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浓浓的社火(舞动的社火天之水网特稿)
太平鼓敲响黄河两岸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为了太平,为了来年风调雨顺,兰州为黄河而动,春节为敲太平大鼓而动。
还是那些熟悉的舞动,还是那些来民间的舞动,一身的鲜红、一身的阳刚、一身的鼓舞。从乡村赶来,从黄土地上赶来,从狗娃山、皋兰山赶来了民族的后裔的民间社火。跨越、跃动、翻身、前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符号,是黄土地上长成的庄稼汉子。鼓棒敲起来,如春雨播种,如白兰瓜落地,如百合花盛开,如新桃上市。唢拉吹起来,欢快的锣鼓敲起来,高高跷走来了,秧歌队、舞狮队伍走来,在金城关一条街道,在黄河母亲的身旁,扭动成起伏的浪,跳跃成跨时代的骏马,一波又一波,沿着梦中的丝绸古道和现实中的丝绸之路之路走来,不断创新。
街亭的社火扭动起来
春节,我追随社火的脚步,走过陇东南农家院落,走过乡村大舞台。所到之处,山村变得美丽了,陇原各地,尽然收藏有不同的民间艺术。他们全部在节日里发表出来。观赏后让人陶醉。
马莲绳当作腰带,扎在农人的身上,羊肚子手巾戴在头上,大档裤、大棉袄、大踏步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喜气洋洋地就这样扭起来了。天水街子的九月九上香,是当地的民间习俗。据说“牧马滩出土的地图”认为,黄帝就出生于黄家峡。境内还有炎帝祭天的神农山,纪念杜甫的东椅草堂。街子在秦早期就已经形成村庄。
街子村气候宜人、风光秀美,南靠小陇山林海,村内河流密布、阡陌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充满着江南水乡特有的韵味。山南的小溪流入长江,山北的小溪流入黄河。街子村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交通要冲。
古镇街亭,它以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而闻名。在这景色宜人的街子,我久久地站在松柏树下,用思索和哲理铸成的雕像,寻找美酒当歌的农家堂屋,艺术来源于九月九,艺术全部寄托在骡马拉成的战车上。一队队走来,一列列欢乐着走来。人欢马叫闹正月。崇福寺庙会,历经千古陶治的精神武戏,是一促穿透贤者之戒的声音的重叠。社火从渭河源头苦苦追逐着奔腾浪涛那回声中的恋歌。太阳漫过来,拓出一片亲切的土地,柔软而富有弹性。小陇山、麦积山、催促崖、十八罗汉峰、石门、牧马滩,统统偎在她的怀中。泊定的曲溪,从祁寿到天水郡,好像是婴儿咬住了母亲的乳头,梦呓里有吃奶的声音。街亭古镇溢出了奶香味。
我在街亭老乡家喝着浓浓的罐罐茶,品尝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麦积山那边的红樱桃,她一开一合,滋养着肥沃的大地,被回娘家的媳妇含在嘴里,心上还唱着“十月怀胎”那曲调……怀在二月二,想吃新韭儿,怀在三月三,想吃红樱桃,怀在四月四,各庙里把香烧,保佑奴家生个胖娃娃……
古代那些名将,都被装扮成社火,飞溅的舞步向人群众舞来。
天女下凡、西游记、三打白骨精、麦积烟雨都被常常浓烈地表演出来。
旋舞的笑意,唤来愣愣的喊叫。一位老者划动游船,笑迷迷的大姑娘哼着小曲,如一朵荷花,动如波浪,静如佛祖。动与静是河流、速度、奔跑、追逐、嬉戏的美梦。
街亭古镇上印满了农人的履历,用原始舞姿、表现给现代人观赏、是吉祥的符号。完成一次村庄的行进,就是一次最好的问候。文化人都有本书,那就是农历正月写春联写出的故事。
街子自古为秦州重镇,因其处于通商路口,又称街子口。翻开那本发黄的历史,宋代为天水县东柯社第三保,明代为巩昌府街子镇,清代至民国时期为天水县街子镇,建国后为朝阳区、街子乡。街子镇建制规整,仪律谨严,规模宏大,配置齐全,真实地保留了历史上城镇的整体格局和古建筑,具有典型的天水明清古镇风貌特色;古民居、古商铺、古寺庙、古会馆、古作坊等建筑。那些关帝庙财神殿,香客不断涌来,许愿还愿,烧香拜佛。那墓碑、龙山平安堡都是从明代保存至今。
