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王朝勃固王朝(巴列奥略王朝简史)
一 米海尔八世
1204年,在操纵下的第四次十字军攻破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破之时,时任罗马皇帝阿历克赛三世的女婿狄奥多尔一世流亡尼西亚,建立尼西亚帝国(也称拉斯卡利斯王朝)(1204-1261),在君士坦丁堡沦陷前后,科穆宁家族的阿历克赛 科穆宁(安德罗尼卡一世的孙子)和米海尔 科穆宁 杜卡斯分别在特拉比松(位于小亚细亚东北部)和伊庇鲁斯称帝,建立所谓“特拉比松帝国”和伊庇鲁斯君主国(后去帝号,称伊庇鲁斯专制国).罗马帝国四分五裂。十字军拥立佛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为“罗马皇帝”,在君士坦丁堡称帝,建立所谓拉丁帝国(1204-1261),又在希腊建立两个附属拉丁帝国的十字军国家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这两国15世纪相继被奥斯曼人灭亡)。两年后,鲍德温在与保加利亚的战争中战败被俘,死于狱中。十字军又拥立他的弟弟亨利为“罗马皇帝”,此后,所谓“拉丁帝国”的罗马皇帝又换了好几个,一个不如一个。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的罗马帝国
1259年,尼西亚帝国出身军事贵族巴列奥略家族的米海尔联合贵族,在热那亚人的支持下,发动政变,上台与尼西亚帝国的约翰四世(狄奥多尔一世的曾外孙,时年年仅7岁)一起成为共治皇帝,实权几乎全在米海尔八世手上,米海尔八世外号“蜘蛛”尽管不擅长军事,但手段灵活,擅长外交和政治。在突厥人,十字军和其他罗马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此时,拉丁帝国在尼西亚和突厥,和保加利亚人的夹击下,国力已经大为衰弱,只能控制君士坦丁堡及周围地区。1261年3月,米海尔八世在热那亚人的支持下率军偷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末代“皇帝”鲍德温二世(1228-1261在位)不敌,逃亡西欧。君士坦丁堡光复。米海尔八世随后废黜已经毫无利用价值的约翰四世,刺瞎双眼,终身软禁。成为罗马唯一的皇帝,建立了罗马帝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
米海尔八世
巴列奥略王朝
刚刚收复君士坦丁堡的罗马帝国处于强敌环伺状态,十字军虎视眈眈,随时会卷土重来,而小亚细亚的穆斯林作为罗马帝国的宿敌,亦是罗马人严重的威胁,米海尔深知,灵活的外交才能保证罗马帝国的生存。米海尔八世进入君士坦丁堡后下令放弃所有拉丁习俗,恢复了大多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的仪式和机构,恢复君士坦丁堡的人口,重建被破坏的教堂、修道院和公共建筑。他强烈地意识到西方拉丁世界,尤其是他的亚平宁半岛诸国(那不勒斯王国的查理一世、罗马教皇和威尼斯共和国)对他的巨大威胁,因为这些势力试图恢复拉丁人对君士坦丁堡的统治。因此,米海尔八世与热那亚联盟来对付威尼斯和其它爱琴海的拉丁国家,最后则与热那亚和威尼斯均达成协议来保障拜占庭与这些势力之间的力量平衡。1262年,米海尔八世迫使伊庇鲁斯君主米海尔二世·安基卢斯承认其宗主权。 在教宗乌尔班四世的调停下分别于1263年与亚该亚公国和1264年与伊庇鲁斯达成和议。根据这个和议亚该亚公国将摩瑞亚的米斯特厄斯、摩涅姆瓦西亚等三座要塞让给罗马。双方维持和平。注重与西欧改善关系,是米海尔八世的致胜法宝,米海尔八世一方面向罗马教廷派遣使节,表示原意领导东正教会服从罗马教皇,借此缓和与教会的矛盾,离间教皇与,另一方面,面对积极支持十字军的西西里国王安茹的查理,米海尔八世找上他的哥哥法王路易九世。投其所好,馈赠许多希腊古代手稿及珍贵文物,同时以谦卑的姿态请路易仲裁东西教会的矛盾,使得路易阻止了查理的东征计划,1282年,受米海尔八世支持的“西西里晚祷起义”爆发,阿拉贡王国趁火打劫,入侵西西里,安茹的查理忙于应对阿拉贡的入侵,无暇顾及东方,罗马帝国在西线的危机得以缓解。此外,米海尔八世还积极与蒙古伊尔汗国,埃及马穆鲁克王朝,金帐汗国等保持友好关系。伊尔汗旭烈兀曾与米海尔八世协定,迎娶米海尔八世的女儿玛丽亚·佩利奥洛吉娜。当玛丽亚到达波斯时,旭烈兀已经死了。因此,她就嫁给了旭烈兀的儿子阿八哈。阿八哈在迎娶玛丽亚的同时登基成为伊儿汗。米海尔八世的另一个女儿尤弗罗新则嫁给了金帐汗。通过一些列灵活的外交,米海尔八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罗马帝国的安全,1282年,米海尔八世去世,子安德洛尼卡二世即位。
