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

顺德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中国百强县区,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与东莞、中山、南海并称“广东四小虎”。其下辖有6个镇,4个街道(相当于镇),也可以说是10个镇,每一个镇街名字由来都有一段故事在里头。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1)

大良街道:

顺德的县城,原本叫太艮,据说是因为地处古太艮峡而得名。明朝景泰年间,顺德人黄萧养起义,明廷镇压平定后,为加强管治,设立顺德县,隶属广州府,县治设在黄萧养起义的根据地太艮。而艮为八卦之一,粤语里八卦含有饶舌,多管闲事的意思,是贬义词,有文人认为不雅,于是巧妙地把太字的一点移到了艮字之上,改地名为大良。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2)

大良清晖园

陈村镇:

原称龙津,东汉时太尉陈临死后在村头建置陈太尉庙,故后来称为陈村。陈村镇有中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基地,有中国“花卉第一镇”之称。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3)

陈村花卉世界

北滘镇:

因当地有一百多条大小河涌,而本地人惯称河涌为滘,所以有百滘之称,后因与北语音相近,逐渐改称为北滘。大名鼎鼎的美的、碧桂园等都在北滘,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4)

乐从镇:

在清朝时期名为葛市通津,清末,各乡组织义军云集该地步行前往攻打佛山、广州等地清军,旗号写着“乐意顺从”,于是后人便把葛市通津改称乐从。乐从家具业发达,具有“中国家具商贸之都”之称。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5)

乐从家具城

龙江镇:

唐代建村时当地名为大岗墟,龙江的得名众说纷坛,据说是因当地有龙山、大岗,故合称龙岗,而后渐改称龙江。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6)

杏坛镇:

在南宋时由夏、谭两姓开村,取古语“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杏坛二字为村名,既是夏谭两姓的谐音,又标榜为礼乐之乡。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7)

均安镇:

在清朝宣统年问由仓门、三华两村富户共同开辟为墟市,取名均安,意为共同安居乐业。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8)

均安蒸猪

容桂街道:

容奇镇——因以前有容山、奇山得名;桂洲镇——于南宋末年,南雄珠矶巷人逃难至扶宁岗定居,因岗上有三株较大的桂花树,故称桂花洲,以后逐渐简称桂洲。2000年2月2日,撤销容奇镇、桂洲镇,成立容桂镇。 全国知名的富镇及工业重镇,著名家电企业格兰仕及万家乐等等就位于容桂。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9)

伦教街道:

因明朝乡判郑循齐管理乡务有方,朝廷赐给“伦常之教”牌匾作为奖赏,故有伦教之称。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10)

伦教糕

勒流街道:

勒流原称额流,北江水本是向东流,但流到此地逆转向北,故称额流(逆流)。但额、逆两字均意头不利,于是取其谐音勒字,改称勒流。

顺德历史文化底蕴(顺德十个镇街名称的历史由来)(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