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我月薪五千多(月薪82500晒)

上个周末,不少上班族因为一张从“小红书”流传出来的社交媒体截图,心情顿时复杂了起来。在这张截图中,一名中金公司交易员的妻子晒出了丈夫的收入证明,证明显示:该交易员月均收入为82500元。在发出截图的同时,发布者略带炫耀地问道:“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后财产吗?”

90后的我月薪五千多(月薪82500晒)(1)

网络截图(来源:澎湃新闻)

很快,这起“晒工资”事件就在网上激起了大量讨论。一名年仅29岁的国有控股投资银行交易员,年薪将近百万,既让不少人羡慕,也让很多人质疑这一收入水平是否合理。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到:中金公司严格限制员工对外透露个人薪酬,因此,这名交易员妻子的举动很可能“坑”了自己的老公。更加令人咋舌的是,82500元的月均收入,虽然已经足以让普通人目瞪口呆,但不乏有业内人士表示:中金内部很多人的收入比这还要高。

多个不同的讨论维度相互交叉,让这起事件牢牢抓住了公众眼球,形成了一场舆论事件。而最终为此事收场的,则是有关部门的一纸文件。8月3日,财政部公布了此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对国有金融企业的薪资问题提了三个明确要求:“积极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科学设计薪酬体系,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该文件虽然成文于更早之前的7月20日,但在这时公布,难免让人产生与这个热点话题相关的联想。

金融行业尤其是国有金融企业因薪资过高引发争议,并非新鲜现象,有关部门也已不是第一次对此出手加以整治。今年1月,同样在小红书上,一名博主晒出了自己2021年1月至11月的收入,为224.67万,已申报税额合计62.32万。后被曝出该小红书博主为中泰证券某非银分析师,虽然当事人予以否认,但该事件引发了行业热议。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证券从业者收入之间差距巨大,但无疑多是所在地的高薪阶层。2021年,中金公司员工人均年薪以116.42万元居首,其次是中信证券,人均年薪为94.59万,第三为华泰,人均薪酬88.57万元。面对这一现状,今年5月13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指引明确要求,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稳健薪酬方案,充分考虑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和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趋势,适度平滑薪酬发放安排,同时做好薪酬激励的极值管控和节奏控制。

面对有关部门的“限薪”举措,有网友质疑:财政部有没有权力约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高薪酬?对此,《南方日报》发表评论员扶青的署名评论《国有金融企业“限薪令”正当且必要》,回答了这个问题。文章写道:“财政部发文是有明确针对性的,即国有金融企业。既然政府是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东,就决定了这些公司治理不是简单的法人治理,而有着更丰富的意涵。早在2009年,财政部就对国有金融机构发布了‘限薪令’,此后,证券业和基金业也相继发布‘限薪令’,此次《通知》意味着‘限薪令’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所有国有金融企业,充分说明监管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90后的我月薪五千多(月薪82500晒)(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公众支持对国有金融企业限薪,并不应该简单被打为“仇富”或“眼红”。正如《南方日报》在文章中表示:“在证券、保险、银行这三大金融行业,大部分都有国企背景,有些甚至拥有金融牌照等特殊资源,不具有可比的民营企业。如果因为行业特殊而导致‘高薪’,有失公平。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更难免引发质疑、不满甚至是反对声音。《通知》要求国有金融企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就是充分考虑到了企业性质和责任。”从这个角度上看,“限薪令”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给从业者设限,而是引导金融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平稳运行。

对于新出台的金融“限薪令”,本报也于8月5日发表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的署名文章《金融业“限薪令”重在平衡》。文章认为,新政策既指向了行业之间的社会公平,也指向了金融行业内部的结构性公平:“企业总是认为超出平均工资水平的工资,可以促使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但普遍实行的‘密薪’制度,又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在效率和公平面前难以兼顾。最高的效率,往往只属于小部分企业精英,而大多数普通员工则对公平更加敏感,因此,合理化收入级差,事实上是稳定员工情绪、稳定企业生产、稳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不过,国有金融企业的高薪现状需要整改治理,并不意味着每个国有金融企业员工拿的高薪都不合理。回到最近引发争议的这起“晒工资”事件上,当事人通过妻子让自己的工资情况外泄,固然违反了企业内部规定,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足以为其是否“配得上”这份薪水下达“判决”。

对此,红网发表的评论《舆论搅动时,如何理解中金公司的“月均收入八万”?》,就认为金融人才拿高薪未必不合理。对于中金员工的高薪,作者这样分析:大企业更愿意找以中金公司为代表的顶级投行,后者从IPO中取得的手续费自然更高。这样的业务模式,必然伴随着岗位的高薪。“月均收入八万”是承做业务的收入水平,跟承揽业务所获得的报酬相比,可能还不算高。在文末,作者提出:“舆论在看到高薪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行业自有的价值创造规律。合规合法的生产要素和诚实劳动,应该被市场保护。”这一观点是否合理,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撰文/杨鑫宇

编辑/黄帅

责任编辑: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