1265年的罗马帝国领域
二 安德洛尼卡之乱
尽管米海尔八世长袖善舞,但他的一系列政策却为罗马帝国最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为了在教宗与拉丁帝国的支持者间制造隔阂,米海尔八世决定合并东正教与天主教教会。1274年派使节出席第二次里昂公会议,承认教皇最高权威,希腊教会和拉丁教会暂获统一,达到了其外交目的。但是米海尔八世做出的妥协在罗马遇到了巨大的反对。他不得不将许多反对合并的人关入监狱。然而,最后与那不勒斯联盟的新教皇马丁四世还是革除了米哈伊尔八世的教籍,并支持安茹的查理对罗马发动十字军远征,双方关系再度破裂。与教会的关系还是最终解体,这一宗教举措,反而导致罗马上下离心离德。在内政上,米海尔八世恢复了罗马帝国老的管理制度,但是未敢校正其缺陷。通过发放廉价的银币他加速了罗马商业的衰败。1267年,米海尔八世为了在与威尼斯的对抗中取得热那亚人的支持,许可热那亚人在君士坦丁堡城郊加拉太区建立商业特区,次年又让出该区全部商业特权,使得帝国最后的一点商业优势丧失殆尽。无异于饮鸩止渴。(巧合地是,1453年,奥斯曼人正是从加拉太区偷渡金角湾,最终导致君士坦丁堡沦陷)为了恢复君士坦丁堡的元气以及保卫帝国在欧洲的省份,米海尔八世削弱了安那托利亚前线的军队,不得不削减其薪水以及取消其免税。这个政策导致了这个前线的逐渐崩溃,突厥人逐渐涌入小亚细亚,罗马帝国无力阻挡。
米海尔八世加冕
米海尔八世死后,新继任的安德罗尼卡二世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在宗教上,安德洛尼卡二世一反其父亲的全部政策,对“统一派”(即支持东西教会统一的派别)操起屠刀,连亲兄弟君士坦丁也不放过,将其抄没家产,流放边境,宗教上的摇摆不定使得罗马帝国上下更加离心离德。安德洛尼卡二世迷信西欧雇佣军,将罗马自己的陆军削减得只剩几千步兵和骑兵,并解散了全部海军,单纯依靠一支热那亚雇佣舰队。由于严重地削弱了罗马的实力,但是,他所仰仗的雇佣军非但未能精忠报国,反而是引狼入室,1307年,受到安德洛尼卡二世青睐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雇佣军首领罗吉尔被刺,其手下部众立刻哗变,洗劫马其顿。希腊各地,给本就雪上加霜的帝国财政再次予以重创,4年后方才结束。在小亚细亚,土耳其人大量涌入帝国,手里没兵没钱的安德洛尼卡二世只能无奈的选择撤出下亚细亚地区。他将大量的希腊人撤出小亚细亚地区,将大片的领土拱手让给土耳其人。此时的帝国除了在小亚细亚的几个港口城市外,已经丧失了对小亚细亚的所有地区。在外交和军事上,安德洛尼卡二世也是一塌糊涂,1298年,安德洛尼卡二世被塞尔维亚人击败,被迫割让大片土地。1299年,突厥人的一支奥斯曼人在首领奥斯曼率领下独立,日后发展为埋葬罗马帝国的奥斯曼帝国。在西方,1296年,威尼斯热那亚冲突再起,7月,威尼斯舰队于加拉太区登陆,放火焚毁热那亚商业区,热那亚人则在君士坦丁堡屠杀,双方冲突升级,在黑海,爱琴海等海域展开激烈交锋,然而,这场在帝国境内的战争却使罗马人遭殃。昏庸无能的安德洛尼卡二世却摇摆不定,虽然偏袒热那亚人,但又不敢得罪,只好打出“中立”旗号,与清政府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日俄战争中“中立”如出一辙,最终是两面不讨好。1299年,威尼斯,热那亚签订和约停战,双方竟厚颜无耻地要求罗马帝国赔偿军费及双方在罗马境内的一切损失,软弱无能的安德洛尼卡二世不敢不答应,只得答应双方请求,1320年,拿不出钱赔偿的罗马帝国竟然遭到威尼斯舰队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被迫又让出更多的商业特权。
安德洛尼卡二世