上古至如今,还存留着原始的激情,后人们抒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圣杜甫流寓秦州时曾在此卖药教书,并写有诗篇传世。另外,街子有木偶、皮影、剪纸、明清版画、脸谱、酿醋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和民间艺人十分珍惜这样的遗传。
街子(街,天水方言读gai),也叫“街子口”,有路口可通往元龙、伯阳、甘泉、麦积(镇)、石门(风景区)等处。2月16日的上九会,杨河、宏罗、南家山等村的18支社火队相汇街亭。这是一个梦幻般的新年,人们早已盼望已久,人们早已等待很久了。万人观看,万人狂欢。那如一座座山神走来,祈福天下太平吉祥。莫家庄、神留沟、尹家甸子,马秧歌,高台,抬杆子、长腿子等。都有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共同点:选择古装戏剧中精彩有趣、矛盾冲突集中的情节,由村人扮演其中主要角色,画脸谱,穿古装,持道具,摆出形象的姿势。马秧歌仅表演《三国演义》、《回荆州》、《魁星点状元》、《姜子牙封神》、《魁星点状元》、《天官赐福》、《四大灵官》等表现吉庆幸福、驱邪逐疫内容的之外,还有武戏故事《回荆州》、《芦花荡》;封神故事《姜子牙封神》、《殷郊岐山受犁锄》、《黄河阵》、《破渑池》,杨家将中的《金沙滩》、《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
把高台装扮成文戏武戏,少男少女站在时空的机车身上,古装戏装扮,悬空、扎绑,玄妙俊拔、富于情趣。《李彦贵卖水》、《花亭相会》、《三打陶三春》、《千里走单骑》、《三打白骨精》等等。抬杆子、长腿子小曲唱道:小红娘带过银鬃马,奴送亲人十里长亭。送亲人送到一里亭,拉一双公鸡送亲人。叫亲人思着吃、想着用,常把奴家挂在心。奴留不住往前行,中途路遇一亲人交……人要交真君子,栽树要栽古松柏。交下君子常来往,栽下松柏四季青……
岁月刻满了多少老人的额头,农家院落阿娜多姿的桂花树上,女人经常听见有喜鹊呼叫,花开花落,生儿育女。一年又一年。街亭的社火在百姓的脑海里:“东街里财大势大,北街里全然不怕,西街里扎挣一下,南街里就地爬下”。意思是说东街和北街的社火贫富差距,两街居住的有钱人多、财势大因而盛大、精彩,能够装扮十分精巧的高台;西街勉强可以装扮抬杆子,南街则只能装扮一些小丑,来随便对付一阵。如今,街上的四街、甚至乡里的各村,每年所装扮的社火,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可以说已经是龙腾虎跃了。
秦州小曲
陇东南,有一座城,自古以来,有水从天上而来,围绕城池而滋润大地。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古丝绸路上的驿站,是绿色林海里的一片秋叶,是一条,三条小河交汇的风水宝地。天水,天之水而香甜可口。秦州,具有民间的味道,不仅有好吃的花牛苹果、樱桃,还有凉粉、瓜瓜。每到节假日,秦州小曲在各地农村普遍传唱,小灵灵的天水人,白哗哗的大姑娘们,尤其在瓜果飘香农家院落,随时都可以哼起小曲:西北的人儿呐,黄土的的坡,深厚的文化实在的多,敲起鼓来打起锣,咱们大家都来耍社火,唱唱秦州的小曲儿,扭起家乡的社火。男妇老少齐参与,原生态的社火唱了百年多,天做帐篷,地做戏台耍社火,麦积山的佛像她听过歌。南郭寺的槐树做鼓锤,伏羲庙的三星拍手说不错。社火传遍了秦州的角角落落,世世代代相传的是心中的歌……
《花亭相会》,搬上戏剧舞台。无论用南秦腔,还是北秦腔演唱,都有采花调,纲调的农村马烟歌的味道。小曲融进秦腔戏剧中柔情似水,慷慨激昂的韵味溶为一体。
天水是西秦之地,又是秦声的发源地。约有1700年间都称秦州。冠名“泰州小曲”是秦声、秦地、秦源的母体而居。秦州小曲又名秦州曲子戏,俗称乡土社戏。是陇东南乡土社戏里的活化石。秦州小曲,乡土气息浓郁,曲调悠扬,音色在欢快中流露出凄婉、热烈中折射出苍凉清苦的韵味。 由此,南秦腔、北秦腔都由泰州小曲演变而来。 秦剧是把“地滩秧歌”、“喊背弓”的秦州小曲改变演示形式以后,搬上了戏剧舞台,在唱腔上作了更大一些改进和提高而已。戏剧人物仍然是男扮女装,没有脱离开“秦州小曲”传统扮妆。在唱腔调上,秦腔戏仍然离不开“秦声”的韵味。表演形式上的曲目:《十里亭》、《十杯酒》、《洛阳桥》、《小桃红》、《凤阁岭》、《太子游四门》民歌类:《十对花》、《绣荷包》、《放风筝》、《姐怀胎》、《十道黑》、《戏秋千》。戏剧类:《香山寺还愿》、《下四川》、《花亭相会》、《麦人观》、《周文送女》、《张连卖布》、《冯英说小》等百余首民间曲子。
