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最新水位是不是已经正常了(鄱阳湖告急)

鄱阳湖最新水位是不是已经正常了(鄱阳湖告急)(1)

从去年到今年,关于鄱阳湖水位告急的新闻从未断过,很多朋友可能满脸问号,这个鄱阳湖是怎么了?它的水位告急,对咱们国家有什么影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频频发生?本期文章我们就来对鄱阳湖来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咱们以去年7月11日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数据来举例说明。当天在水文站的水位井内,湖水的高度已经达到了22.74米,超过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足足13厘米,是为历史极值,从这一刻开始,江西省全境进入到防汛战时状态。可即便如此,洪灾也导致全省超过521万人受灾,45.57万公顷土地被毁,直接经济损失64.9亿元。

然而一切都还未停止,水位始终居高不下,面积已达4206平方千米,为十年来之最。当时就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攀升,那么鄱阳湖的总面积将会超过青海湖,瞬间跃居“中国第一大湖”的宝座,当然了,这并非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鄱阳湖的面积不断扩大,意味着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将面临严峻的防汛形势,压力倍增。

鄱阳湖最新水位是不是已经正常了(鄱阳湖告急)(2)

鄱阳湖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大约6000万年前燕山运动,江西北部岩石受到挤压后倾陷形成的,后在大约距今2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山体不断地抬升,在形成今日之庐山的同时,造成盆地继续下沉,鄱阳湖方得形成,在史料中经常提及的“彭蠡泽”便是如今的鄱阳湖。

放眼整个长江流域,鄱阳湖是一个集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于一体的通江湖泊,配合上独特的地形地貌,也就有了“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特殊景观。就普遍情况来看,在进入汛期后,湖水的水位超过20米,鄱阳湖的面积可达4125平方千米;而进入枯水期后,河相呈现为水位12米左右,面积缩小到不足500平方千米。所以用“飘忽不定”这个词来形容鄱阳湖是十分形象的。

其实鄱阳湖的水位暴增,我认为和长江有分不开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呼啸而下,沿途还不忘“招兵买马”,把流域两岸的众多江河全部收于麾下,等到了湖口县,即长江中下游分界点的时候,其主要的八大支流其实已经被吸收了七个。怎么说呢?此时的长江像极了练摊喝多了的醉汉,东倒西歪满肚子是酒,在看到鄱阳湖的时候终于忍不住“倾斜而下”,于是鄱阳湖不堪负重,水位连连上升。

鄱阳湖最新水位是不是已经正常了(鄱阳湖告急)(3)

当然了,我只是说湖水水位的上升和长江有很大的关系,却并非全部要让长江背锅买单,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鄱阳湖作为国内最大的淡水湖,本身也具有“容纳百川”的气魄,像修水、信江、赣江、饶河等江西境内的五大河流,无一例外都要投入它的怀抱,就算是李白诗句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最终也要汇入鄱阳湖。

每年进入夏季,伴随着江西降雨量的增加,很多网友都开始赞叹起庐山的瀑布和五大支流的豪迈,可在我看来,与这些瑰丽的美景相比,持续降雨带来的自然灾害似乎更应该令人警觉和紧张。

事实上到了长江下游一带,支流就开始变得非常少了,这就代表鄱阳湖承担了长江进入下游前作为“蓄水池”的角色,如果湖水的水位一直不断上升,那么下游的江淮和太湖流域一定会遭受巨大的影响,而且因此人们面临的危害将会被无限放大,换言之,只要守住了鄱阳湖,就等于守护了长江下游诸多城市的安全,守护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

由于地位突出,价值巨大,尤其是在江西境内首屈一指,几乎无法被替代,因此关于鄱阳湖的防汛工作,向来是江西有关部门的民生之重。

当然,它的地位不仅仅是地理水文上的,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鄱阳湖及其水系为江西省的经济发展立下了不世之功,我觉得说正是由于鄱阳湖的存在,江西儿女们才赖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五大水系进入鄱阳湖后积淀了大量泥沙,久而久之就孕育出了万亩良田,江西儿女们在这里围湖造田,养鱼种稻,从宋代开始就成为了赋栗之丰天下之最的“鱼米之乡”。

如果沿着鄱阳湖—赣江流域一路南下,过了梅关驿道就到了珠江流域,现在我们有飞机,有高铁,有高速,自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可试想一下,千百年前我国的陆路交通并不发达,这就是我国内陆联通南北的重要水运通道。江西向来盛产瓷器、茶叶、木材,且农作物种植发达,这些丰饶的物产无一例外,都是经过这一水路运出,在这种大背景下,才有了江西景德镇、吴城镇、河口镇和樟树镇四大古代商镇的繁荣兴盛。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现在,如今经过江西的有包括京九线在内的六条主要铁路干线,还有二十八条出省通道以及多达七座机场,它们纵横交错,形成了江西现代化的发达交通网络,把这个地区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鄱阳湖的水运似乎不如以前重要了,但大家不要忘记,江西仍然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中鄱阳湖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可估量。

鄱阳湖最新水位是不是已经正常了(鄱阳湖告急)(4)

拿2019年的数据来说吧,这一年江西全省的粮产量高达431.5亿斤,而其中源自于鄱阳湖滨湖平原的水稻、小麦、大豆等经济作物就占到了大头,做出了傲人的贡献!

我们把格局放开来看,从先秦时代的彭蠡泽到今天鄱阳湖助力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不难发现一个比较奇妙的现象。简单来说,当湖域面积不断扩大的时候,正好就是江西历史上发展最好的阶段;而当湖域面积持续萎缩的时候,紧接着江西一地的经济也会陷入倒退的境地。

那么除了经济上的助力外,鄱阳湖还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我认为这就要聊聊鄱阳湖及其水系、湿地给江西生态环境立下的功劳了。

前面提到,鄱阳湖向来“飘忽不定”,涨落变化较大,因此就形成了不少的湖泊湿地、洲滩湿地、沼泽湿地、滨湖湿地以及三角洲湿地等等,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还可以此为基础拓展出大量的人工湿地,而这些自然景观的合理布局,就对调节江西的整体气候和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地理学者称鄱阳湖为“江西之肾”的原因。

举几个例子大家其实就明白了,在鄱阳湖流域形成的湿地景观中生活的白鹤种群十分庞大,据统计占到了全球的98%,也是目前全球公认最大的越冬白鹤聚居地。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就有数以十万计的各种珍禽候鸟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越冬,就拿我们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鸿雁来说,据观测就多达3万余只,为世界之最。

考虑到鄱阳湖巨大的生态价值,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鄱阳湖就被国际组织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中,主要的保护对象就是其生态环境以及珍惜的各种候鸟。

鄱阳湖最新水位是不是已经正常了(鄱阳湖告急)(5)

大家看到这里,似乎心里都开始为鄱阳湖,为江西的兄弟姐妹感到高兴了,甚至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感到无比骄傲,这当然没错,但在视频的最后,我还是要扎一下各位老铁的心。在长达千百年的泥沙淤积、人工围湖造田以及现代化捕捞等活动的影响下,科学家已经发现鄱阳湖的蓄水容积开始逐年缩小,事实上我认为这也是导致湖水水位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这里,我还是要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大家对鄱阳湖了解多少?还知道国内哪些水系对地区经济、文化具有独特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