在安德洛尼卡二世晚年,又爆发了臭名昭著的“安德洛尼卡之乱”,在晚年,老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和他的儿子米海尔九世、长孙小安德洛尼卡 3 人“共治”国政。小安德洛尼卡生活放荡,整天沉溺于追逐情妇、狩猎和赌博,往往入不敷出,债台高筑。令祖父,父亲失望不已,1320年,米海尔九世去世,失去父亲的管束,小安德洛尼卡更加放肆,竟因一点争风吃醋的小事杀死自己的亲兄弟,老皇帝闻讯大怒,下令剥夺小安德洛尼卡的继承权,取消他“共治”皇帝身份。另立迈克尔九世的弟弟君士坦丁为自己的直接继承人。小安德洛尼卡闻讯,干脆扯旗造反,于 1321 年复活节离开首都,投奔他的党羽色雷斯总督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希尔基亚内等人,在色雷斯称帝。称安德洛尼卡三世,于是,便爆发了一场持续7 年之久的战争。小安德洛尼卡知道自己军力薄弱,不足以与老皇帝的军队抗衡,便在色雷斯地区向地主和自由民慷慨许愿,大量赠送国有土地,改革税收政策,从而赢得人民的好感,乐于为他效命。这样,小安德洛尼卡迅速地集结起一支大军,由希尔基亚内统帅,浩浩荡荡地向首都进发。老皇帝闻讯十分恐慌,立刻派人与小安德洛尼卡讲和。条件是,承认小安德洛尼卡皇帝的名分,与他分享帝国的统治权,色雷斯和马其顿地区划归小皇帝。自己保有君士坦丁堡和其他地区。并保留外交上的权力。但这样的和平局面并没有维持很久。1322 年,小皇帝的两个同党坎塔库泽努斯与希尔基亚内之间发生了利益冲突,小皇帝支持了前者,希尔基亚内一怒之下便投奔了老皇帝的门下,老皇帝认为时机已到,便发兵进攻小皇帝的辖区。然而却出师不利,打了个败仗。当小安德洛尼卡的军队途经塞萨洛尼卡时,城内军民甚至把他那位顶替他位置的叔父君士坦丁捆绑起来,交给小皇帝以表忠心。随后,小皇帝的军队又击溃了老皇帝派来的一支土耳其雇佣军,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老皇帝被迫再次让步,承认其为共治皇帝,但此后不久,双方再次互相猜忌,1328年,安德洛尼卡三世废黜老皇帝,成为帝国唯一的统治者,安德洛尼卡二世被软禁修道院,4年后去世,“安德洛尼卡之乱”长达7年的内战,使得交战地区成为一片焦土,双方各自勾结土耳其雇佣军和保加利亚,西欧雇佣军雇佣军在罗马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帝国造成极大破坏。
1328年的罗马帝国
三 两约翰之乱
安德洛尼卡三世即位前就花天酒地,债台高筑,上台之后,更加肆无忌惮。此时,奥斯曼人开始在小亚细亚扩张,1329年,乘安德洛尼卡之乱,奥斯曼帝国第二任首领奥尔汗率领大军包围尼西亚,1331年攻破尼西亚,改名伊兹密尔,尼西亚在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期间,曾是罗马帝国的首都,后来又长期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尼西亚的沦陷,对罗马帝国影响极其恶劣。1336年,奥斯曼大军又大败罗马军队。将罗马势力彻底驱逐出小亚细亚。尽管如此,因约翰·坎塔库泽努斯的辅佐,帝国还是暂时保持稳定,约翰·坎塔库泽努斯是安德罗尼库斯三世内战中最重要的帮手和大金主。后来在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统治时期,担任帝国宰相并统领军队,其在军事、内政和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337年坎塔库泽努斯出兵消灭了希腊西部的伊庇鲁斯专制国,将其并入罗马帝国。1341年,安德洛尼卡三世去世,据说安德罗尼库斯三世临终前希望他继承皇位但坎塔库泽努斯坚决不受,发誓全力扶助9岁的小皇帝约翰五世(JohnVPalaiologos,1341——1391年在位)。
安德洛尼卡三世
然而,双方最终还是爆发冲突,安德罗尼库斯三世皇帝死后仅4个月后,愚蠢的皇太后安娜和大牧首约翰(JohnKalekas)等人趁坎塔库泽努斯领兵在外时在首都发动政变清洗坎塔库泽努斯家族的势力,走投无路的坎塔库泽努斯遂起兵反叛。就这样,帝国新的内战就此爆发了。约翰五世派系得到平民的支持,但约翰·坎塔库泽努斯背后则有大贵族的力量,激烈的战争引起农业衰败,粮食都必须仰仗邻近的塞尔维亚供给,而塞尔维亚从来不是帝国的睦邻。走投无路的约翰·坎塔库泽努斯只得找上奥斯曼土耳其人,将女儿嫁给奥斯曼帝国第二任苏丹奥尔汗,在奥斯曼人的帮助下,坎塔库泽努斯得以占据君士坦丁堡,加冕为帝,称约翰六世。奥斯曼人也借此占领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重镇加里波利,获得进入欧洲的桥头堡。而塞尔维亚沙皇斯特凡·杜尚打着支持约翰五世为旗号,疯狂攫取罗马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剩余领土。利用罗马人的内讧和黑死病,1346-1349年,日益强大的塞尔维亚王国在斯特凡·杜尚大帝的率领下,袭击了罗马在马其顿、色萨利和伊庇鲁斯等希腊地区。到了1350年代,帝国在巴尔干仅剩下色雷斯大部,萨洛尼卡和摩里亚孤悬在外。