乡土味浓,民族风情和浓郁,乡音合悦。卓人月说:“小曲为明代一绝,可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冯梦龙说:“山歌系民间性情之响,逐不得列於诗坛,但它情真意切”。“小曲”来源于山歌与民歌、性情之调,因“小曲”始终保持着野性趣味,方土风情。不与大戏舞台争名夺利,千百年一直活跃在农村山野田园之中,自由浪漫地生存着,即兴抒情,意切情真,爱唱就唱,随意性很大。它是以山野为台,以痴心达情为趣,有唱有和,村夫民妇,老人小孩都可以唱,无拘无束,自娱自乐,唱性情爱恋歌,寓教于乐,教子相夫,礼仪孝道,男婚女嫁等一切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生活中传唱。
民歌、山歌、小曲是一母同胞,亦可以兄弟姐妹相称。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是同等的,促进和弘扬民歌、山歌、小曲这些山乡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同等的重要意义。
秦公故里的马社火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新春的锣鼓已经敲响了,当我站在赤土山,那坐寺庙的平台上,抬头望去,礼县县城被西汉河、燕子河环绕,就像一座水晶宫殿。从古至今,这座具有深奥历史源博的县城,从古老的民间传说中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礼县是秦始皇父亲的墓地,这里还蕴藏着深不可猜的原始崇拜和墓藏。西汉水绕过铁笼山、香山,流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燕子河由北向南,流淌着岁月的风流,多少人间烟火在燃烧,多少报春的燕子飞进院子。牛顶山的红桦林扬起一片红色的记忆,绿色林海保护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在中心广场的历史博物馆里,那些原始的陶人、战斧、战车的出现,把人们的视野引入厚重的秦始皇时代。想像和对比、点赞和叩问,为先人们鼓掌。
西汉水不停地向嘉陵江输送水量,盐关街道止白哗哗的盐块,就好像一夜暴富的商户。大街上出现了耍龙的、舞狮的,从小巷里走过了扭秧歌的人,还有那些乞巧姑娘们崭新的服饰,都是西汉水渲染的。
枯木怀春的乡村里,生气昴然。马社火列队进行圆庄,驱邪、除病、祈福,保平安。盐关大街现时成了车水马龙,买盐的不买盐了,只顾看戏。赶集的人流把目光聚焦在马社火队伍里,好生也是家乡的味道。红河那个乡村,还有花杆社火。用五彩纸装饰的花杆,在手里打旋儿,翻跟头,一队队红男绿女扭动着腰姿,唱着陇南民间小调。一路走着, 一路放歌。那民间传说中的关羽、张飞、赵子龙,刘备、猪葛亮,被马社火表演出来。
据说,马社火最早起源于祭祀活动,唐宋以后演变成喜庆生活回顾。陇南、陇西属秦人祖先牧马生息之地,马社火有由秦人巡逻边疆和放牧演变而来之说。盐官当地人则说马社火与盐官的骡马市场有关。盐官有闻名西北的骡马市场,优良马匹很多,马社火已经表演了五百年。正月初九上午,我们有幸观看了当地马社火表演。马社火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的演员骑在马上走村串户而得名,流行于陇南、陇西一带。表演时,由锣鼓队带头,马匹列队依次紧随其后。为防止燃放鞭炮惊跑马匹,每匹马须拴上缰绳由专人牵着,选中的马一般头戴红花,马鬃和鞍垫也要进行装饰。骑在马上的演员通常就是一出戏中的主要角色,如《打銮驾》、《二进宫》等,也有表现神话传说的,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劈山救母》、《八仙过海》等。戏剧人物脸谱称为“搭脸",道具则称为“把子”。
流传在西和、礼县的乞巧民俗,属秦人遗风,它完整的保存了古 老的民间乞巧的活动范式,以原生态方式流传,在乞巧文化中具有原型价值,承载了诸多古代文化信息,在乞巧文化中最为典型.西和、礼县乞巧民俗兼容伏羲文 化、炎黄文化、秦文化、氐羌文化等文化渊源.乞巧女儿节在形式与内涵上均有别于七夕情人节.
