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tc4密度标准(tc4组织特征典型状态)

钛合金的分类

美、英、俄、法、日等国钛合金的分类多为厂家自定,名目繁多。某些公司直接采用元素的化学符号和数字代替所加合金元素及其含量命名,如Ti-6Al-4V(相当于我国的 TC4),各国牌号对照及化学成分如表 1 所列。按相组成钛合金可分为:密排六方结构(HCP)的 α 型钛合金(包括近 α 型合金)—即国内牌号 TA、两相混合的 α β 型钛合金—即国内牌号 TC和体心立方结构(BCC)的 β 型钛合金(包括近 β 型合金) —即国内牌号为 TB。α 型钛合金退火状态以 α 钛为基体的单相固溶体合金为 α 型钛合金,它主要含 Al、Sn 等元素。Al 能增加合金的抗拉和蠕变强度,减小钛合金的密度,提高比强度,是钛合金中重要的合金元素。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铝的固溶强化作用,避免因过量 Al 引起合金脆化,高温钛合金的合金化工作应遵循 ROSENBERG提出的当量经验公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金在提高耐热强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α 钛合金中的这些元素通过在相变温度下抑制相变或者提高相变温度而起到稳定作用。与 β 型钛合金相比,α 型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强度、可焊性以及韧性,是高温下使用的首选合金。同时,α 型合金不存在冷脆性,它也适合在低温环境中使用,扩大了其应用范围。α 型合金锻造性较差,容易产生锻造缺陷,可通过减少每道次加工率和频繁热处理来控制锻造缺陷。α 基体为稳定相,对于给定成分合金而言,其性能变化主要是晶粒大小的变化,因为屈服强度和抗蠕变强度均与晶粒大小、变形时储存的能量有关。α 型钛合金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强度,退火后强度基本无变化或少有变化。有些合金含有较多的 Al、Sn、Zr 及少量的 β 稳定元素(一般小于 2%)。尽管这些合金中含有 β 相,但基体主要由 α 相组成,在热处理敏感性和加工性能上都与 α 型合金很接近,被称为近 α 型钛合金。近 α 型合金是在人们认识到采用固溶合金元素强化 α 基体可以得到高的蠕变强度基础上开发的,大多数近 α 型合金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现在已成为高温钛合金的重要合金种类。它的强化机制是 β 相中原子扩散快,易于发生蠕变,β 稳定元素还有抑制 α 相脆化的作用(即延缓 α 中形成有序相的过程) 。

钛合金tc4密度标准(tc4组织特征典型状态)(1)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特征

在钛合全特别是a+B双相六合全中,可以观察到各式各样的组织。这些组晶粒尺寸和晶内结构上均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合全成分,变形工艺和大合全的组织有两个基本相,即a相和相。合全的力学性能在很相,即a相和相。缺合全的力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相的比例、形态尺寸和分布。钛合金的组织类型基本上可分四大类,即魏氏组织(片层组织)、网蓝组织、双态组织及等轴组织。图了为达合全各类组织及每轴组奴。图了为达合全各美典型组织形貌特征。给TC4钛合金在四种典型组织状态下对应的合全性能指标,可见不同组大。

钛合金tc4密度标准(tc4组织特征典型状态)(2)

1 片层组织

某特点是粗大的原始β晶粒和完整的晶界a相,在原始β晶粒内形成尺小较大的“束集”,同—“束集”内有较多的。片被此平行,成同一取向,如图3()所织是合在B相区加热后未变形数变形量不大的情况下,较慢地从B相区冷部且织。当合全具有这种组织时,其断裂物性、持久和炫变强度好,但且织时,其断裂初性、持久和满变强度好,但塑性、疲劳强度、抗缺口敏感性、热稳定性和抗热应力腐蚀很差,它们随a“束集”变小和晶界a的厚度而异,a“束集”变小,晶界a变薄,综合性能好转。

2 网篮组织

其特点是原始β 晶粒边界在变形过程中被破坏,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分散分布的颗粒状晶界α,原始β晶粒内的α片变短,,Q"束集"尺寸十较小,各片丛交错排列.犹如编织网篮状,如图3(b)所示。当合金在β相区加热或开始变形,或者在(α β)双相区的变形量不够大时一般会形成这种显微组织。细小的网篮组织不仅有较好的塑性、冲击韧性、断裂初性和高周疲劳强度,还具有较好的热强性。

3 双态组织

其特点是在p转变组织的基体上分布有互不相连的初生a,但总含量不超过50%,如困其狰点是在口转变组织的茎体上分布有互不相连的初生a,()所示。当缺合金热变形数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低于B转变温度较少时,一般可喜中的a相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每轴状的初生a相:另一种为β转变组织中的片状。相亦称为次生a相或二次a相。当合金在(a+B)双相区较高温度和较大变形时会形成这种组织。

4 等轴组织

其特点是在均匀分布的含量超过50%的初生α相基体上,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转变β组织,如图3(d)所示。钛合金的变形加工和热处理全部在(α β)双相区或α 相区进行,且加热温度低于β 转变温度较多时, 一般可获得等轴组织。同其他组织相比,这类组织的塑性、疲劳强度、抗缺口敏感性和热稳定性好,但断裂韧性、持久、蠕变强度差一些。由于这类组织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目前采用最广泛。

钛合金tc4密度标准(tc4组织特征典型状态)(3)


钛合金研究进展

钛元素分布比较广泛,其含量超过地壳质量的0.4%,全球探明储量约 34 亿吨,在所有元素中含量居第 10 位(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钛) 。美国科学家在 1910 年采用“钠法”(钠还原 TiCl4)最早获得金属钛,但是钛工业并没有随着钛的发现立即得以发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1948 年, 卢森堡科学家发明的“镁法”(镁还原 TiCl4)在美国用于生产之后钛工业才开始起步。 钛比钢密度小 40%[1],而钛的强度和钢的相当,这可以提高结构效率。同时,钛的耐热性、耐蚀性、弹性、抗弹性和成形加工性良好。由于钛具备上述特性,从一出现钛合金就应用于航空工业。1953 年,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出产的 DC-T 机发动机防火壁和短舱上首次使用钛材,开始钛合金应用于航空的历史。航天飞机是最主要的、应用范围最广的航空器。钛是飞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也是航空发动机风扇、压气机轮盘和叶片等重要构件的首选材料,被誉为“太空金属”。飞机越先进,钛用量越多,如美国 F22 第四代机用钛含量为 41%(质量分数),其 F119 发动机用钛含量为 39%,是目前用钛含量最高的飞机。钛合金研究起源于航空,航空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钛合金的发展。航空用钛合金的研究一直是钛合金领域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分支,但其发展也极其艰辛,如人们花费十几年的精力克服航空发动机用钛合金的 “热障”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