约翰五世
在奥斯曼人的支持下。1347年,坎塔库泽努斯占领了日益萧条的君士坦丁堡,逼迫反对者承认自己成为帝国的共治皇帝——约翰六世(John VI),从而彻底拿到了帝国大权。约翰六世几乎彻底铲除了巴列奥略家族的统治,他的坎塔库泽努斯家族在中央呼风唤雨。然而,这场内战给帝国带来的伤害是灾难性的,在“两安德洛尼卡内战”后再次给垂垂老矣的罗马重击。此外,黑死病在1346-1349年肆虐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让本就病入膏肓的帝国进一步迈向“死亡”。为了巩固皇位和合法性,约翰六世将自己的女儿海伦娜嫁给约翰五世,还将儿子马修·坎塔库泽努斯册立为共治皇帝。不过逐渐成熟的约翰五世慢慢不满现状,开始着手夺回自己的权力。1352年,22岁的约翰五世袭击了马修,点燃了第二次“两约翰之战”。自知没有实力的约翰五世向当时的巴尔干霸主杜尚求援,许诺事成之后给予塞尔维亚更多利益。杜尚派遣4000名士兵协助约翰五世,马修则向自己的父亲约翰六世求助,后者将约一万名来自亚洲的奥斯曼人带到了巴尔干。兵败的约翰五世逃到泰尼多斯岛(Tenedos)避难。此后,约翰五世多次试图反攻均未能得手,只得在各地流亡。约翰六世虽然在内战中占了上风,但是,他与奧斯曼土耳其人的亲密关系却使得他大失人心,奧斯曼土耳其人乘帝国内乱之机大肆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对帝国最严重的威胁日益加深。在这种情况下约翰六世亲近奥斯曼人的政策引起帝国上下的强烈反对。约翰五世乘机于1355年底乘坐两艘热那亚人的平底船经马尔马拉海在君士坦丁堡秘密登陆,心怀不满的首都民众迅速起义,配合约翰五世推翻了约翰六世的统治。约翰六世被迫退位,在修道院了却残生。两约翰内战最终结束。
约翰六世加冕
两约翰内战可以说给本就羸弱的罗马帝国以最后打击,约翰六世引狼入室,引入奥斯曼人的支援,使得奥斯曼人开始在巴尔干站稳脚跟。大肆进行扩张。帝国在巴尔干的许多领土则被趁火打劫的塞尔维亚人侵占。内战和瘟疫对帝国造成的破坏,已经使得帝国摇摇欲坠。尽管1349年,在奥斯曼人的帮助下,罗马人发动全面反攻,次年收复了色雷斯,马其顿,塞萨利等被塞尔维亚侵占的地区。但大批奥斯曼军队进入巴尔干,反而成为帝国更大的威胁,可以说驱虎吞狼。得不偿失。很快,奥斯曼人将成为帝国最大的威胁。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1367年两约翰之乱后的帝国基本只剩君士坦丁堡和伯罗奔尼撒,萨洛尼卡等地区
四 奥斯曼入侵
1359年,奥斯曼帝国奥尔汗去世,次子穆拉德一世继位。穆拉德一世在位期间,开始采用“苏丹”头衔。1365年。奥斯曼大军攻破重镇亚德里亚堡,1385年,夺取索菲亚,保加利亚等国向奥斯曼臣服。而后,穆拉德一世转而向亚洲扩张,打败了罗姆苏丹国的残余势力,1387年。夺取安卡拉(今土耳其首都)。1389年,穆拉德一世又向欧洲发起进攻,进攻塞尔维亚,兵锋直指科索沃。并于同年的科索沃会战中大败塞尔维亚,使得塞尔维亚开始沦为奥斯曼的附庸,
第一次科索沃会战
与此同时,约翰六世的儿子马修还在巴尔干苦苦支撑,在西色雷斯的格拉齐亚努斯(今希腊格拉蒂尼)遭遇到塞尔维亚人的多次侵犯,他手下的突厥士兵人数不足多处于下风。1356年或1357年,马修被塞尔维亚人擒获,约翰五世得知后将他赎回,命他取消共治皇帝头衔后,前往摩里亚与兄弟曼努埃尔·坎塔库泽努斯一同治理摩里亚。后来,摩里亚专制国在1382年被马修移交给约翰五世的儿子——狄奥多一世。面对奥斯曼人的扩张。约翰五世几乎毫无办法,穆拉德一世的兄弟、奥尔汗一世之子苏莱曼帕夏在攻克亚得里亚堡后,又占领了色雷斯西北最大城市菲利波波利斯(今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他直接向罗马皇帝索要贡品否则踏平君士坦丁堡。约翰五世不得不在1367年以东正教会名义向教宗乌尔班五世屈服,两年后,这位卑微的皇帝借道那不勒斯前往罗马城,在圣彼得教堂皈依天主教,成为教宗是基督教的最高领袖。但由于这些行为仅有他一人参与,因此并未真正弥合东西教会的分裂局面。堂堂的罗马皇帝在救亡图存之际变得一贫如洗,1369年从罗马城前往威尼斯的途中,约翰五世因为债务被扣押,逃脱后又在去往保加利亚领土的路上被抓获。1371年,认命了的约翰五世正式承认奥斯曼的宗主权,交钱纳贡,派出人质,从此罗马帝国成为了奥斯曼人的附庸国。帝国最后的尊严也荡然无存。