作为先秦故里,礼县社火是集音乐、绘画、说唱等艺术为一体的艺术精品。礼县社火音乐为主线,诠释其社火的音乐个性及其独特音乐艺术魅力特征。
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仪式中,音乐舞蹈是整个仪式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仪式行为的载体。每一项乞巧内容的的表达,都是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来完成的。乞巧歌舞专用于乞巧仪式中,歌曲具备地方民歌特征,有自己独特的结构、 调式、风格,歌曲容易学唱,歌词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舞蹈动作不难,随仪式的需要结合舞蹈。在其音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随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创编歌词并传 唱,因而也可以称之为这一代的“口头历史”。
西和、礼县的乞巧节仪式也在春节出现,其特点是仪式过程歌舞相伴。西和县汉源镇、石堡乡、 长道镇、包括礼县盐官镇、永兴乡等乡村。以西和十里乡、赵五乡及相关东片地区。
红河花杆是礼县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秦朝。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虏来赵国大王赵嘉,准备临刑前,秦始皇觉察到秦赵诸国共出一祖,动了恻隐之心,便赦免其过,留用他作了理廉官。赵嘉的儿子赵公辅很有才学,就被秦皇任命为西戎行政长官而治理西戌(实则是命他到西垂守护秦先祖之西陵墓),赵公辅便带领着赵国旧帮子民来到西戎(今礼县红河乡一带),他用刚柔并济的政策与中原文化,教化民众,很快受到了当地羌戌民族的拥戴,被尊为“赵王”。
据汉书记载:“汉阳郡西县出赵壹,曾任汉阳郡计吏”,他是赵公辅八世裔孙,文才过人,但持才倨傲,在其作《剌世疾邪赋》中表达了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强烈不满,对封建王朝的腐朽及其统治者的昏庸进行了辛辣的愤怒的批判。“宁饮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这就未免刺中了统治者的要害,得罪了不少阿谀奉承的小人,加之为人狂放不羁,“屡抵罪,几度死”,得友人相助而幸免。他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演变剌世疾邪为剌世除邪,以先祖遗传下来的桃符、爆竹两样驱邪法宝,演变桃符为桃鞭桃条,便把竹竿爆破的竹条用桃条、柳条和林中找来的柔软的藤蔓,加上山花腊梅、冻青等花叶,扎绑竹杆取名“花杆”作为舞蹈用具演出,这就是人们所说“花杆”的由来。
在古代,演员服饰很奇异,男子头戴猎物鹿角雉尾,身披兽皮,腰系花草条;女子头顶发花将山花插在鬓角,身披梅鹿花豹皮,项系狐尾,手执五彩缤纷的花杆,舞起来象鸡又象凤,象云又似雾,真有风驰雷鸣、驱邪除恶之感觉。后来随着纸的广泛使用,人们用麻和麻纸夹杂树枝花藤把竹条扎成花杆。
花杆的表演最早为五人一组,花杆用四根竹条做成,表演时需一男演员手持花杆一端,站在中央,其余四个女演员各持花杆另一端站在四方,她们一手拿花杆,一手掌红灯,扭着秧歌步,开始唱着不同内容的秧歌,有序的步伐,和曲伴唱,锣鼓等乐器配合,唱得山欢水笑,真是美妙极了。这种基本的表演形式,有着很深的寓意。中间的代表中央,四周的四个代表四个方位,有道是:“五方五地驱邪魔,东南西北一扫光。花杆舞曲多悠扬,当地人们保安康。”唱词多包涵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孝老爱亲等内容,悦耳的歌曲,动人的腔调,轻盈的舞姿,丰富和影响着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跑花杆曲名《八卦太极》、《十采花》、《十二名臣》、《十二月花》、《十盏灯》等。
花杆的表演也由原来的单一形式演变为多种形式,人数由原来的五人演变成七人、九人,表演形式也由原来的一组发展为现在的两组、四组和多组不等,根据需要再变化。人数的变化只是扎花杆时在竹条的数量上体现。例如九人演出的,由中间的男演员控制花杆把柄,其余八方的八个女演员手持花杆稍头,列开雁阵,代表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八卦方位,摆开八卦阵势,按照事先排好的曲目,进行表演。
