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

 最近,如果你路过九山路,会发现这条熟悉的老路焕然一新:经过改造提升,九山路变美了,也更有韵味了。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

▲1931年九山河旧照,左边便是旧城墙

  鲜为人知的是,九山路还是温州城区唯一一条“建在城墙上”的道路。这里曾有围绕古城的西城墙,九山河则曾承担护城河的重任。

  九山一带是极具古温州韵味的一个片区,这里是温州古城“东庙、南市、西居、北埠、中子城”格局中,“西居”的所在地,也可以说,是古城最宜居之处。

  明代张阁老曾在这里建居所,近代弘一法师在这里逗留过;还曾集聚瓯海公学、温州中学等著名学府,走出众多学者名人。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2)

这里也饱含着温州人的乡愁: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3)

  温籍考古大家夏鼐,曾在散文《九山乡梦绕师门》一文中,追忆1924年时他与十中附小同班同学金志庄,经常一起到九山河城墙边为考温中而温书,累了就登高眺远,直到暮色苍茫、万家灯火。他写到:“在这里,可以俯瞰九山河和城墙内毗邻的瓦房;向郊外,可眺望到郊区一片稻田,点缀着几处村庄,青山绿水,景色宜人。”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4)

▲1924年,夏鼐投考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初中部时照片

因九山而得名

  温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水城市。相传一千多年前,晋代著名学者、堪舆学鼻祖郭璞以天象北斗二十八星宿,规划“山如北斗,城似锁”的温州郡城。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5)

  郡城选址的规划理念,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九座山峰,即指城内外松台、郭公、海坛、华盖、积谷、巽吉、黄土、仁王、灵官九山错立,形成北斗星的布局,与江心屿组合,出现天文学中北斗星绕着北极星转的场景。

  九山河之名,便源自九山。

  据康熙《温州府志》记载,松台山东有崇德寺,匾曰“九山第一”。崇德寺衰败后,旧匾额被移至今放生池前。因此这一带被百姓俗称九山,河称九山河。

护城河与古城墙

  走过改造提升后的九山路,你会发现路边有“西城濠”的题字。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6)

  所谓城濠,就是护城河。温州古城南北有江与河为城池,东西两边则是古时人工挖掘的护城河。如今存有两处城濠遗址,东城濠遗址在今公园路口中山桥一带,西城濠遗址则在今九山路。

  没错,九山河依托着拥有1600多年的古城墙,是温州城的西护城河,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

  如今的九山路,便是利用旧城墙基和城下小路扩建而成的一条长堤,南起清明桥,北至河通桥。九山路两面临水,绿堤贯中,两旁绿树成荫,堪与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相媲美。在《温州古旧地图集》中,九山河也曾被冠以“小西湖”的名字。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7)

  九山河以九山路为界,分为外河和内河。

  外河就是古城的护城河,南起清明桥,沿九山堤至粗糠桥,汇入勤奋陡闸,为城区主要排涝蓄水河道。

  内河称九山湖(俗称九山河),经胜昔桥、九山桥延伸至百里路。九山河中段旧称浣纱潭,相传郭璞建城时,在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浣纱潭就是其中一水。明清时,九山河曾称蜃川,清代始称蜃川东南水潭为落霞潭。落霞潭一带河面辽阔,水深三篙,泛舟其上,烟波万顷,是城中人游泳的好去处。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8)

▲20世纪30年代松台山

  内河中还有放生池,由郭公山泉源与松台山西麓泉源汇成。温州民间习俗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崇佛者购鱼、龟、蛇、蟹等水生动物至此池放生。

北宋温州知州杨蟠有《放生池诗》:

悠然已更乐,知是鼎中余。

有海尚可往,慎毋重见渔。

宜居之地,文教兴盛

  松台、九山一带,原是永嘉郡城的半壁河山。这里面山枕水,土地肥沃,山水与田园相得益彰,宜居之地名副其实。

  早在明代,此处已是著名的景区,是市民主要的游息之所,至今流传着许多著名诗人题咏的诗篇。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9)