到了这个时候,罗马统治者不仅不想办法救国,反而还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在约翰五世在位末期,又发生了两次反对他统治的政变。1373年,他的儿子、太子安德洛尼卡四世(Andronikos IV)发动了巴列奥略王朝的第四次内战,企图推翻父亲,但这次行动最终失败。皇帝剥夺了他的太子身份,刺瞎了他的一只眼睛,并给予他的弟弟曼努埃尔。三年后,在热那亚人的帮助下,安德洛尼卡四世越狱成功,入主了帝国皇位并囚禁了父皇和弟弟。穆拉德一世得知后进行了直接军事干预,他并不希望自己在君堡的代理人失去身份。1379年,约翰五世第二次复位,不过他与安德洛尼卡四世达成和解,后者恢复成为他的继承人。然而1385年安德洛尼卡就因病去世。1390年,安德洛尼卡四世的儿子、约翰五世的长孙约翰利用穆拉德一世在科索沃战役后遇刺身亡的契机篡位,史称约翰七世(John VII)。不过约翰七世的皇位只坐了五个月,他的皇叔曼努埃尔就从威尼斯借兵将他逐出,约翰七世流亡奥斯曼,第二次复位后几个月后,一生几乎都在内乱中度过的约翰五世撒手人寰,终年58岁,小儿子,在奥斯曼帝国做人质的曼努埃尔二世(Manuel II)逃回君士坦丁堡,登基即位。
罗马帝国的突厥雇佣兵
五 自救与十字军
1389年,奥斯曼帝国的新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即位,从1391年开始,巴耶塞特一世就数次攻打君士坦丁堡,兵临城下,歼灭大量罗马军队,并要求曼努埃尔二世割让首都部分城区给奥斯曼人,允许奥斯曼人在此修建清真寺,同时要求增加年贡,开放加拉太区作为奥斯曼人的军营等等无理要求,1395年,奥斯曼人又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入侵匈牙利,大掠而还。面对奥斯曼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罗马皇帝约翰五世,曼努埃尔二世先后向西欧求救。教皇号召发动十字军,对抗奥斯曼大军。1396年。西欧各国包括法国,勃艮第,德意志,匈牙利,威尼斯等诸国响应号召组成十字军,发动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以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为主帅。勃艮第公爵无畏的约翰和布锡考特为副帅。9月,与奥斯曼大军在尼科波利斯决战,最终,因法国骑士不听将令,擅自冲锋,最终大败,约翰,布锡考特等人被俘,后被重金赎回,西吉斯蒙德划小船在亲信拼死保护下逃走,捡了一条命。此战过后,巴耶塞特之名令西欧闻风丧胆,十字军基本放弃拯救罗马,任罗马帝国自生自灭。
尼科波利斯会战
不死心的曼努埃尔二世仍然将西欧视为救命稻草,他先是请求向被封锁的首都运送粮食,而后向西欧各国求援,但得到的多是口头支援,只有俄罗斯人给与了不多的金钱和法国人支援的1200骑兵,几乎是杯水车薪。1399年,曾参与尼科波利斯战役的法国统帅布锡考特被释放回国,再度出马,率领这支1200多人的部队驰援罗马帝国。在一年的协防期间,他凭借不俗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化素养,与皇帝曼努埃尔二世结下友谊,还被封为君士坦丁堡的兵马大总管。但因为援军太少,所以布锡考特建议曼努埃尔二世亲自前往西欧各国游说。曼努埃尔二世与布锡考特前往西欧进行了3年半的游说活动,虽耗费金钱无数,但最终劳而无功,在布锡考特的劝说下,曼努埃尔二世与逃亡奥斯曼的约翰七世讲和,邀请其回国,在曼努埃尔二世访问西欧期间(1399-1403),约翰七世作为摄政主持政务,。虽然只是临时协防的客军将领,但布锡考特的这一干预意义却十分重大。就在这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自中亚的帖木儿大军,入侵小亚细亚,巴耶塞特一世亲率主力,迎战帖木儿。1402年。两军于安卡拉决战,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奥斯曼军被帖木儿打的大败,巴耶塞特一世被俘,后死于狱中。巴耶塞特一世死后,由于没有指定继承人。诸子争立,打起了内战。,这给了罗马帝国一个绝好的机会,在此期间,趁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困境,约翰七世和巴耶塞特一世继承人订立条约,以保障土耳其人的宗教特权和提供财政支持为条件,收回了马尔马拉海沿岸地区和萨洛尼卡地区,但猜忌侄子的曼努埃尔二世从西欧返回后,宣布条约无效,将他调任萨洛尼卡总督,他在那里作为一个半独立的统治者生活到病死为止,
