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1)

作者:东篱花飞

古人评价《离骚》为:“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离骚》被誉为“辞赋之祖”,并以“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称赞屈原。

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出了人生志高存远的境界。

儒家以“仁德”教化人,以“仁和义”区别于动物。佛家以“六道”中的“人道”来定义人,人所以转世为人,因为前世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不持“五戒”,死后依然不能超脱。道家称修行的人为“真人”,黄帝时期,称人为“裸虫”,科学发展至今,人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命,拥有对地球的绝对主导权。

然而,人是自然之子,天地化生的高等生物,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生命本身?既然,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那么人应该怎样活着,才算一个具有完整人格意义的生命?

爱尔维修宣称:“人只是一个感性实体。”人性是趋乐避苦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是解除人兽性的“手铐”,人的精神需要从兽性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灵性生命体。

人需要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而这三种关系,在中国的儒释道思想里,都能找到诠释。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2)

如何用儒家思想来“修行”自己?

谈到“儒家思想”,那一定绕不开孔子,他在仙界被称为文圣人,在历史上被称为孔圣人,儒家思想的鼻祖,经他口述的经典国学著作《论语》是目前全世界流传最为广泛的书籍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2000多座孔庙,全国曾占1600多座,现今遗存的有500多座。现存比较完整的有山东曲阜的孔庙,北京孔庙,南京夫子庙,西安孔庙等,上海文庙等。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最大的意义,在于推进华夏文脉的承上启下,其吸收了《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髓,并显化了道家思想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以“仁义礼智信”五德为行为标准,教育天下士子,当以“仁义”齐家、治国、平天下。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3)

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一书中说:

“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那么,这个集体人格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孔子一生都在修行的“君子”二字。

整部《论语》都在教育后世子孙,如何做一个遵循“仁德”之道的谦谦君子,而修行的法门就是“礼义仁智信”五德的修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恕”。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4)

如何用道家思想来“修行”自己?

阐述道家,必须追随老子,据说他骑青牛,出函谷关,留下千古奇文《道德经》,仅仅只有八十一章,五千言,却成就了道家哲学思想的巅峰之作。

《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邃,承载万物,被誉为万经之王。

全国目前有100多座道观,其中最著名的有21座,如北京白云观,武汉长春观,苏州玄妙观,上饶三清山玉灵观等。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5)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乐生,贵生”,对于生命的探求可谓更加超凡脱俗,活着就追求极致的生命体悟,以此诞生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道家更注重养生的观念,主张生命以“気、炁、气、氣”四种修道法门为要义,反对儒家“各有天命”的说法,更推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体精神。

那么,道家思想所追求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呢?绝大部分思想家,哲学家都赞成“形神一体”也就是“身心灵”生道合一的修行法门。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6)

如何用佛家思想来修行自己?

佛教最早创立于印度,它的创始人叫释迦牟尼,史料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是盘坐在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最终顿悟成佛,门徒称他为佛陀,他创立的佛教。并且在公园前2年,传入中国。佛家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宗教,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5亿人信奉佛家,中国目前的佛教寺院有3.3万余座,出价僧尼有20万人,是目前中国宗教最庞大的人群。

佛教至汉朝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朝代更迭,不断汉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具有汉文化特色的宗教门派。然而,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不仅仅只是佛教本身,而是更加广博的佛家思想。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7)

佛家对生命的看待,是具有更加精神性的思考。佛家认为“生命是永续的”,只是每个生命的永续需要分为前世,今生,未来世的。而且修行的法门有“六道轮回”之说。

如此看来,佛家的“永生”之说,并不是以人的肉体消亡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的。佛家思想真正的精髓是“乐死”,因为人世间本来就是无常之世,充满坠落和痛苦,佛教开宗明义就是为了“将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佛陀成佛的最大的使命。

佛教将人世间的痛苦归纳为人生八苦,把贪、嗔、痴、慢、疑归为人性五毒,人在人世间的痛苦,是可以通过“诵经,慈悲,布施,超度”等修行来超脱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的。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8)

那么,佛教思想的真正含义是告诉活在现世中的人,一定不要给自己增加业障,而要尽可能的消除业障,在因果轮回中涅槃重生。

不论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是在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都会经历生死,而有的人更注重现世的精神修行,有的更注重生命本身的修行,而有的更注重死后的精神世界去向何方?这些都是修行者的法门,路漫漫其修远兮,每个人都有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权利,不论是王宫贵胄,平民百姓,都应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勤思利于行散文(路漫漫其修远兮)(9)

修行生命,顿悟生死,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人生大彻大悟之后,你的上下求索是什么?评论区告诉我。[祈祷][祈祷][祈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