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复备人: 时间:

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会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在探索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能用所学新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3.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课前游戏

师:体育课上我们都报数,今天这节课上也请大家报数(1-30),但是你还要记住自身所报的数是多少。 学生报数1、2、3......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

师:在刚刚结束的寒假中,小明同学积极参加了社区的公益活动,为了增加春节期间的节日氛围,社区要用右图所示的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来装饰社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预设2:正方形的边长最短是多少分米?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今天一起研究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尝试猜想,操作验证

请同学们先猜一猜,你认为这些展板的边长会是多少分米?

学生猜6,8,12,24等。

师:猜想只是成功的开始,究竟这些展板的边长会是多少分米?让我们动手验证吧。 拿出学具盒中的这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代替“春”字,同桌合作,先讨论好怎样摆,再用你手中的这些纸片摆摆看。

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二)交流展示,发现规律

通过亲自动手摆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了吗?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预设1:用6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

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6÷3=2(次),6÷2=3(次)

预设2:用24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

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12÷3=4(次),12÷2=6(次)

预设3:用54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

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18÷3=6(次),18÷2=9(次)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操作与交流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增强空间观念。

(三)总结归纳,揭示概念

师: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

预设:24、30、36……。

师:你们真了不起,你能拼出所有的正方形吗?的确如此,拼出的正方形有无限多个。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正方形的边长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预设:所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板书: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1)

师:为了更好地研究,请你动手填一填。

课件演示(见图2)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2)

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展示。

课件演示(见图3)

预设:我发现2和3的倍数有一样的。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3)

我发现6、12、18、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课件演示(见图4)

师:像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

预设: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既是一个数的倍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仔细观察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预设: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其中最小的是6。

师:2和3的公倍数中,6是最小的,6就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板书:其中最小的就是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求铺满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实际就是求什么?

预设:求2和3的公倍数。

师: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实际是求什么?

预设:求2和3的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了。

【设计意图】以学生活动为主,不仅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同时呼应了创设的情景,理解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现实意义。

(四)自主探索,找出方法

1.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能自己找出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吗?

独立尝试,完成在练习纸上。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汇报一一列举出12和18的倍数,再找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18的倍数有:18、36、54、72、90、108……

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引导学生逐个检查并打圈。)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师:除了将12和18的倍数分别一一列举,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没有更快捷一些的方法?

只列举出一个数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呢?

学生展示。

预设:先找出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再从中圈出18的倍数

先找出18的倍数有:18、36、54、72、90、108……再从中圈出12的倍数

师:从12的倍数中找18的倍数,还是从18的倍数中找12的倍数,都只要从一个数的倍数中找出另一个数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样,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呢。大家回想一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4)

预设:短除法

师:实际上用短除法也能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课件演示 (见图5)

师:要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除到两个数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最后把除数和商乘起来就得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3×2×3=36

师:用上面的方法求出6和15的最小公倍数。

师:同学们能总结用短除式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预设: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从最小的开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两个商连乘起来。用最小公倍数分别乘2、乘3、乘4……可以得到其他的公倍数。

3.对比理解,总结提升

师:用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找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相同点是用公因数依次去除,除到只有公因数1为止。不同点是求最大公因数是只把除数连乘起来,求最小公倍数是把除数和商都连乘起来。

【设计意图】体验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43页自主练习第1题

用△圈出4的倍数,用○圈出6的倍数

表中4和6的公倍数有:----------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圈4和6的倍数,直观的找到50以内4和6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加深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的理解。

2. 课本43页自主练习第2题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15 16和12 15和20 21和28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对比让学生体会短除法的优越性。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5)

3.课本44页自主练习第5题

课件出示(见图6)

师:这个班的学生可能是多少人?

先想一想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然后再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值。

四、引领回顾,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把你的收获和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吧!

预设1:学会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预设2:学会了怎样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预设3:学会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全课总结,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归、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次备课

作业设计:

1.判断

(1)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   )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或公倍数,每空至少写出4个。

4的倍数有:( )

6的倍数有:( )

8的倍数有:( )

4和6的公倍数有:(              )     

4和8的公倍数有:(                  )     

6和8的公倍数有:(                    )

3.填一填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6)

  1. 几个数( ),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 ),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8的倍数有( ),12的倍数有( ),(3)8和12的公倍数有( ),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有( )个,而公倍数有( )个。

(5)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 解决问题

(1)咱们班同学每8人分一组,没有剩余,每6人分一组也没有剩余,这个班的学生可能有多少人?最少有多少人?求可能有多少人,就是求6和8的( ),求这个班最少有多少人,就是求6和8的( )。

(2)一篮鸡蛋若5个5个地数,最后余1个,若4个4个的数,最后也余1个,若3个3个地数,最后还余1个;篮中至少有多少个鸡蛋?求至少有多少个鸡蛋,就是求( )。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3)(7)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章老师让数学学起来更简单*

*如对你有用,可关注*

#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