约翰七世
曼努埃尔二世
虽然奥斯曼帝国的内战给了罗马以喘息之机,但无兵也无钱的罗马帝国事实上什么也做不了,在此期间,曼努埃尔二世所能的至多不多是加强摩里亚(伯罗奔尼撒)地区的防务。为了讨好,曼努埃尔二世再次将整个东方贸易的交通权让给威尼斯,做出自杀式的自救。1413 年奥斯曼帝国的内战结束, 穆罕默德一世(1413-21 在位)获取胜利。在 1414 年,西吉斯蒙德联合罗马皇帝曼努埃尔二世(1391-1425在位)和瓦拉几亚统治者米尔恰企图利用、资助一位不确定血统的奥斯曼帝国王子夺取土耳其国王宝座的方式, 来挑起土耳其内战。这位王子的夺取王位行动虽然失败,但是却为穆罕默德的弟弟穆斯塔法争夺王位提供个第二次机会。在 1416 年,在匈牙利支持下,米尔恰和曼努埃尔实质上支持穆斯塔法入侵奥斯曼帝国的鲁米利亚地区,并伙同小亚细亚的卡拉曼(Karamanid)王朝(同样由突厥人建立 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消灭)攻击了奥斯曼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领土。但最终失败,穆斯塔法逃亡罗马帝国的萨洛尼卡城寻求庇护。作为对罗马人支持穆斯塔法的报复,穆罕默德围攻了萨洛尼卡。1421 年穆罕默德一世去世,长子穆拉德二世即位,就在穆拉德二世登上王座之后不久,曼努埃尔二世把穆斯塔法释放了出来。穆斯塔法答应当其夺取王权后,将会把加利波利和其它一些领土归还罗马帝国。然而穆斯塔法最终兵败身亡。土军再次包围君士坦丁堡和萨洛尼卡,罗马帝国割地赔款,将萨洛尼卡割让威尼斯,企图拉威尼斯下水对抗奥斯曼,但该城还是于1430年被奥斯曼大军攻破。萨洛尼卡是罗马帝国仅剩的两座大城市(剩下的一个是君士坦丁堡)之一,,萨洛尼卡沦陷后,罗马帝国实际上已无地可割,无税可收,仅能靠君士坦丁堡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工商业收入过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君士坦丁堡市长。1425年,心力交瘁的曼努埃尔二世去世。
曼努埃尔二世于1421年任命长子约翰八世为共同统治者,当曼努埃尔二世于1425年7月21日去世后,约翰八世便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1432年,约翰八世成功地抵御了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为了抵抗奥斯曼帝国的威胁,约翰八世亲自走访威尼斯共和国、米兰大公国和匈牙利王国寻求援助,但是只有教皇才有号召力组织一支十字军,为了十字军,代价就是东正教会要服从教皇的指挥。他亲赴罗马与教皇尤金四世会晤试图达到东正教与天主教的统一。1439年两人在佛罗伦萨就此签署了一份协议,但是这一联盟遭到了君士坦丁堡大多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约翰八世出卖了他们的灵魂,高喊着宁愿看见苏丹的头巾,也不愿见到教皇的三重冠。约翰八世陷入困境。
约翰八世
1444年。在教皇尤金四世支持下,匈牙利号召发动十字军。攻打奥斯曼帝国。巴尔干各国纷纷响应,然而,西欧各国对此态度消极,相应寥寥。匈牙利和巴尔干各国拼凑成一支十字军,向奥斯曼帝国发起进攻。11月,两军于瓦尔纳遭遇,决战。即著名的瓦尔纳战役,此战,在匈牙利名将白骑士匈雅提的指挥下,十字军本已取得优势,然而,匈牙利年轻的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的擅自的愚蠢的冲锋,不仅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也葬送了整个大军,见国王被杀,十字军纷纷溃败,十字军最终大败。匈雅提拼死杀出重围逃走,瓦尔纳会战号称中世纪的“最后一次十字军”。从此之后,欧洲各国再也没有组织起十字军对抗奥斯曼军队。瓦尔纳会战后,奥斯曼大军又在1448年的第二次科索沃会战中,再次大败匈牙利和巴尔干军队。经过两次大败,欧洲各国完全放弃组织十字军,放弃拯救罗马帝国,任罗马帝国自生自灭。至此,罗马帝国已经危如累卵。约翰八世也在第二次科索沃战役之后不久忧惧而死,无子,由弟弟君士坦丁即位,这就是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瓦尔纳会战
六 帝国毁灭
