来县委宣传部)

苏福英年早逝,人皆惋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皇帝给苏福赐葬,葬于神泉赤山村马东山麓。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苏福被列入乡贤祠祭祀。乾隆三年(1738年),为纪念苏福,族人创建神童苏家祠。苏福墓于1991 年被为惠来县文物保护单位,苏家祠于2011年被列为惠来县不可移动文物单位。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6)

神童苏家祠。

神泉的神童印记

神童苏家祠

神童苏家祠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位于神泉镇农业村西关直巷流石旁,为三间两进院落。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7)

神童苏家祠前的照壁上,镌刻着苏福生前所作的三十首咏月诗。苏福的遗作有《三十夜月诗》《秋风辞》《纨扇行》《送林鼎元诗》等,这其中的代表诗作《三十夜月诗》不仅是神泉苏家族人传诵的经典,近年来更是惠来县悉心打造的一个文化品牌。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神童的传奇故事将继续流芳百世。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8)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9)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0)

照壁上的三十首咏月诗。

海角甘泉

神泉镇的海角甘泉,原名“神泉”,为神泉镇古八景之首,也是惠来县文物保护单位。海角甘泉始建于宋代,至明洪武年间,村民在泉眼四周修建起阶梯式井壁,使之成为泉井。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1)

关于这口神泉之“神”,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时泉井建成时,神童苏福为这甘泉题写了上联——“抉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神童苏福的奇联,无人能对,故“泉以人显,城以泉称”。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2)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 ,知县王玮在泉旁建亭并题名“养之梵”,供排队汲水的乡民们休憩,并立碑记于亭中记载此事。镌有神童苏福独脚联石柱移为亭柱之用,所以亭子也称“独联亭”。历代有众多文人雅土前来观摩续联,尝试后终是知难而退,亭联至今仍是独脚联。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3)

镌有神童苏福独脚联石柱移为亭柱之用。

玉华塔

玉华塔位于神泉镇高楼大厦的重围里,显得古旧却又独特,周围建筑物的“年龄”都不及它的零头。它的建造,与海角甘泉亭息息相关。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4)

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王玮倡建完海角甘泉亭后,结合之前对神泉城的考察,总觉得还欠缺什么,其《神泉亭塔碑记》中有提及:“ 亭基既成,遥观附瞩,觉势孤而无以为辅。”当时神泉城的东南面没有能够与海角甘泉亭相呼应的山峦或建筑,一遇大风,便黄沙弥漫。次年,王玮择地建塔,与海角甘泉亭相呼应,以“近镇海氛,远挹山秀”。

30年前这三大神童无人不知(这位神童不简单)(15)

时知县王玮亲题“玉华塔”。(图/惠来县委宣传部)

神童当年将要西去之时,留下遗言:“文昌山上玉华笏,五百年后圣人出”。王玮因此将塔定名为“玉华塔”,并亲题塔名,字迹现仍可辨析。既表达了塔与神童文化的深厚渊源,也是寄寓神泉城此后文风兴蔚。玉华塔自此成为神泉八景之“文笔高标”。

- END -

文 | 廖舒妹 徐舜希 陈森梅

图 | 徐舜希 陈森梅(除注明外)

编辑 | Samm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