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法的缺点 讲授法的利与弊
讲授法是教学中常用一种方法,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教学方法最有利的一面是老师可以掌控全局,提升授课的效率。
但提升老师授课的效率并不等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是两回事。比如,一册八个单元的语文课本,老师用讲授法来授课,他就可以控制什么时候学到哪,哪里可以多花点时间,哪里可以一笔带过,总之,老师拥有很大的掌控力,这是所谓的提升老师的授课效率。
可是老师这样讲课了学生能学到多少,吸收多少,那是另一回事。
这几年搞课改,提倡学生多讲,老师少讲,不是没有道理的,是很多专家看到了讲授法的弊端。很多时候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你讲你的,他玩他的,或者就算不玩,脑子开小差,左耳进右耳出,整堂课看似信息满满,其实只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为什么讲授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限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讲授法最佳的状态是怎样的。比如说央视的《百家讲坛》这个栏目,里面的易中天的讲授是个什么水平?很显然,不是顶级也是一流的。
无论从易中天讲授的风格,还是他的知识储备,还是他把那种深奥的知识深入浅出的能力,应该说都无可挑剔,一部《易中天品三国》到现在还为人所津津乐道。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最佳的状态如果把它拿到学校,或者甚至说你就有一个易中天这样水平的老师,你觉得学生能学到多少?我的答案仍然是有限的。
可能有些人会说,没有啊,我听易老师讲三国,我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啊!这种说法未必不是真实的,但我们要注意,你对易中天的这个节目感兴趣,不代表所有人都对它感兴趣,你把一个肖战、蔡徐坤的的粉丝硬拉到电视机前来听这个老男人讲什么三国,你觉得他也能学到与你同样多的东西吗?不仅很少,可能还会异常反感。
这个例子其实已经揭示了讲授法为什么对学生学习效率有限的原因。讲授法即便你做得再好,能做到易中天那样的水平,也只能影响那部分想学,愿学,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对于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也不愿学的学生来说,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所以,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他的学习兴趣和态度。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新课改不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他的学习态度入手,也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换了一种方法热闹而已。
魏书生作为知名的教育家,对此就很有心得。他有一次谈到转化班级后进生的时候,说到让他们办班级小报。这些后进生连字都写不了几个的,这小报怎么办呢?魏书生就鼓励他们写不了就画,这是其一,其二,不要对结果有太高要求,办成啥样就是啥样。
不出所料,第一期小报办出来之后果然不尽如人意,但不要紧,魏书生鼓励他们继续干下去,这次在上次的基础上,看看有什么能够改进的,哪怕改进一个点也行,果然,第二次好一些了,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一个学期下来,再回头看以前的那些作品,进步非常明显。
要说拿魏书生与易中天比,谁的知识水平高,毫无疑问魏书生不如易中天,但在搞教育这一块,易中天却不是魏书生的对手。
易中天有水平极高的讲授法,但是传播效果有限,魏书生面对后进生,没用多么高明的办法,也没涉及多少精深的知识讲解,只是借一件办小报的事情,让学生从中获得到成功的自信,从而重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旦学生的学习态度被矫正,学习兴趣被激发,剩下的事情就非常好办了,这时不管你是讲授法也好,新课改也好,他大概率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收获之后又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动力就更加强劲,整个事情就步入一个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学生成材的希望就大大提升了。
最后总结一下,讲授法最大的利是老师能掌控全局,对于知识储备很丰富,演讲能力很出众的老师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授课方法;但它对于没有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来说效果极其有限,这是它最大的弊端。
在当今什么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背景下,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法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其实如果我们不能深入教育的本质,搞清事情的原委,其实用什么法,耍什么新花招都是徒劳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