1449年,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罗马皇帝,此时的罗马帝国已经到了崩溃的地步。此时的罗马帝国除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伯罗奔尼撒半岛(摩里亚),领土基本丧失殆尽。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担任王子期间。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曾经以伯罗奔尼撒半岛为基地发动北伐,意图打通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君士坦丁堡的联系。君士坦丁十一世一度收复希腊重镇雅典和底比斯,但在奥斯曼大军干预下,成果全部付诸东流。
1450年的罗马帝国(紫色部分)
君士坦丁十一世继位时,连继位大典的钱都拿不出来,还要借钱。政令基本出不了君士坦丁堡,成了名副其实的“君堡市长”。尽管如此,他仍然尽最大努力,复兴罗马帝国。而在当时,西欧各国因为瓦尔纳会战和第二次科索沃会战的失败,已经基本放弃罗马帝国,任其自生自灭。。君士坦丁十一世厚着脸皮,向西欧求援,西欧让他放弃东正教,皈依天主教,合并两个教会,1452年,君士坦丁十一世同意教会合并,但是遭到君士坦丁堡市民和教会激烈反对,他们甚至扬言宁可接受戴头巾的穆斯林统治,也不愿意与西欧合并,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此时的君士坦丁堡经过当年十字军洗劫,一蹶不振当年人口近百万的君士坦丁堡现在人口不到10万,破败不堪,甚至城内都有不少农田,财政破产,经济崩溃。君士坦丁十一世手上几乎无牌可打:一座孤城,西欧放弃援助,城内市民拖后腿甚至充当带路党,可以说内外交困,只能闭眼等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
1451年,奥斯曼帝国第七任苏丹穆罕穆德二世再次继位。年仅20岁,穆罕穆德二世野心勃勃。决心消灭还在苟延残喘的罗马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1453年初,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十余万大军。来到君士坦丁堡城下,意图彻底灭亡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爆发。罗马军尚不足一万人,处于绝对劣势。但是,战前。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提出议和,要求君士坦丁十一开城投降。,称臣纳贡,作为交换,可以饶他性命,打发他到伯罗奔尼撒做个领主养老。被君士坦丁十一世断然拒绝。君士坦丁十一世决心与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共存亡。谈判破裂,4月6日,奥斯曼大军开始攻城。
影视作品中的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大军攻打君士坦丁堡的狄奥多西城墙,他们用火炮、攻城锤和投石器猛烈破击城墙,并填平壕沟,架设云梯,还在城墙下挖掘坑道。,罗马军民在君士坦丁十一世领导下。同仇敌忾,多次打退敌军进攻。奥斯曼大军见状,动用所谓乌尔班大炮轰击城墙。多个星期以来,土军以巨型大炮攻击城墙,但仍未能轰出缺口。由于巨型大炮装填弹药极需时,罗马守军能够在每次炮轰后修补大部份的破坏。因此巨炮事实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六个星期后更是炸膛被毁。炮师乌尔班本人也因炸膛散架遇难。
乌尔班大炮
奥斯曼海军也来援助,但是,被罗马军在金角湾的铁链阻挡,无法深入城内,与陆军配合。虽然西欧各国没有援助,但是。北意大利各城邦派出了一些援军,热那亚名将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自发前来。散尽家财,率自己招募的军队700人,从海路前来援助君士坦丁堡,击沉数艘奥斯曼军舰,成功进入城内。乔万里有勇有谋。富有军事经验,他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罗马军士气。君士坦丁十一世大喜,承诺击退奥斯曼人后封他做总督。
奥斯曼军的进攻
