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

据说《我叫黄中华》拍成了东北喜剧天花板的网大,上线一个月了热度还不减?

在线下电影院哀鸿遍野的时候,网大世界里倒是一片繁荣。《我叫黄中华》火得也很适宜。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

这部网络大电影全名是《东北往事之我叫黄中华》,一看就知道由《东北黑道往事》衍生出来的网大。

去年有个《我叫刘海柱》,今年来个《我叫黄中华》,都是孔二狗监制的《东北往事》系列。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

刘海柱和黄中华都是孔二狗小说《东北黑道二十年》中的人物,前者有近战法师之称,是书中游离于黑白两道间的悍将。

去年上线的《我叫刘海柱》,画质、品质、人物、故事,在网络大电影中似乎摸到了天花板。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

后者也是孔二狗书中颇具人气的痞子精。

在《我叫刘海柱》中,黄中华让人记住的是他的外号“黄老邪”和“黄鼠狼”,是大流氓李老棍子手下擅长胡诌打油诗,抗揍力满星,战斗力基本为零的战将。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4)

黄老邪的代表作是 “艳阳高照天气好,人民群众干劲高。五讲四美三热爱,家家都养大熊满”。

抗击打能力在早就成为禁播网剧的《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里有过充分体现——刘海柱手持菜刀街头追砍黄老邪,他背上中了十多刀奔跑能力依然不在话下,反倒是刘海柱差点跑岔气儿…

然而野百合也有春天,于是《东北往事之我叫黄中华》就讲述了一段黄老邪的早年奋斗史,这是一段书迷和观众都不太熟悉的有情有义的黄老邪,和他的白月光的相爱往事。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5)

黄中华的白月光,就是在书中的老鸨子,和他说成男盗女娼也不过分的女主角毛琴。

他俩的爱情往事发生在,按《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中结尾的说法,那是在古典流氓时代。

那个剧中被美化为古典流氓时代的就是上世纪的90年代,东北某城的小混混黄中华,喜欢上了替父还债而被迫在舞厅当舞女的毛琴。为了追心上人,黄中华展开了“不自量力”的行动……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6)

在《我叫刘海柱》中设定为搞笑担当的黄老邪,在《我叫黄中华》中当起了“情圣”。

众所周知,孔二狗自编自导的《东北往事之二十年》已拍竣多时,书迷快盼成了“望夫石”也看不到,原因你也懂的。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7)

于是接下来还会有《我叫赵红兵》《我叫小北京》等,这个系列基本就搞成了衍生系列,有点不走寻常路。

在国外通常都是主剧火了之后才出的衍生剧,譬如《生活大爆炸》火了后,就出了《小谢尔顿》。

《绝命毒师》成神剧后,剧中的律师特别出彩儿,于是围绕他就出了当下正在热播的《风骚律师》,等等。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8)

但电影《东北往事之黑道二十年》即便上映了,可能也不是原来我们想要看的样子了。

因此只好从衍生剧下手。因为拆分成一个个人物传之类的上演,总比原本描写整个社会的黑道情况的画面要好一些。

所以,孔二狗欠观众的,现在拿《我叫黄中华》来还?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9)

从豆瓣上的打分来看,《我叫黄中华》真被吹成东北喜剧天花板的话,那么东北的天空似乎有点太低了。

按网友话说,“ 完全是披着东北风味的低配港片”。

确实。搞笑的全部桥段,大多是周星驰电影的爆点拼凑。

譬如开始就有黑老大陈卫东跳舞的镜头,都能想到是《功夫》开头的经典桥段。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0)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1)

黄中华和他的马仔两个人俨然是《功夫》里星爷和唐子聪的模样。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2)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3)

镜头这边黄中华在游戏厅训小弟,镜头一转,那一排小弟原来是几个儿童,这也都是周星驰电影里有过的。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4)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5)

也能看出来导演是刘德华的狂热粉丝,而且对刘天王的90年代粤语老歌《暗里着迷》疯狂着迷。

暗里着迷

刘德华 - 经典重现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6)

不仅购买了版权定为片中插曲,而且片子里黑老大陈卫东控制的歌舞厅名字就叫“暗里着迷”,毛琴也若有所思装模作样地唱了一遍。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7)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8)

还有片子里黄中华骑着小破摩托驮着毛琴的片段,想象自己是《天若有情》里流鼻血都帅的华弟。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19)

毛琴最后认可了黄中华,还是在录像厅,还是《天若有情》。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0)

片中还频频向发哥致敬。

黄中华的老大李老棍子遇袭前和手下在屋子里看的录像片是《喋血双雄》,导演也应该非常之钟爱这部让吴宇森的名作,《喋血双雄》在片中出现了三次。《英雄本色》也在录像厅里出现了一次。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1)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2)

最后黄中华的小弟来相助的情形,也很容易让人想起发哥在《英雄本色》中重返战场的桥段,在和邓光荣合作的《江湖龙虎斗》中也有类似情节。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3)