多年来,跑花杆社火是红河一带春节期间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活动。人们组建了不同规模的花杆队,他们农忙时,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农闲时,大家聚集在农家小院,切磋演技,翩翩起舞。每年春节、春台会、特定时期,当地不同村庄的人们,为了花杆表演欢聚一堂,传承和弘扬着这种传统的地方文化。一腔一调道百态,一鼓一板唱兴衰。这种古老的花杆技艺,犹如巍巍天台山连绵不绝,悠悠秦皇湖亘古不息。今天,它们向人们述说着悠久的岁月,放射着人文的光辉,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黄土窑洞绣出满福的荷包
漫游庆阳这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透过千年的风雨浸淋、遍布全境的历史遗迹,随时随地都能领略到黄土塬上,有着历史的苍茫与浑厚、渊博与凝重,每时每刻都能让人产生读万卷书般的酣畅淋漓。侏罗纪晚期的“环江翼龙”化石,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的“黄河象”化石,1920年在华池县挖掘出上的我国第一块旧石器,横跨华池、环县、镇原三县的秦长城遗址,以及秦始皇威武之师穿过子午岭林海的秦驰道,还有北魏的石窟、唐宋的佛塔,东汉思想家王符及其《潜夫沦》,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毋须翻透浩繁的史册,熟稔于每位当地人心灵深处的这些历史的、文明的碎片,足以让人感到晨钟暮鼓般的恢宏与旷远,足以让人对脚下这片熟悉或不熟悉的上地多一份由衷的崇敬与膜拜。春节走入庆阳深处,我又像读一册浩渺无崖的史卷。历史的烟云一年又一年又重新荡起。悲恨与愁苦,幸福与快乐,梦想与现实,在与历史与现实中演义一波波舞动的社火精典。
立春、说春、咬春、吃春宴、打春牛,说的是庆阳一带跟随社火走动的春官。用表演形式走街串巷。民间艺人从身上的褡链袋子里取出一本古书:唱开了:“三月清明把谷雨送,家家门前拣籽种,来年五谷又丰登……”。农活、农耕时常挂在农人的嘴边。农耕文化自庆阳拓展到今宁县、正宁、西峰、镇原.平凉、泾川,灵台,以及陕西的旬邑、彬县,长武,水寿等地,扩展到以董志塬为中心的整个黄土大塬。西峰区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庆阳荷花舞是农耕文的表现形式。荷花舞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舞蹈,动如行云流水,极具轻柔飘逸之态;静又似芙蓉出水,含苞待放,也是一种颇受群众喜爱的社火舞。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重要娱乐节目之一。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汉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也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汉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的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汉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白马人的火圈舞
噢喂、噢喂、噢喂……,白马人从村寨喊起,把白龙江喊成了一首曲子。荒原上的狩猎者点燃一堆篝,形成了一个大火圈。夕阳跌落,晚风如一支流行歌曲,白马汉子站在黄昏的背景里,恬静而又洒脱,威武而又强悍。成就了火圈舞蹈的延续。
火圈舞是“军舞”、“军魂”,是白马人战斗艺术的结晶。
火圈舞,显示出民族的精诚团结、民族的众志成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
白马人性喜斗,刀剑不去身,遇急则结阵以待,喊声震山谷。追溯白马人的历史,火圈舞最早的雏形、演变过程与战争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频繁的征战和迁徙,使白马人时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因此刀剑不离身,以随时还击敌人。每当他们狩猎、与外村发生冲突、或去征战时,总要携带砍刀和弩箭,出发前对空鸣炮三声,全村集体口喊“噢喂”(它在白马口语中称“够扎”),表示对天发誓,同仇敌忾。“噢噢噢”的呐喊,在战争中还起到壮军威的作用。