奥斯曼大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4月底。穆罕默德二世买通城外的热那亚商人占据的据点加拉太塔。奥斯曼人在陆地上铺设木板滑道。在木板上涂油。用人力将70艘战舰拖了过去,绕过罗马军在金角湾布置的铁链。奥斯曼海军进入金角湾,使得君士坦丁堡腹背受敌。罗马军的处境更加危险了。到了5月,奥斯曼大军海陆配合,继续连续发动数十次疯狂进攻,都被罗马军打退,士气大跌,但是城内罗马军也基本死伤殆尽。土军曾挖掘隧道,试图穿过城墙,很多挖掘者是塞尔维亚人,由扎加诺斯帕夏指挥。罗马人的工程师约翰尼斯·格兰特(苏格兰人)挖了一些隧道对付土军,让守军进入隧道把敌人消灭。另外一些土军隧道被灌水。最终罗马人捉了一位土军重要工程师,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土军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随即被破坏。
土军攻城
5月22日,晚上天空出现月蚀,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新月是伊斯兰的象征)5月29日,奥斯曼大军发起最后总攻。早上土军再次进攻,第一波攻势由训练及装备皆不足的辅助部队执行,基本都是炮灰,失败是意料中事,只不过是用他们去削弱守军力量。第二波攻势主要由小亚细亚各族执行,集中攻击西北部的布雷契耐城墙(Blachernae walls)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经对它造成部份破坏。该段城墙在11世纪时建造,较其它城墙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军就是从该段城墙攻入城内。土军虽然曾经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军击退。第三波攻势由穆罕默德的苏丹亲兵执行,守军最初还能坚持一阵子,但后来负责防守其中一段城墙的热那亚将领乔万尼·朱斯蒂尼亚尼在作战中受了重伤,离开了城墙,令守军开始出现恐慌。(城破之时,乔万里在热那亚军掩护下突围,3个月后伤重不治而死)罗马军士气大跌,奥斯曼大军发起疯狂攻击,恰巧此时,土军发现布雷契耐城墙的科克波塔门并没有锁上(土军没有使用贿赂或其它诡计,只是守军大意,尤其是炮轰遗下的瓦砾把那城门闭塞了),便从那儿冲入城内。土军蜂蛹进入城内,罗马军崩溃。君士坦丁十一世见大势已去,脱下皇袍。单枪匹马,冲入阵中,最终战死,君士坦丁堡城破,罗马帝国灭亡。土军进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君士坦丁堡成为人间地狱。幸存居民有不少都被卖作奴隶。伟大的罗马帝国至此灭亡。。战后,1461年,奥斯曼大军围攻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特拉布宗帝国,特拉布宗的罗马“皇帝”大卫 科穆宁 开城投降。罗马残余势力至此彻底灭亡。君士坦丁十一世尽管是亡国之君,但是他才能出众,人品很好,富有人格魅力,假如生在太平盛世。也许能成为像查士丁尼和巴西尔一样伟大的君主,可惜生不逢时。在几乎无牌可打闭眼等死的情况下,作出了种种挽救罗马帝国的努力,尽管最后失败,以身殉国,但是差一点就成功(5月29日是奥斯曼大军的最后一次总攻,苏丹在头一天承诺如果次日进攻还不奏效就退兵)。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值得尊重。称得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土军进城
土军攻城
纵观巴列奥略王朝的历史,建国时,罗马帝国虽然已经衰败,沦为二流国家,但尚能自保,然而,米海尔八世的短视为帝国的灭亡埋下了最后的伏笔,土耳其人开始发展壮大,两次内乱安德洛尼卡之乱和两约翰内战更是使得罗马帝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后期。历代罗马皇帝都花费本可以用来组织军队或者改善财政的大量金钱前去游说西欧,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然最终劳而无功。得不偿失,到了君士坦丁十一时期,尽管他才干出众,有挽救帝国的决心,但已无力回天,最终以身殉国,罗马帝国的灭亡,只赢得后人的无限哀叹。
参考文献
《拜占庭帝国通史》陈志强
《拜占庭 一个中世纪帝国的传奇历史》(英)朱迪斯·赫林
《拜占庭的衰亡》(英)约翰·朱里叶斯
(芝兰学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