最后黄中华持棍去单挑的架势,有点“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架势。

有些港片积累的观众,则很容易想起《方世玉2:万夫莫敌》中,方世玉在母亲被抓住后,背着一身刀走过红花满地的胡同前去救母的场景。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4)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5)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6)

追毛琴的时候,还整出几句山寨《大话西游》的台词来。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7)

反正是如果你有点港片的积淀,那么片中的“借鉴”基本上俯拾即是。

因此说《我叫黄中华》是低配港片的集合,不无道理。

在《我叫刘海柱》中就饰演了黄中华的刘奔,此次再次出演黄老邪,演技不错,小白时期的黄老邪贱而不邪。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8)

网剧《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中演赵红兵的张钧涵,也再次出演了戏份不多的赵红兵,主要是为另一部《东北往事之我叫赵红兵》热身。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29)

片中演员最大牌的是客串黑老大李老棍子的中国摇滚教母——梁龙。

梁龙的长相略有痞气,只不过演起黑老大来,外型加了分,老练沉稳也似乎不差,但该有的狠劲儿始终爆发没出来,倒是像不当大哥好多年,和书中笑里藏着奸冷阴狠更是差得很远。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0)

总的说来,该有的噱头——大牌梁龙,该有的设计——虽说是攒来的笑料但用得也还算顺手,该有的场面——90年代东北小城的破烂、落寞,全都有了。

就是说想做一桌子好菜的食材都齐了。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1)

但大厨还差点意思。

为啥分低?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模仿桥段太多,低配版港片。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2)

孔二狗想搞个《东北往事》的IP宇宙,但《我叫黄中华》显然说的不是东北往事。不是整个东北的样子,套个港片的壳子,整个草根热血的套路,就是东北往事了。

就像当年春晚小品里说的,你东北的啊,我以为你台北的呢。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3)

二就是没有遵循原著,惹得书迷不高兴。

片中黄中华和毛琴的故事,和书中黄鼠狼与毛琴两人经营着东北最大的色情场所,一个皮条客,一个老鸨子,显然都不是好人。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4)

但是电影有点强行洗白的意思。

当然前传嘛,还不允许皮条客和老鸨子就有爱情故事吗?

只是安排的桥段也太狗血得很。

也就是说导演是有想法,但实力欠奉,孔二狗想拿这个糊弄我们可不行。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5)

电影中的东北一直是个很魔幻的地方。

大银幕上,基本都是文艺片,残酷都写在了镜头的残酷写意里,从《白日焰火》到《钢的琴》《东北虎》,还有本来去年贺岁档上映的《平原上的摩西》。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6)

永远白雪皑皑,一直民生凋敝,没有爱情倒是奸情不断,看不见笑容倒是常见泪水在眼眶打转。

但是到了小屏幕上,东北的画风急转。不用说永远生活在世外桃源的象牙山居民生活的《乡村爱情》了,就是在网络大电影上,东北也基本是另一个极端。

阳光灿烂,到处猥琐笑脸。各种二人转演员风格的戏层出不穷,各种“苦中作乐”不断涌现。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7)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黄中华》还符合了这个调调儿。当然想像网剧《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拍得那样充满粗口和黄暴也是不可能的,用老港片的杂糅也符合出品方“娱乐大众,安全第一”的想法。

《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的出品人是至今回不来国的贾跃亭,而《我叫黄中华》的出品单位长影,则高大上了许多。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8)

长影自从扒了原来的几个摄影棚卖给房地产公司后,建了一个电影博物馆,拆了改改了拆的,最终搞得像个盆景般的博物馆。

以前一说长影,那自然是中国拍电影的圣地,现在一说就是《五朵金花》《平原游击队》,一说就是《刘三姐》《董存瑞》啥的,年轻人已经基本不知道长影还拍电影了。

其实这些年长影除了弄了个没啥人去的大型游乐场之外,还是投资拍了一些电影的。有商业价值的譬如甄子丹的《导火线》,口碑票房都好。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39)

还有没啥票房,或者说是献礼片的一堆,说了你也不知道。

这几年据说就转风向了。

于是去年有了《我叫刘海柱》,今年有了《我叫黄中华》。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40)

为啥网剧《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比电影《古惑仔》系列更被现在的年轻人追捧,因为就曾经发生在身边,真实,接地气。

有关年轻人、小流氓、往事等要素组成的影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算是目前拍得最好的了。王朔都甚为满意,而且追完了剧。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41)

但最后在电视上播的是删减版,就剩下了三十多集,名字也成了蹭热度的《血色浪漫2》。

90年代确实是一个魔幻年代,描述那个时候东北落寞小城捞偏门的《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更可以看成是浏览一下东北近三十年来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

孔二狗之东北往事(孔二狗欠观众的东北往事)(42)

书中的赵红兵不是说,老子在老山前线流血,就是为了保护你们这帮蛆吗?

这里面的社会矛盾、底层老百姓的挣扎,社会渣滓们的争斗,《我在黄中华》中都看不到。

或许我们对一部网大要求太高了。

孔二狗的这一系列网大,也确实是只想着赚钱了。

完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