火圈舞,又称“圆圆舞”,白马语称“呆舟”,是白马人最喜欢的一种集体舞蹈。黄发白首齐醉舞,携手踏歌程复程……歌舞是生活的欢乐,是精神的寄托,是旅途的驿站。
从农历腊月初八火把节跳起。跳起欢快的舞步,白马人彻夜狂欢。
清晨,远山的太阳微笑着,白马寨小伙上山打柴,把柴背回村村寨,摆放在麦场边,等待那点火的时刻。火把节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整整40天的狂欢啊,加上醇香的青稞洒,歌舞没醉,人和村庄都醉了。
当月亮挂在树梢,白马人家鼓点挑逗起白龙江畔一轮金辉,走出家门就漾起迷人的笑容。锣鼓敲进来,唱着凑柴歌,挨家挨户去凑柴。带着微笑进屋,这时的村寨人家,肉熟了,酒温了,满屋子那个香哟……
当家家户户凑的柴堆放在麦场中,点灯山然起通明之火,照亮了白马村寨,舞姿早已娴熟,笑声点然了场地上的篝火。男女老少欢跳起火圈舞,男耕女织,庆祝五谷丰登……
火堆旁边的舞蹈,不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之分。手拉在一起、肩挨在一起,舞步连成圆圈,围着熊熊大火,正面跳、反背跳、扭动跳、跨步跳、盘旋跳,穿过绿色林海那粉红色的杜鹃林,穿过四季劳作的乡村小路,穿越历史岁月的风口浪涛,来到一年又一年的春节里。
火圈舞蹈,边舞边唱,男唱女合,女唱男合,气势磅礴,高亢粗犷: “燃起篝火,扯起圈子,小伙子不叫自己来,歌手把口开。祖先啊,你把我们带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跳得像磨扇一样转,转地是麻子石头磨扇。我们要跳得月儿圆,我们要跳得山也笑来水也欢……”
白马少女踏歌而来,采摘嫩嫩的春茶,采摘一串串熟悉的民间故事。一首歌,一曲舞,被熊熊烈焰深深地印在了人们有记书里。白马人是这样讲的,相传很久以前,白马人的先民在腊月又被官兵追杀,逼迫走上了迁徙之路,后被官兵围困在山岭上,白马人坚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腊月初八,疲惫不堪的白马人在山岭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驱赶冬夜寒冷,并渐渐进入梦乡。夜半,官兵偷袭,千钧一发之际,一只白色雄鸡拍翅而鸣,惊醒了梦中的白马人,躲过了这一次劫难。为纪念腊月初八摆脱大劫难,白马人便把这一天定为火圈舞的开始日,成了白马人的传统纪念日。
白马人常以山头为营,并点燃篝火,以防袭击。白马人为消除疲劳瞌睡,以歌舞自娱,通宵达旦,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久而久之,经过不断发展演变,便形成了现在的火圈舞。火圈舞的唱词,也是说明其起源于战争的佐证,歌中这样唱道:“火儿不吹自己燃起来,青年不叫自己来。白马城是什么城?白马城是铁铸的城。守城就像守护家园,杀退敌人要齐心……”火圈舞中的“火”,象征“城池”、“白马山寨”,白马人通过手拉手、臂挽臂,表示护城的决心和信心。火圈舞,象征着白马人齐心协力、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和同仇敌忾、誓死抵御外族侵略的坚强意志。
火圈舞,是白马人休闲和庆贺节日最常见的舞蹈,用独特形式把迥然不同的两个自然物——“火”与“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歌为火亢奋,火为歌增辉,舞者越多场面越壮观,篝火越旺,气氛越热烈。火圈舞,无论春夏秋冬、白天夜晚都可以跳,尤其是在月夜下欢跳更有情趣,皎洁的月光洒在群山围绕的土坪上,月光下篝火熊熊,妇女身着绚丽的彩服,男子身穿潇洒的长衫,人人头戴白毡帽,帽上飘动着长长的白羽翎,在动人心弦的歌声中翩翩起舞,歌声在山岭中回荡,人影在月光下摇曳,不由得令人发出由衷的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白马人跳火圈舞时边歌边舞,小伙子、姑娘跳累唱累了,篝火也燃成了灰烬,便煨煮一罐咂杆酒,请上德高望重的长者,讲述白马先祖神奇的传说和白马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的爱情故事,教唱敬酒歌的新词曲,传授做人处世的道理。白马人世世代代,篝火不熄,歌舞不断,传承着独特奇异的白马风情,创造着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
来源:天之水网 作者:刘瑞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