▲妙果寺千佛塔

  古时沿九山河、落霞潭周围,是名园、寺宇密集之所,如九山寺、准提寺、妙果寺、普觉寺、宿觉寺,籀园、项园、依绿园、怡园等等,均富游览之胜。明朝内阁首辅张璁张阁老的府邸就曾建在附近,现在老温州熟悉的宝纶楼、三牌坊、大士门、妆楼下等地名,都与张璁有关。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0)

▲20世纪30年代的三牌坊

  从民国以来,九山还是教育资源非常集中的区域,早年的瓯海公学、温州中学,以及后来的温州四中、温州七中、籀园小学、少体校、石坦巷小学等都聚集于此。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1)

西射堂: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2)

  早在南朝宋时期,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就写过《晚出西射堂》一诗,赞美了周边景色,前两句便是“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

  据光绪《永嘉县志》:“西射堂在州治西南二里,净光山下,灵运建,暇则鸣琴其中。”

射堂,指的是中国古代士人掌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基本才能中练习射箭的地方。旧时西射堂里有射圃,中有堂屋三间,加以两庑,是历代府县官员习武骑射之地,也是休闲之所。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温州知府李琬重修,恢复谢灵运时之旧名,并作《西射堂记》。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3)

籀园: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4)

▲籀园

  籀园前身是近代温州十大私家花园之一的“依绿园”,位于九山河畔今籀园小学内,是清乾隆时期温州著名士绅曾唯、曾儒璋兄弟所建。

  兄弟两人于晚年购得九山湖畔五亩多菜园地,西傍九山河,南枕松台山,建一私家花园。由于花园依水环境幽静,风景秀丽,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故用杜甫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的“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句,取名依绿。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5)

▲旧温属图书馆(籀园)

  1908年朴学大师孙诒让(号籀庼)逝世,为了追念孙先生的学术贡献和办学成绩,温州文教界人士倡议建园立祠纪念。

1913年秋,由瑞安师范第一任监学郭凤诰发起,旧温属六县(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学界人士黄群等集资1400缗,购得“依绿园”故址,兴建籀公祠,于1915年竣工。1919年扩建为“温州公立图书馆”,后在祠旁叠假山,建庭轩,遍植花草树木,以孙氏号籀庼,改名为籀园。大门青石匾额“籀园”二字,由近代实业家张謇手书。1981年,籀园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保单位。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6)

瓯海公学图书馆: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7)

▲瓯海公学图书馆

  九山湖畔温州四中大门对面,有一座西式小洋房,走过的人常会被它典雅的中西合璧风格所吸引。

  这里是瓯海公学图书馆旧址,温州人俗称“八角亭”,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南最早的民办全日制中学——瓯海公学现存的唯一建筑物。

  瓯海公学走出了不少名人:上世纪20到40年代,“一代词宗”夏承焘、“一代曲宗”王季思等大家,都曾执教于瓯海公学;著名报人赵超构、作家叶永烈、红学家林冠夫、中科院院士张超然、灰学理论创始人孙万鹏等都曾在此求学。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8)

准提寺: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19)

  在窦妇桥东侧与籀园隔池相望有一处庭院,民国时期的地图上标明此地是准提寺。据善庆老和尚回忆,弘一法师在温期间时常来准提寺,当年他只是个10岁的小沙弥,弘一法师时常摸着他头点化他。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20)

▲弘一法师肖像

  准提寺门厅还较完整地保留着。门上方嵌有青石匾额一方,中央楷体阴刻“准提寺”三个大字,落款为陈祖经所书。陈祖经是弘一法师在温时的学生,曾就读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毕业时,弘一大师赠联:“简车于猎,安舫以游”。他所著的《弘一大德在温州》是研究弘一法师在温行迹的重要资料。

温州七大古镇(知道温州还有一条建在老城墙上的路吗)(21)

参考资料:

弘治《温州府志》、康熙《温州府志》、光绪《永嘉县志》

《鹿城人文景观》沈克成、汤章虹 著

编辑:汤琰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