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

【文/观察者网 张照栋】

融梗同人、抹黑运动员、剧情“脑残”、台词低能……

开播不到两天,热血青春竞技剧的《荣耀乒乓》的口碑就已经崩了。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3)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4)

看到网友的评论,相信《荣耀乒乓》的编剧李嘉一定觉得自己特委屈,毕竟他在此前接受《乒乓世界》杂志采访时表示,自己开展了大量的采风调研,采访了几十位运动员、教练员、体育记者以及家属,整理了26万字的调研报告。

李嘉还说道:“剧中包括两个主角在内的角色都没有具体对标的原型,他们身上结合了很多人共性的故事。”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5)

明明声称做了大量调研,《荣耀乒乓》却在片头黑底白字地事先声明: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6)

但是看了剧就知道,这剧绝对不是“纯属虚构”,但你要说它做了大量调研,似乎也没人信。

我们先来看看编剧李嘉所谓的“剧中角色没有具体的对标原型。”

中国国家队队长,人送外号“神算子”,每个对手的特点和弱点,都了如指掌;性格腼腆;小时候为强身健体开始练习乒乓球,后进入北京体校;早年间在省队实力垫底,差点被淘汰退队;

史上最快夺得大满贯球员,天才选手,性格桀骜不驯,性情飞扬,抗压能力超强,父亲是乒乓球教练,因违纪一度被开除出国家队。

看着两段描述,你以为我说的是乒乓球国家队双子星马龙、张继科?

不不不,我说的是《荣耀乒乓》双男主:徐坦,于克南。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7)

但只要翻翻马龙和张继科的履历,就不难发现,这哪是没有对标原型,这是照抄原型啊。

马龙,中国国家队队长,出了名的“靠脑子打球”的球员,被刘国梁赞为“战术大师”,也有球迷称其为“神算子”。

马龙小时候选择打乒乓球的原因,是父亲觉得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13岁时,马龙一度面临被省队淘汰的境地,后被教练关华安看中,把他从辽宁带到北京训练。

张继科,史上最快夺得大满贯球员,用时445天;奥运现场打瞌睡,抗压能力没的说;夺金后直接撕衣怒吼,性情飞扬可见一般。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8)

而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中国职业乒乓球教练,也是张继科职业生涯的启蒙教练。而在2004年,张继科因为违纪被国家队退回省队。

人物设定和角色经历的如此之雷同,如果这还不算“具体的对标原型”的话,不妨看看下面这两个具体细节:

徐坦准备放弃梦想回辽宁老家时,公交车车牌上写的是“鞍山”,马龙正是辽宁鞍山人。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9)

而剧中于克南的出生日期,与张继科是同一天。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0)

这设定,就差把马龙和张继科的身份证号码报出来了……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1)

如果上述主角的塑造尚可解释为基于现实的艺术加工的话,那么编剧对第53届苏州世乓决赛剧情的魔改,融梗,则让观众更加无法接受。

在现实中的2015年的第53届苏州世乓赛决赛,对阵双方是马龙和方博,而非马龙(徐坦)和张继科(于克南)。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2)

马龙当时4-2战胜方博夺冠,剧中的1-3落后的剧情根本没有出现在男单决赛中,而是出现在了同年的女单决赛中。当时丁宁对战刘诗雯,比分3—1领先,然后刘诗雯逐渐追上比分。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3)

而剧中徐坦膝盖受伤倒地的剧情也并非发生在马龙身上,而是照搬了当时丁宁崴脚的一幕。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4)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5)

除了人物、情节的生搬硬套外,让观众无法接受的还有剧中那些明显与常识不符的情节设计。

比如这宛如演唱会现场的乒乓球决赛现场;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6)

灯光这么刺眼,请问选手还怎么发挥?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7)

而观众席上,竟然出现了闪闪发光的应援灯牌……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8)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19)

要知道,乒乓球比赛现场的观众席,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发光体的,这对选手是很大的干扰。

剧中还称,徐坦和于克南同为国家队队友,却从来没在比赛中交过手……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同时期的两位顶级球员,怎么可能在正式比赛上没遇过?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0)

此外,对两位主角的设计也同样让人无语。

原型为马龙的徐坦,16岁还在省队垫底,与队友比赛能打出10-0的菜鸟。

在现实中,这种16岁没打出来的,在乒乓球天才遍地跑的中国,基本上就可以考虑改行了。而在《荣耀乒乓》中,编剧竟安排主角凭着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就逆袭成了世界冠军。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1)

现实中,马龙虽然也曾差点被省队淘汰,但那是13岁的时候。14岁,马龙就进入了国家二队,15岁升一队,16岁世青赛冠军,18岁就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

而剧中的另一位主角于克南,同样经不住推敲。

在被退回省队后,于克南本来可以通过集训更快回到国家队,却拒绝了并放话称要凭本事打回国家队。被教练训话时还嘴硬:“在省队待得挺好的,我舒舒服服也能拿冠军。”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2)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3)

但凡编剧多采访几个运动员,就绝对写不出这台词来。这不是少年意气,这是蠢。

于克南的原型张继科,2004年被退回省队后,一贯桀骜不驯地张继科直接陷入绝望。张继科在山东队的教练尹霄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当时的张继科每天鸭舌帽掩面,羞于见人,还因为鸭舌帽挡着眼睛,掉井里两次。

之后的张继科更是拼了命的想要回国家队,与剧中不知珍惜的于克南天壤之别。

事实上,《荣耀乒乓》在未开播前就曾引起过争议。在其放出的预告片中,主角徐坦有这么一句话:“我想要的,不是什么世界冠军,也不是大满贯,我就是想,想这么一直打下去。”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4)

当时网友就有网友直言:“编剧你给我出来,这是一个运动员会说出来的话吗?”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5)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6)

而徐坦的原型马龙面对这一问题时,是这样回答的:“竞技比赛就是为了赢,如果不赢的话,就是全民健身了。”

马龙 张继科实力(一边说着没原型)(27)

一边说着没原型,另一边就差把张继科马龙身份证号写上去了;一边编剧声称经过长时间的采访调研,另一边却是人物剧情、场景台词均经不住推敲;一边打着青春热血竞技剧的旗号,另一边却是罔顾现实的虚浮情节……

《荣耀乒乓》的创作团队如此不真诚的创作态度,无论是对于中国“国球”乒乓球这项运动,还是那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均不够尊重。

截止到发稿,无论是《荣耀乒乓》官方、还是本剧编剧李嘉,均未对网络上的争议作出回应。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