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功绩相关史实(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秦孝公

秦始皇的功绩相关史实(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1)

嬴渠梁(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即位时21岁。他是带领秦国走向称霸的第一位领导人,所以贾谊的叙述从他开始。

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135年,一个叫商鞅的人来到了栎阳(商鞅入秦的时候还没有咸阳。咸阳城是在商鞅的主持营建的,秦孝公十三年迁都咸阳),他希望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商鞅的祖上也算是卫国的皇室,但因为是支庶,所以皇族身份早就名存实亡了。他从小喜好“刑名之学”,但卫国微弱,不足展期才能,就跑去魏国,但得不到魏王的赏识。这时候秦孝公在国中求贤,于是他决定去那儿碰碰运气。

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惠文王与商鞅之间有很深的梁子。他当太子时曾犯法,商鞅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就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子虔又犯法,商鞅施以劓刑。因此惠文王一上台就往死里整商鞅,指使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无法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无奈之下回到商邑,集聚邑兵攻郑(今陕西华县),秦王发兵讨之,商鞅战败于渑池被斩于军阵之中。尸体被运回咸阳被秦惠文王处以“车裂之刑”,灭族。

惠文王杀了商鞅,但他以及之后的几代秦王,都延续了法制和耕战的国策,加速向外扩张,四处攻城略地。

在其任上,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张仪是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重镇少梁一起献给秦国。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张仪在秦、魏都做过丞相,并最终终老在魏国,但他不论在哪里,暗中都是为秦王牟利的。换句话说,他是秦王在外安插的间谍。张仪活动期间,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样秦国、巴蜀、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无疑张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小结:惠文王在政治上,任用魏国人张仪为丞相,行“连衡”之策;在军事上,攻占汉中、巴、蜀,打通了南进楚国的道路。

秦武王

嬴荡(好名字!)(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他是个大力士,并且把一批大力士都封为大官。这位秦王谥号为“武”,但最牛的壮举不是打仗,而是跑到洛阳去“问鼎”。结果不光问鼎,他还想让手下的大力士举鼎。有一个大力士举起来了,那么武王觉得自己也举得起来,结果一举举得两目出血,绝膑(折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有23。自己贪玩没分寸,害的那位大力士被夷族。

秦昭襄王

秦始皇的功绩相关史实(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2)

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无子,诸弟争位。秦昭襄王在赵武灵王与秦国的魏冉等大臣支持下抢到王位,简称秦昭王。

这位昭襄王一上任就平定了一次宫廷政变,之后一生都在对外打仗。打着打着,终于把六国都打怕了。六国国君有一天早上醒过来突然发现,诶,怎么家里房子变得那么小,再一看怎么到处是秦兵。于是叫上几个街坊开会,准备合纵起来攻秦。贾谊描写了一次九国联合“扣关攻秦”的大战役。面对联合国军,秦人却打开函谷关把敌人“请”进来。当九国军队包围咸阳后,却徘徊犹豫不决,谁都不愿第一个进攻,与强大的秦军硬碰硬。结果秦人没有任何损失,就使九国军队自乱,秦人乘他们疲惫不堪时,逐个击破。这场战役其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昭襄王时期,有过一次五国共攻秦,最后秦人割地求和。真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战役,是发生在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6年,昭王灭东周。前251年,昭王死,年七十五。

另外,《廉蔺传》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会”中的那位秦王,也是昭襄王。

小结:昭王在位时间长久,任用有包括有范睢、魏冉、白起等名臣,治军备战,富国强兵;军事上长平一战将赵国彻底打垮,使秦国奠定了将来一统天下的基础。

秦孝文王

嬴柱(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在位三天就挂了,秦昭襄王之子,继位前被称为安国君。孝文王上台后先服丧一年,正式即位后第一天大赦天下,第二天到皇家园林逛了一圈,第三天就挂了。

秦庄襄王

秦始皇的功绩相关史实(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3)

嬴异人(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在位,为安国君与夏姬所生。后过继于来自楚国的华阳夫人为嗣子,故赐名子楚。在位三年,对秦国唯一的贡献就是生下嬴政。当然也顺手消灭了东周的残余势力。成语“奇货可居”与他有关。

总结:贾谊说“奋六世之余烈”是一句概述,嬴政之前的六代秦王并非人人牛逼。但贾谊这么写是在暗示秦国能持续走强的秘密:政策的延续性

惠文王与商鞅有私人恩怨,但他车裂、族灭后全盘延续了变法。试想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全盘否定,惠文王的这种见识和胸襟是何等了不起。

同时惠文王时期张仪定下的远交近攻的外交国策也一直被延续到统一战争的那一刻。

前复旦附中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解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说:秦国要打赢赵国,只要杀掉一个某个名相和大将就行了;但赵国要打赢秦国,只杀了秦王是没用的。此话虽然不尽正确,但也揭示了赵国强大靠个人,秦国强大靠制度的本质。靠个人等于靠运气。强人死气数尽;唯有靠制度才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秦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